一种瓜类蔬菜周年高效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8851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及周年高效生产方法,该栽培设施包括建造地,所述建造地起有至少两个栽培畦,所述栽培畦设置有用于填充有机肥并配施生物酵母的内腔,所述栽培畦上设置有通向栽培畦内腔的滴灌管道,相邻的两个栽培畦之间开有作业沟,相邻的两个栽培畦之间连接有横跨作业沟的拱形钢架以形成栽培隧道,每个栽培隧道的四角分别立有高于拱形钢架顶的立柱,相邻的立柱顶端之间拉设钢丝以形成支架,所述支架上覆盖有防虫网。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瓜类蔬菜栽培时,避免了搭架和吊绳,方便瓜类蔬菜的栽培,简化瓜类蔬菜周年生产的栽培管理程序,优化瓜类蔬菜的生长环境,能够满足瓜类蔬菜周年生产的需求,并且优质高产。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及周年高效生产方法,属于农业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瓜类蔬菜是指葫芦科(Cucurbitaceae)植物中以果实为食用器官的栽培种群,为一年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在我国有广泛栽培,种类品种较多,常见的有黄瓜、南瓜、西葫芦、冬瓜、西瓜、甜瓜、丝瓜、苦瓜、佛手瓜等。瓜类蔬菜均以果实作为产品器官,可鲜食、可加工、可作为蔬菜,还可以作为水果,也有药用价值,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和利用的蔬菜作物,在生产和消费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瓜类蔬菜多为习温和耐热性蔬菜,只有借助设施栽培才能实现全年生产和供应,但是瓜类蔬菜的设施栽培必须面对两大问题:瓜类蔬菜除黄瓜以外,绝大多数种类根系庞大、主根发达、吸收力强,但不耐移栽且忌连作;瓜类蔬菜的茎皆蔓性且分枝能力强,栽培时需要支架或吊绳,也需要压蔓,栽培管理费时费工。瓜类蔬菜相对于其他作物根系更庞大发达、吸收力更强,在土壤比较贫瘠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吸收根际的养分保证地上部分生长和结果。在根际环境适宜、养分充足的个件下,瓜类蔬菜根系更加庞大发达,而且会延迟衰老。这样瓜类蔬菜生长周期也会延长,采收期更长,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所以改善根系环境、保证养分供应,可以延长瓜类蔬菜的生长周期,增加产量。另外,瓜类蔬菜的连作障碍和根际环境情况紧密相关,如果能够改变并优化根际环境,瓜类蔬菜设施栽培年限的延长和周年高效生产将成为可能。瓜类蔬菜茎蔓性且分枝能力强,在设施栽培过程中需要支架、吊绳和压蔓,才能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设施空间,保障人工管理作业空间,保证设施生产的产量。在瓜类蔬菜栽培管理过程中,这个环节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栽培后进行清理和绳架整理也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如果能越过支架、吊绳和压蔓这个环节,将大程度简化瓜类蔬菜设施栽培管理程序,能够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及周年高效生产方法,方便瓜类蔬菜的栽培,简化瓜类蔬菜周年生产的栽培管理程序,优化瓜类蔬菜的生长环境,能够满足瓜类蔬菜周年生产的需求,并且优质高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是:一种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包括建造地,所述建造地起有至少两个栽培畦,所述栽培畦设置有用于填充有机肥并配施生物酵母的内腔,所述栽培畦上设置有通向栽培畦内腔的滴灌管道,相邻的两个栽培畦之间开有作业沟,相邻的两个栽培畦之间连接有横跨作业沟的拱形钢架以形成栽培隧道,每个栽培隧道的四角分别立有高于拱形钢架顶的立柱,相邻的立柱顶端之间拉设钢丝以形成支架,所述支架上覆盖有防虫网。优选的,所述拱形钢架上铺设有一层供茎蔓攀覆的尼龙网,所述尼龙网和防虫网的目数均为30~60目。优选的,所述拱形钢架包含多根纵向并列的拱形杆和至少一根纵向拉杆,所述拱形杆通过纵向拉杆连接成一体。优选的,所述栽培隧道的宽度为3.5~4.5m,所述拱形钢架的高度为2.0~2.5m。优选的,所述栽培畦为梯形高畦,高度为0.8~1.2m,上底宽度为2.0~3.0m,下底宽度为3.0~4.5m。优选的,所述作业沟的宽度为1.5~2.0m。优选的,所述拱形钢架两端距离相应栽培畦的内侧顶边0.5~1.0m。优选的,所述立柱比拱形钢架顶高0.5~1.0m。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二是:一种瓜类蔬菜周年高效生产方法,采用上述的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并在拱形钢架上铺设一层供茎蔓攀覆的尼龙网,还包括以下步骤:(1)在栽培畦内腔填充有机肥并配施生物酵母,其中有机肥由粉碎并搅拌均匀的秸秆、猪粪、蘑菇渣按体积比(4~5):(3~4):(2~3)配制而成,生物酵母由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按质量比(2~3):(2~3):(1~2):(1~2)配制而成,生物酵母通过栽培畦上的滴灌管道定期施用,生物酵母和有机肥的质量比为1‰~3‰,前三周每周使用一次,其后每月一次;栽培畦内填充有机肥并配施生物酵母,然后通过滴灌管道加水保持栽培畦土壤湿度在65%~75%,并用地膜覆盖栽培畦,利用有机肥发酵产生的热量杀死土壤中的有害生物,改善土壤环境,克服连作障碍,并为瓜类蔬菜周年生产提供养分保障;(2)在栽培畦上栽培靠近于拱形钢架的瓜类蔬菜植株,整枝引蔓时瓜类蔬菜的藤蔓沿尼龙网攀援覆盖拱形钢架而自遮荫,既调控自身温度和湿度,也更好地利用光照;瓜果垂挂在栽培隧道内,避免阳光晒伤,改善果实品质,亦方便管理和采摘;根据不同瓜类蔬菜的生理特性,采用植株更新或多茬连作的方式实现周年生产。优选的,在步骤(2)中,每个栽培畦栽两行,两行栽培穴之间的距离为1.0~2.0m;在周年生产期间,通过喷施叶面肥或通过滴灌管道补水施肥,以保障水肥的充足供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及周年高效生产方法应用于瓜类蔬菜栽培时,避免了搭架和吊绳。瓜类蔬菜的藤蔓攀援覆盖拱形钢架形成自遮荫,既可以调控自身温度和湿度,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光照,优化了自身的生长环境。瓜果垂挂在栽培隧道内,避免了阳光灼晒,果实外观美、质地鲜嫩,也方便管理和采摘。栽培畦内填充有机肥并配施生物酵母,利用有机肥发酵产生的热杀死土壤中的有害生物,改善土壤环境,克服连作障碍,保障周年养分供应,可满足瓜类蔬菜周年生产的需求,且优质高产。附图说明图1为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的栽培效果图。图3和图4为苦瓜实地隧道式栽培效果图。图5和图6为丝瓜实地隧道式栽培效果图。图中标记:10-栽培畦,11-内腔,20-滴灌管道,30-作业沟,40-拱形钢架,41-拱形杆,42-纵向拉杆,50-支架,51-立柱,52-钢丝,60-防虫网,70-有机肥(配施生物酵母),80-瓜类蔬菜80,81-瓜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2所示,一种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包括建造地,所述建造地起有至少两个栽培畦10,所述栽培畦10设置有用于填充有机肥并配施生物酵母的内腔11,所述栽培畦10上设置有通向栽培畦10内腔11的滴灌管道20,相邻的两个栽培畦10之间开有作业沟30,相邻的两个栽培畦10之间连接有横跨作业沟30的拱形钢架40以形成栽培隧道,每个栽培隧道的四角分别立有高于拱形钢架40顶的立柱51,相邻的立柱51顶端之间拉设钢丝52以形成支架50,所述支架50上覆盖有30~60目的防虫网6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拱形钢架40上不覆盖棚膜,而是铺设一层30~60目的尼龙网(图中省略),以方便瓜类蔬菜80的茎蔓攀覆。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拱形钢架40包含多根纵向整齐并列的拱形杆41和至少一根(视情况可以多设)纵向拉杆42,所述拱形杆41通过纵向拉杆42连接成一体。为了使拱形钢架40结构稳定可靠,所述拱形钢架40采用至少两根纵向拉杆42连接拱形杆41,所述纵向拉杆42关于拱形杆41中心线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瓜类蔬菜周年高效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包括建造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建造地起有至少两个栽培畦,所述栽培畦设置有用于填充有机肥并配施生物酵母的内腔,所述栽培畦上设置有通向栽培畦内腔的滴灌管道,相邻的两个栽培畦之间开有作业沟,相邻的两个栽培畦之间连接有横跨作业沟的拱形钢架以形成栽培隧道,每个栽培隧道的四角分别立有高于拱形钢架顶的立柱,相邻的立柱顶端之间拉设钢丝以形成支架,所述支架上覆盖有防虫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包括建造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建造地起有至少两个栽培畦,所述栽培畦设置有用于填充有机肥并配施生物酵母的内腔,所述栽培畦上设置有通向栽培畦内腔的滴灌管道,相邻的两个栽培畦之间开有作业沟,相邻的两个栽培畦之间连接有横跨作业沟的拱形钢架以形成栽培隧道,每个栽培隧道的四角分别立有高于拱形钢架顶的立柱,相邻的立柱顶端之间拉设钢丝以形成支架,所述支架上覆盖有防虫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钢架上铺设有一层供茎蔓攀覆的尼龙网,所述尼龙网和防虫网的目数均为30~6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钢架包含多根纵向并列的拱形杆和至少一根纵向拉杆,所述拱形杆通过纵向拉杆连接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隧道的宽度为3.5~4.5m,所述拱形钢架的高度为2.0~2.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畦为梯形高畦,高度为0.8~1.2m,上底宽度为2.0~3.0m,下底宽度为3.0~4.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沟的宽度为1.5~2.0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钢架两端距离相应栽培畦的内侧顶边0.5~1.0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瓜类蔬菜隧道式栽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凤林王晋周相助许茹贾琪申宝营王树彬卢东升林碧英林义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