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冲压件为底座,所述蚀刻金属为下簧片,所述注塑件为端子,所述底座、下簧片和端子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下簧片通过簧片挡板卡接在底座内,所述端子通过定位柱安装在底座的上并延伸至底座的下方。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取代了传统底座、下簧片和端子分体式的结构,底座、下簧片和端子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保护了脆弱的下簧片,节省了前期组装的工艺、节省人工,且稳定性能好,进一步实现了音圈马达的超薄性能,而且易组装、不易脱落,整体的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头透镜驱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介绍
音圈马达是应用于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高像素微型数字相机的一种马达。微型数字照相机并不限于地应用于诸如手机、电脑、汽车、安防、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和MP3播放器等等,其透镜的运动通常由马达充任的驱动装置担当,业界习惯称之为透镜驱动装置,马达普遍采用音圈马达(英文名称为:VoiceCoilMotor,简称VCM),音圈马达驱动透镜运动的原理来源于喇叭。随着科技的进步,微型数字照相机的结构愈发小巧,对音圈马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智能手机上面采用的摄像头对音圈马达尺寸的要求较高,而且智能手机使用频繁,随着手机超薄化以日渐局势,故对音圈马达的超薄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现有技术中,透镜驱动装置的底座、下簧片和端子均为分体式结构,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进行组织,由于下簧片十分脆弱,组装时容易损坏下簧片,浪费成本,使用时容易脱落,稳定性能差,从而影响透镜驱动装置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底座、下簧片和端子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取代了传统底座、下簧片和端子分体式的结构,节省了前期组装的工艺、节省人工,且稳定性能好,进一步实现了音圈马达的超薄性能,而且不易脱落,整体的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冲压件为底座(1),所述蚀刻金属为下簧片(2),所述注塑件为端子(3),所述底座(1)、下簧片(2)和端子(3)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座(1)呈正方形结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防尘密封圈(11)、定位块(12)、簧片挡板(13)、第一导向柱(14)、第二导向柱(15)、定位柱(16)、定位孔(17)以及定位槽(18),所述防尘密封圈(11)为圆形空心结构设置在底座(1)的中心位置,数个所述定位块(12)均匀布置在防尘密封圈(11)的外圆上,所述簧片挡板(13)设置在底座(1)的四周边沿上,所述第一导向柱(14)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个角上并与簧片挡板(13)相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15)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另外两个角上并与簧片挡板(13)相连接,所述定位柱(16)设置在第二导向柱(15)的内侧边,数个所述的定位孔(17)均匀分布在底座(1)上,所述定位槽(18)分别设置在底座(1)四个边沿的中间位置并位于簧片挡板(13)的内侧边,所述下簧片(2)通过簧片挡板(13)卡接在底座(1)内,所述端子(3)通过定位柱(16)安装在底座(1)的上并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尘密封圈(11)为圆形空心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端子连接孔(19),所述端子(3)通过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簧片(2)包括外部固定方框(21)和内部弹性圆环(22),所述内部弹性圆环(22)同心设置在外部固定方框(21)之中。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固定方框(21)上还设置有数个限位孔(23);所述内部弹性圆环(22)上还设置有数个注胶孔(24)。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23)的数量为8个,所述注胶孔(24)的数量为6个。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部弹性圆环(22)包括依次环形阵列设置的第一弧线固定段(221)、第二弧线固定段(222)、第三弧线固定段(223)和第四弧线固定段(224)。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线固定段(221)和第二弧线固定段(222)之间设置有弧线槽(225)相连接,所述第三弧线固定段(223)和第四弧线固定段(224)之间设置有弧线槽(225)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簧片(2)采用厚度为0.04mm-0.08mm的铜片。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端子(3)包括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所述正极端子(31)和负极端子(32)均设置有与定位柱(16)相配合的端子定位孔(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指出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取代了传统底座、下簧片和端子分体式的结构,底座、下簧片和端子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保护了脆弱的下簧片,节省了前期组装的工艺、节省人工,且稳定性能好,进一步实现了音圈马达的超薄性能,而且不易脱落,整体的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组装爆炸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下簧片,3、端子,11、防尘密封圈,12、定位块,13、簧片挡板,14、第一导向柱,15、第二导向柱,16、定位柱,17、定位孔,18、定位槽,19、端子连接孔,21、外部固定方框,22、内部弹性圆环,23、限位孔,24、注胶孔,31、正极端子,32、负极端子,33、端子定位孔,221、第一弧线固定段,222、第二弧线固定段,223、第三弧线固定段,224、第四弧线固定段,225、弧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冲压件为底座1,所述蚀刻金属为下簧片2,所述注塑件为端子3,所述底座1、下簧片2和端子3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座1呈正方形结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防尘密封圈11、定位块12、簧片挡板13、第一导向柱14、第二导向柱15、定位柱16、定位孔17以及定位槽18,所述防尘密封圈11设置在底座1的中心位置,数个所述定位块12均匀布置在防尘密封圈11的外圆上,所述簧片挡板13设置在底座1的四周边沿上,所述第一导向柱14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个角上并与簧片挡板13相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15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另外两个角上并与簧片挡板13相连接,所述定位柱16设置在第二导向柱15的内侧边,数个所述的定位孔17均匀分布在底座1上,所述定位槽18分别设置在底座1四个边沿的中间位置并位于簧片挡板13的内侧边,所述下簧片2通过簧片挡板13卡接在底座1内,所述端子3通过定位柱16安装在底座1的上并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其中,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端子连接孔19,所述端子3通过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所述防尘密封圈11为圆形空心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件为底座(1),所述蚀刻金属为下簧片(2),所述注塑件为端子(3),所述底座(1)、下簧片(2)和端子(3)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座(1)呈正方形结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防尘密封圈(11)、定位块(12)、簧片挡板(13)、第一导向柱(14)、第二导向柱(15)、定位柱(16)、定位孔(17)以及定位槽(18),所述防尘密封圈(11)设置在底座(1)的中心位置,数个所述定位块(12)均匀布置在防尘密封圈(11)的外圆上,所述簧片挡板(13)设置在底座(1)的四周边沿上,所述第一导向柱(14)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个角上并与簧片挡板(13)相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15)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另外两个角上并与簧片挡板(13)相连接,所述定位柱(16)设置在第二导向柱(15)的内侧边,数个所述的定位孔(17)均匀分布在底座(1)上,所述定位槽(18)分别设置在底座(1)四个边沿的中间位置并位于簧片挡板(13)的内侧边,所述下簧片(2)通过簧片挡板(13)卡接在底座(1)内,所述端子(3)通过定位柱(16)安装在底座(1)的上并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件为底座(1),所述蚀刻金属为下簧片(2),所述注塑件为端子(3),所述底座(1)、下簧片(2)和端子(3)采用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底座(1)呈正方形结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防尘密封圈(11)、定位块(12)、簧片挡板(13)、第一导向柱(14)、第二导向柱(15)、定位柱(16)、定位孔(17)以及定位槽(18),所述防尘密封圈(11)设置在底座(1)的中心位置,数个所述定位块(12)均匀布置在防尘密封圈(11)的外圆上,所述簧片挡板(13)设置在底座(1)的四周边沿上,所述第一导向柱(14)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个角上并与簧片挡板(13)相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15)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另外两个角上并与簧片挡板(13)相连接,所述定位柱(16)设置在第二导向柱(15)的内侧边,数个所述的定位孔(17)均匀分布在底座(1)上,所述定位槽(18)分别设置在底座(1)四个边沿的中间位置并位于簧片挡板(13)的内侧边,所述下簧片(2)通过簧片挡板(13)卡接在底座(1)内,所述端子(3)通过定位柱(16)安装在底座(1)的上并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密封圈(11)为圆形空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端子连接孔(19),所述端子(3)通过延伸至底座(1)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冲压、蚀刻金属与注塑件一体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久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