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小型雨水收集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74456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小型雨水收集回用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复杂,基建、管路投资成本高,后期管理不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进水管、集水井和集水坑,进水管与集水井相连通,集水井内等间距装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集水井与集水坑相连通,集水坑内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出水口与出水管相连接,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栓,集水坑一侧装有溢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单栋建筑或相近建筑群的雨水收集,解决了本单元绿化用水需求,是雨水收集回用装置上的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用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雨水收集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水资源是引领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现。为响应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号召,城市雨水的收集回用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新技术方法。目前城市雨水收集回用技术中,大部分的处理工艺相似。相较而言,技术较为复杂,基建、管路投资成本较高,后期管理不便;因此,雨水收集回用装置的改进和创新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小型雨水收集回用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复杂,基建、管路投资成本高,后期管理不便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进水管、集水井和集水坑,进水管与集水井相连通,集水井内等间距装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集水井与集水坑相连通,集水坑内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出水口与出水管相连接,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栓,集水坑一侧装有溢流管。本技术通过对单栋建筑或相近建筑群的雨水收集,解决了本单元绿化用水需求,是雨水收集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雨水收集回用装置,包括进水管、集水井和集水坑,其特征在于,进水管(1)与集水井(2)相连通,集水井(2)内等间距装有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第三挡板(8),集水井(2)与集水坑(3)相连通,集水坑(3)内设置有潜水泵(4),潜水泵(4)出水口与出水管(9)相连接,出水管(9)上安装有出水栓(10),集水坑(3)一侧装有溢流管(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雨水收集回用装置,包括进水管、集水井和集水坑,其特征在于,进水管(1)与集水井(2)相连通,集水井(2)内等间距装有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第三挡板(8),集水井(2)与集水坑(3)相连通,集水坑(3)内设置有潜水泵(4),潜水泵(4)出水口与出水管(9)相连接,出水管(9)上安装有出水栓(10),集水坑(3)一侧装有溢流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雨水收集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板(6)上部设有宽×高为0.2cm×10cm过水洞(6a),第二挡板(7)中下部设有Φ1cm的过水通孔(7a),第三挡板(8)上设有Φ5mm的过水孔(8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雨水收集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挡板(6)与集水井(2)构成的区域内放置有粒径级配为2-5cm的石英砂滤料,第二挡板(7)与集水井(2)构成的区域内放置有粒径级配为1-2cm的石英砂滤料,第三挡板(8)与集水井(2)构成的区域内放置有粒径级配为0.5-1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欠欠吴泽宁吕翠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