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81337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该收集处理系统依次由用于初步净化和收集雨水的净集池(1)、位于所述净集池(1)下部的反向截止阀(2)、储水池(3)、位于所述储水池(3)下部的连接门(4)、渗透管网(5)以及与所述渗透管网(5)连接的灌溉喷洒装置(6)构成;所述净集池(1)通过反向截止阀(2)与所述储水池(3)的中部流体连通,所述储水池(3)通过所述连接门(4)与所述渗透管网(5)流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利用公园已有的资源进行雨水的收集处理,无需借助外来动力系统,实现了雨水渗透和灌溉的回收后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自人类有史以来,水就是人类和生态系统生存的必需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地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受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因水资源而产生是各种矛盾正愈发严重。联合国在1997年《对世界淡水资源的全面评价》报告中就指出:“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目前,在城市公园内雨水资源的利用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城市公园没有设置专门的雨水利用系统。很多城市公园对待雨水的态度都是直接将雨水排入市政排水管道,不仅白白的浪费了大量的雨水资源、增加了排水设施建设费用,而且还加大了市政排水管道的压力,存在严重的洪涝灾害隐患。公园在规划设计时往往缺乏全面的考虑,片面强调景观效果,忽视了景观与雨水利用的结合,并没有从公园景观元素中挖掘出雨水利用的有效措施;公园里冲厕用水、生活杂用水、浇灌用水等用的基本都还是自来水,造成大量优质水资源浪费。很多城市降雨量大,但仍然处于用水紧张的局面,很多城市地下水位受过度开采影响逐年下降,已对城市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城市公园对于雨水的反应比较迟钝,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雨水利用策略,是造成大量雨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如今雨水利用的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只需要合理的运用,城市公园内完全可以通过雨水利用来解决公园内部大部分的用水,并实现雨水利用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中国专利CN104372850A公开了一种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雨水蓄集池、水塔,雨水蓄集池的开口端周围与若干沟渠连接,雨水蓄集池的顶部设有雨水过滤罩,雨水蓄集池底部设有雨水过滤器,雨水蓄集池的下面还设有缓冲洁净池,雨水过滤器上的排水管与缓冲洁净池连通,缓冲洁净池与水塔之间通过主水管连通,所述的主水管上设有水泵;雨水过滤罩的中间向上凸起形成凸台,雨水过滤罩的周围形成环形过滤槽,环形过滤槽的开口端设有环形栅格板。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对公园的雨水进行分层过滤、处理、收集,节约淡水资源,降低公园用水成本的有益效果。中国专利CN104863083A公开了一种园林内聚式蓄排水的方法,涉及一种排水设计方法,其包括二大步骤1、在小区绿地与公园绿地规划时,选择地势低洼地带及其周边的用地作为中心绿地或对现有地形进行适当改造为较周围标高较大的地势;2、中心绿地的周边连接或围绕着小区或者公园的主干道路,该专利技术能利用地形进行改造,使园林绿地具有蓄排水和补充地下水功能,减少园林在下雨时排水对市政排水压力,大大提高城市园林的功能性和环保性,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传统的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需要额外借助电力等作为动力支持,收集处理系统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利用公园已有的资源进行雨水的收集处理,无需借助外来动力系统,实现了雨水渗透和灌溉的回收后应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该收集处理系统由用于初步净化和收集雨水的净集池、位于所述净集池下部的反向截止阀、储水池、位于所述储水池下部的连接门、渗透管网以及与所述渗透管网连接的灌溉喷洒装置构成;所述净集池通过反向截止阀与所述储水池的中部流体连通,所述储水池通过所述连接门与所述渗透管网流体连通。优选地,所述净集池内的上部设置有能够种植植物和净化雨水的土壤层以及用于隔开该土壤层与净集池内部空间的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小于土壤层中土壤粒子的粒径。优选地,所述反向截止阀能够使雨水由净集池流向储水池,同时阻止雨水由储水池流向净集池。优选地,所述反向截止阀处设置有第二滤网,并且第二滤网的网孔小于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优选地,所述储水池的顶端不高于所述净集池的顶端,所述净集池的底端不低于所述渗透管网。优选地,所述储水池的上部通过管道与市政污水系统流体连通。优选地,所述连接门能够在下雨时关闭,在灌溉喷洒装置需要使用时打开;所述连接门处装有第三滤网并且第三滤网的网孔小于所述第一滤网的网孔。优选地,所述渗透管网通过管道与所述连接门流体连通;所述渗透管网由可渗透水且可铺设于地面下40-60cm的土壤中的软管环绕而成。优选地,所述渗透管网的渗透管开口处与灌溉喷洒装置流体连通。优选地,所述收集处理系统设置有多个净集池、多个储水池和多套渗透管网,所述多个净集池均各自连通至少一个所述储水池,所述多个储水池均各自连通至少一套所述渗透管网;所述多套渗透管网均各自连通至少一个所述储水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专利技术的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通过植被花卉的土壤层对雨水进行净化后收集雨水,对城市公园的已有资源进行了充分应用;其二,本专利技术的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不需借助外来动力,众多净集池中的雨水通过重力作用流向储水池,储水池中汇聚的雨水同样通过重力作用流向渗透管网;其三,经本专利技术的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处理后的雨水流经渗透管网的渗透软管时再次渗透入种植有植被的土壤中;雨水收集量大时,收集处理后的雨水经渗透管网和灌溉系统对植被进行灌溉,实现了雨水的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渗透管网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灌溉喷洒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该收集处理系统由用于初步净化和收集雨水的净集池1、位于所述净集池1下部的反向截止阀2、储水池3、位于所述储水池3下部的连接门4、渗透管网5以及与所述渗透管网5连接的灌溉喷洒装置6构成;所述净集池1通过反向截止阀2与所述储水池3的中部流体连通,所述储水池3通过所述连接门4与所述渗透管网5流体连通。雨水经第一滤网8后流入净集池1,在重力的作用下净集池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收集处理系统由用于初步净化和收集雨水的净集池(1)、位于所述净集池(1)下部的反向截止阀(2)、储水池(3)、位于所述储水池(3)下部的连接门(4)、渗透管网(5)以及与所述渗透管网(5)连接的灌溉喷洒装置(6)构成;所述净集池(1)通过反向截止阀(2)与所述储水池(3)的中部流体连通,所述储水池(3)通过所述连接门(4)与所述渗透管网(5)流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收集处理系统由用于
初步净化和收集雨水的净集池(1)、位于所述净集池(1)下部的反向截止阀(2)、
储水池(3)、位于所述储水池(3)下部的连接门(4)、渗透管网(5)以及与所
述渗透管网(5)连接的灌溉喷洒装置(6)构成;所述净集池(1)通过反向截
止阀(2)与所述储水池(3)的中部流体连通,所述储水池(3)通过所述连接
门(4)与所述渗透管网(5)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
集池(1)内的上部设置有能够种植植物和净化雨水的土壤层(7)以及用于隔开
该土壤层(7)与净集池(1)内部空间的第一滤网(8),所述第一滤网(8)的
网孔小于土壤层(7)中土壤粒子的粒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反向截止阀(2)能够使雨水由净集池(1)流向储水池(3),同时阻止雨水由储
水池(3)流向净集池(1)。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反向截止阀(2)处设置有第二滤网,并且第二滤网的网孔小于所述第一滤网(8)
的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公园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
水池(3)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聚注专利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