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空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8702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抗压空气过滤器。该过滤器包括壳体与滤芯,所述滤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上盖与下盖,所述上盖内侧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下盖内侧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滤芯包括均呈圆筒形且沿所述壳体的中心向外依次排布的第一滤纸层、炭吸附层、第二滤纸层以及过滤网,所述第二滤纸层贴合于所述过滤网的内侧;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上均设有第一滤纸定位槽、吸附层定位槽以及过滤网定位槽,所述第一滤纸层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滤纸定位槽内,所述炭吸附层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吸附层定位槽内,所述第二滤纸层与所述过滤网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过滤网定位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空气过滤器,可高效过滤空气且能防止滤纸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除尘
,具体涉及抗压空气过滤器
技术介绍
用于高性能除尘的空气过滤器主要应用于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工作时需要从入口处将空气吸进压缩机内部,空气吸进过滤器内部,通过滤芯进行过滤。目前的空气过滤器的滤芯均采用单层过滤,一些微小的粉尘有可能会透过滤纸进入机器内部,长时间对机器造成损坏;且单层过滤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使用滤纸作为滤芯时,由于滤纸质软,很容易被进气口的空气冲压变形,导致滤纸使用寿命短,甚至过滤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高效过滤空气且能防止滤纸变形的抗压空气过滤器。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压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与滤芯,所述滤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中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壳体上设有上盖与下盖,所述上盖内侧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下盖内侧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滤芯包括均呈圆筒形且沿所述壳体的中心向外依次排布的第一滤纸层、炭吸附层、第二滤纸层以及过滤网,所述第一滤纸层与炭吸附层、所述炭吸附层与第二滤纸层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滤纸层贴合于所述过滤网的内侧;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上均设有第一滤纸定位槽、吸附层定位槽以及过滤网定位槽,所述第一滤纸层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滤纸定位槽内,所述炭吸附层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吸附层定位槽内,所述第二滤纸层与所述过滤网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过滤网定位槽内,以将所述滤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下盖密封连接。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0.5mm-2mm。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纸层与炭吸附层、所述炭吸附层与第二滤纸层之间的间隙为5mm-20mm。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纸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滤纸层的厚度。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过滤器还包括进气嘴,所述进气嘴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具有进口端与出口端,所述进气嘴由进口端至出口端直径增大,所述进气嘴的进口端开口设置,出口端设有一滤网,所述进气嘴的侧壁镂空设置;所述进气嘴的出口端设有插销,所述插销上设有弹性凸起部,相应地在所述壳体内壁接近所述进气口处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上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插孔,所述插销设于所述插孔内,以连接所述进气嘴与所述壳体。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嘴的进口端直径大于所述出口端直径2mm-5mm。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过滤器还包括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呈弧形状,其表面具有呈螺纹状的肋条,所述消音器一端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卡扣,所述进气嘴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扣设于所述卡槽内,以连接所述消音器与所述进气嘴。本技术所述抗压空气过滤器,其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过滤器的滤芯采用两层滤纸,两层滤纸中间包夹一层炭吸附层,第二滤纸层贴合在一过滤网上,空气逐次通过过滤网、第二滤纸层、炭吸附层以及第一滤纸层,大的粉尘颗粒一部分停留在过滤网上,炭的吸附作用也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效率,由此该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大大提升;滤纸收容在过滤网内,过滤网支撑两层滤纸且抵挡空气对滤纸的冲击,由此其抗压效果更好,滤芯通过上盖与下盖上的定位槽以及密封圈紧密地与壳体连接,加强了滤芯在壳体内的稳固性,进一步加强了滤芯的抗冲击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抗压空气过滤器的剖面图;图2是图1所述抗压空气过滤器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述抗压空气过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消音器与进气嘴相互分离;图4是图1所述抗压空气过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去掉了消音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所述的抗压空气过滤器100,包括壳体10、滤芯20、进气嘴30以及消音器40。其中,壳体10优选为圆筒状,可以容纳滤芯20,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内部空心即可,例如可以是三角形、方形等形状。壳体10可以使用塑胶、金属等材料制成,在壳体10上可设置透明窗口,用于观察内部状况,便于维修。在壳体10上还设置有一排污口,用于与滤芯20连接,将滤芯20滤除的杂物以及水分等排出。在壳体10的两个开口端分别设有上盖12与下盖13,上盖12用于封闭壳体10,下盖13上设有出气孔,使得在滤芯20过滤后的空气由出气孔流出。该上盖12与下盖1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上盖内侧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下盖内侧设有第二密封圈。在壳体10上开设有进气口14,用于与进气嘴30连接。进气嘴30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具有进口端31与出口端32,进气嘴30由进口端31至出口端32直径增大,即进气嘴30具有直径变化,使得其结构为一端大,一端小,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嘴30的进口端31直径大于出口端32直径2mm-5mm。该结构可以控制进入进气嘴30的空气流量,增大了由进气嘴30进入壳体10内的空气流量。且进气嘴30的进口端31开口设置,出口端32设有一滤网33,滤网33可以对由进气嘴30进入壳体10内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进气嘴30的侧壁镂空设置。进气嘴30的出口端32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插销34,插销34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弹性凸起部35,相应地在壳体10内壁接近进气口14处设有相对的两个插接件15,即在进气口14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插接件15,分别用于与进气嘴30上的两个插销34相卡接。插接件15上设有与插销34配合的插孔16,插销34设于该插孔16内,以连接进气嘴30与壳体10。当插销34插设于插孔16内时,由弹性凸起部35卡在插孔16处,进气嘴30不会轻易从壳体10上掉落。而当需要取出进气嘴30时,手工或者使用工具按动弹性凸起部35,即可从插孔16内抽出插销34。插销34与插接件15均由硬质材料制成例如高强度塑料、金属等材料。进气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压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与滤芯,所述滤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中部开设有进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上盖与下盖,所述上盖内侧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下盖内侧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滤芯包括均呈圆筒形且沿所述壳体的中心向外依次排布的第一滤纸层、炭吸附层、第二滤纸层以及过滤网,所述第一滤纸层与炭吸附层、所述炭吸附层与第二滤纸层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滤纸层贴合于所述过滤网的内侧;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上均设有第一滤纸定位槽、吸附层定位槽以及过滤网定位槽,所述第一滤纸层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滤纸定位槽内,所述炭吸附层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吸附层定位槽内,所述第二滤纸层与所述过滤网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过滤网定位槽内,以将所述滤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下盖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空气过滤器,包括壳体与滤芯,所述滤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
述壳体的中部开设有进气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有上盖与下盖,所述上盖内侧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下盖内
侧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滤芯包括均呈圆筒形且沿所述壳体的中心向外依次排
布的第一滤纸层、炭吸附层、第二滤纸层以及过滤网,所述第一滤纸层与炭吸
附层、所述炭吸附层与第二滤纸层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第二滤纸层贴合于所
述过滤网的内侧;
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上均设有第一滤纸定位槽、吸附层定位槽以及过滤网
定位槽,所述第一滤纸层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滤纸定位槽内,所述炭吸
附层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吸附层定位槽内,所述第二滤纸层与所述过滤网的
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过滤网定位槽内,以将所述滤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
下盖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的孔
径为0.5mm-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纸层
与炭吸附层、所述炭吸附层与第二滤纸层之间的间隙为5mm-2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雄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