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式锥面双向密封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949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1:42
连杆式锥面双向密封蝶阀,包括阀体、阀杆和阀板,阀板位于阀体内,阀板与阀杆连接并借助阀杆与阀体密封锁紧或分离,阀板位于阀杆的一侧,在阀板和阀杆之间增设连杆机构和水平设置的传动轴,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支撑臂和连接座,传动轴的轴线与阀体的轴线垂直且传动轴与阀体固定连接,支撑臂上端靠近阀板的一侧与传动轴铰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阀杆的下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撑臂靠近阀杆的一侧铰接,连接座的一端与阀板固定连接,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支撑臂的下端铰接。密封效果好,增强了密封的可靠性。支撑臂与传动轴铰接形成合力,提高了支撑和定位强度,用以阻挡反向介质的冲击,实现了双向密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蝶阀
,涉及到连杆式锥面双向密封蝶阀
技术介绍
说起蝶阀大家都知道它的结构:一个圆阀体、一个圆阀板、中心部位一个贯通的阀杆,阀杆驱动阀板转动,使阀板与阀体的密封面重合,达到控制介质流向的目的。这种蝶阀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价格便宜,因此能够得到广泛使用。但是这种结构的蝶阀,阀体与阀板之间的密封是线性密封,密封面很窄,遇有振动、温差变化、流体气浪冲击、介质清洁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密封状况会发生变化,造成密封面出现间隙,使阀门内泄。蝶阀能否成为可靠的切断装置?能否在任何环境状况下保持密封状况良好?能否保持双向封闭?为解决这些问题,业界前辈做了很多探索,也搞出了一些很进步很有价值的成果,但都存在一些不足或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连杆式锥面双向密封蝶阀,转动阀板时灵活、省力,实现了双向密封,密封效果好,增强了密封的可靠性。本技术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连杆式锥面双向密封蝶阀,包括阀体、阀杆和阀板,阀板位于阀体内,阀板与阀杆连接并借助阀杆与阀体密封锁紧或分离,关键是:所述的阀板位于阀杆的一侧,在阀板和阀杆之间增设连杆机构和水平设置的传动轴,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支撑臂和连接座,传动轴的轴线与阀体的轴线垂直且传动轴与阀体固定连接,支撑臂上端靠近阀板的一侧与传动轴铰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阀杆的下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支撑臂靠近阀杆的一侧铰接,连接座的一端与阀板固定连接,连接座的另一端与支撑臂的下端铰接。所述的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支撑臂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座靠近阀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的阀体侧壁上与阀板垂直对应的位置为向外凸出的密封环,密封环的中部为锥面,阀板上设置有与密封环锥面形状相匹配的向外围凸出的密封块,阀板借助密封块和密封环的配合与阀体形成凸凹密封锁紧配合。所述的阀板借助连杆机构沿水平方向平移,平移范围为0.5~0.9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连杆技术是一个很科学的驱动方式,它既可以增力,又可以平移,传动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死点,本技术将连杆结构应用到蝶阀中,利用其驱臂增力,使阀板转动时灵活、省力,利用其平移使阀板压紧,再利用连杆传输中的死点,把阀板关闭点锁死,使之不松动,密封效果好,增强了蝶阀密封的可靠性。支撑臂与传动轴铰接形成合力,提高了支撑和定位强度,用以阻挡反向介质的冲击,实现了双向密封的效果。由线性密封改成面密封,面带宽,密封效果好,而且锥面结构不易积灰,可利用流体自身动力冲洗密封面,密封带面积大,面带宽,可搞成软、硬复合密封,增强密封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阀体,2、阀杆,3、阀板,4、传动轴,5、第一连杆,6、支撑臂,7、连接座,8、第二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连杆式锥面双向密封蝶阀,包括阀体1、阀杆2和阀板3,阀板3位于阀体1内,阀板3与阀杆2连接并借助阀杆2与阀体密封锁紧或分离,所述的阀板3位于阀杆2的一侧,在阀板3和阀杆2之间增设连杆机构和水平设置的传动轴4,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5、支撑臂6和连接座7,传动轴4的轴线与阀体1的轴线垂直且传动轴4与阀体1固定连接,支撑臂6上端靠近阀板3的一侧与传动轴4铰接,使支撑臂6与传动轴4铰接形成合力,提高了支撑和定位强度,用以阻挡反向介质的冲击,实现了双向密封的效果。第一连杆5的一端与阀杆2的下端铰接,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与支撑臂6靠近阀杆2的一侧铰接,连接座7的一端与阀板3固定连接,连接座7的另一端与支撑臂6的下端铰接,阀板3借助连杆机构沿水平方向平移,平移范围为0.5~0.9mm。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杆8,第二连杆8的一端与支撑臂6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与连接座7靠近阀杆2的一端铰接,使支撑臂6与连接座7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阀板3转动时更加灵活、省力。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阀体1侧壁上与阀板3垂直对应的位置为向外凸出的密封环,密封环的中部为锥面,阀板3上设置有与密封环锥面形状相匹配的向外围凸出的密封块,阀板3借助密封块和密封环的配合与阀体1形成凸凹密封锁紧配合。阀体1的密封环锥面与阀板3的密封块形成凸凹相吻的锥面,这种面对面的吻合是面接触,接触面积大,面带宽,密封效果好。另外,锥面结构不易积灰,可利用流体自身动力冲洗密封面。密封带面积大,面带宽,可搞成软、硬复合密封,增强密封的可靠性。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当阀板3与阀体1处于密封状态时,如图1所示,需要打开阀板3时,使阀杆2向上运动,通过第一连杆5带动支撑臂6的右端向上运动,支撑臂6和第二连杆8同时带动连接座7向右向上运动,使阀板3与阀体1脱离,阀板3的开启程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同时,当需要关闭蝶阀时,使阀杆2向下运动即可,阀板3平移0.5~0.9mm与阀体1密封锁紧。本技术利用其驱臂增力,使阀板3转动时灵活、省力,利用其平移使阀板3压紧,再利用连杆传输中的死点,把阀板3关闭点锁死,使之不松动,密封效果好,增强了密封的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杆式锥面双向密封蝶阀,包括阀体(1)、阀杆(2)和阀板(3),阀板(3)位于阀体(1)内,阀板(3)与阀杆(2)连接并借助阀杆(2)与阀体密封锁紧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板(3)位于阀杆(2)的一侧,在阀板(3)和阀杆(2)之间增设连杆机构和水平设置的传动轴(4),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5)、支撑臂(6)和连接座(7),传动轴(4)的轴线与阀体(1)的轴线垂直且传动轴(4)与阀体(1)固定连接,支撑臂(6)上端靠近阀板(3)的一侧与传动轴(4)铰接,第一连杆(5)的一端与阀杆(2)的下端铰接,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与支撑臂(6)靠近阀杆(2)的一侧铰接,连接座(7)的一端与阀板(3)固定连接,连接座(7)的另一端与支撑臂(6)的下端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杆式锥面双向密封蝶阀,包括阀体(1)、阀杆(2)和阀板(3),
阀板(3)位于阀体(1)内,阀板(3)与阀杆(2)连接并借助阀杆(2)
与阀体密封锁紧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板(3)位于阀杆(2)的
一侧,在阀板(3)和阀杆(2)之间增设连杆机构和水平设置的传动轴(4),
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5)、支撑臂(6)和连接座(7),传动轴(4)的
轴线与阀体(1)的轴线垂直且传动轴(4)与阀体(1)固定连接,支撑臂
(6)上端靠近阀板(3)的一侧与传动轴(4)铰接,第一连杆(5)的一
端与阀杆(2)的下端铰接,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与支撑臂(6)靠近阀
杆(2)的一侧铰接,连接座(7)的一端与阀板(3)固定连接,连接座(7)
的另一端与支撑臂(6)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明义张彦腾张福刚付永建贾占良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三环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