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薄雷达汇流环,包括转台轴承,所述转台轴承包括相对转动的外圈和内圈;所述内圈连接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第一法兰盘之间设置有绝缘盘,所述绝缘盘用于将所述导电环和第一法兰盘隔离;所述外圈连接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上设置所述电刷组件,所述电刷组件与所述导电环接触形成摩擦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性好、竖直方向上厚度薄、可靠性高和适应能力强的超薄雷达汇流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雷达旋转设备与固定设备之间信号和功率的传输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超薄雷达汇流环。
技术介绍
雷达天线是雷达的旋转部件,发射端发射的电磁信号和动力信号通过汇流环传输到天线,由天线将电磁信号发射出去搜寻目标,搜寻到目标后通过目标反射回天线,天线将收集到的信号通过汇流环传输到接收器进行信号处理。因而雷达汇流环的作用就是信号传输的通道,是实现雷达固定端和旋转端(雷达天线)之间的信号传输。由于雷达主要向车载或舰载方向发展,雷达的体积就要求做得越来越小,但目前的汇流环在竖直方向高度仍然偏高,使得雷达整体的竖直高度偏高,从而造成雷达的体积较大,因而亟需一种竖直方向上的厚度比较薄的雷达汇流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汇流环在竖直方向高度仍然偏高,使得雷达整体的竖直高度偏高,造成雷达的体积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竖直方向上的厚度比较薄的超薄雷达汇流环,具有稳定性好、竖直方向上厚度薄、可靠性高和适应能力强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薄雷达汇流环,包括:转台轴承,所述转台轴承包括相对转动的外圈和内圈;所述内圈连接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第一法兰盘之间设置有绝缘盘,所述绝缘盘用于将所述导电环和第一法兰盘隔离;所述外圈连接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上设置所述电刷组件,所述电刷组件与所述导电环接触形成摩擦副。其中,转台轴承能够承受较大的轴向和径向的剪切力,因此以此轴承形成的内圈与外圈相对转动的结构形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且通过此转台轴承还可以在不增加雷达轴向高度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横向的增加多个导电环,故而很好的解决了目前对于雷达轴向高度的苛刻要求,且不影响雷达的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当所述导电环个数大于1时,2个相邻的导电环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其隔离的绝缘环。所述绝缘环用于绝缘隔离2个相邻的导电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绝缘盘上,这样使得所述导电环和绝缘环均设置在绝缘盘上,能够更好的保证相邻导电环之间的绝缘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刷组件包括:电刷板,所述电刷板上设置有电刷丝,所述电刷丝和所述导电环接触形成摩擦副,所述电刷丝在和所述导电环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在压力的促使下保持与所述导电环紧密接触,使得导电环与电刷组件之间的信号始终稳定传输,同时,由于导电环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环,还能保证雷达汇流环在受到强烈的外部冲击时,电刷丝不会跳出与导电环接触的位置,使得导电环与电刷组件的信号始终稳定传输。同时,所述电刷板的数量根据实际要传递的信号和功率的大小可以增加或减少。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刷板上引出有电刷信号引出线,所述电刷信号引出线用于将金丝上的信号传出或通过金丝向所述导电环传入信号,引出的信号通过电刷信号引出线与雷达的固定端或转动端连接从而传输所述固定端雷达设备或转动端的雷达设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电环上引出有导电环引出线,用于向所述导电环传入信号或将导电环的信号传出,所述导电环引出线通过与所述雷达设备的固定端或转动端连接,实现将信号传入所述固定端雷达设备或转动端的雷达设备,或者将所述转动端雷达设备或固定端的雷达设备的信号传出至所述电刷丝。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刷丝为金丝,采用金丝制成的电刷丝具有接触电阻小、耐磨损、耐腐蚀的优点,从而保证了导电环与电刷组件之间信号传输的准确、稳定、不间断。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采用能够承受较大的轴向和径向的剪切力转台轴承,并以此轴承形成的内圈与外圈相对转动的结构形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自身的轴向高度远低于目前采用柱式汇流环的轴向高度,即本技术所述雷达汇流环竖直方向上的厚度较薄。且通过此转台轴承还可以在不增加雷达轴向高度以及不影响雷达的性能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横向的增加多个导电环,实现更多通道的信号传输;2、在所述导电环个数大于1时,2个相邻的导电环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其绝缘隔离的绝缘环,减小导电环之间的电干扰;3、还在2个相邻的导电环之间设置有绝缘环,保证雷达汇流环在受到强烈的外部冲击时,电刷丝不会跳出与导电环接触的位置,使得导电环与电刷组件的信号始终稳定传输,因而具有良好的可靠性;4、所述电刷板的数量根据实际要传递的信号和功率的大小可以增加或减少,增强了汇流环的适应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超薄汇流环的截面图。图2为实施例中超薄汇流环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第一法兰盘,2-轴承内衬圈,3-第一固定螺钉,4-绝缘盘,5-导电环,6-绝缘环,7-导电环引出线,8-第二法兰盘,9-转台轴承,10-轴承外衬圈,11-第二固定螺钉,12-电刷板,13-电刷丝,14-电刷信号引出线。A-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安装区域,B-电刷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传统的雷达汇流环大多采用柱式结构,使得其轴向高度比较高,因而造成雷达整体的轴向高度较高体积较大,不能满足目前车载或舰载雷达需要轴向高度低(即竖直方向上的厚度要薄)的要求。因而本技术提出一种超薄雷达汇流环,包括:转台轴承9,所述转台轴承9包括相对转动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连接第一法兰盘1,具体的,所述第一法兰盘1通过第一固定螺钉3与所述转台轴承9的内圈和轴承内衬圈2固定,在所述第一法兰盘1上设置有至少12个导电环5,12个所述导电环5与第一法兰盘1之间设置有12个绝缘盘4,12个所述绝缘盘4用于将12个所述导电环5和第一法兰盘1绝缘隔离;同时,2个相邻的导电环5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其隔离的绝缘环6。同样的,所述绝缘环6设置在所述绝缘盘4上,这样所述导电环5和所述绝缘环6均设置在所述绝缘盘4上,可以更好的保证导电环之间的绝缘隔离性能。同时所述第一法兰盘1、第二法兰盘8和转台轴承9之间的密封性能也比较好,使得外界的灰尘等等杂质不易进入汇流环内部造成电路故障。所述导电环5上引出有导电环引出线7,用于向所述导电环5传入信号或将导电环5上的信号传出。所述内圈连接第二法兰盘8,具体的,所述第二法兰盘8通过第二固定螺钉11与所述转台轴承9的外圈和轴承外衬圈10固定,所述第二法兰盘8上设置有电刷组件B,所述电刷组件B与所述导电环接触形成摩擦副。所述电刷组件B包括:电刷板12,所述电刷板上设置有使用金丝的电刷丝13,所述电刷丝13和所述导电环5接触形成摩擦副。所述电刷板12上引出有电刷信号引出线14用于将电刷丝13上的信号传出或通过电刷丝13向所述导电环5传入信号。所述电刷板12的数量根据实际要传递的信号和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雷达汇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台轴承,所述转台轴承包括相对转动的外圈和内圈;所述内圈连接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第一法兰盘之间设置有绝缘盘,所述绝缘盘用于将所述导电环和第一法兰盘隔离; 所述外圈连接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上设置所述电刷组件,所述电刷组件与所述导电环接触形成摩擦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雷达汇流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台轴承,所述转台轴承包括相对转动的外圈和内圈;
所述内圈连接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第一法兰盘之间设置有绝缘盘,所述绝缘盘用于将所述导电环和第一法兰盘隔离;
所述外圈连接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上设置所述电刷组件,所述电刷组件与所述导电环接触形成摩擦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雷达汇流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电环个数大于1时,2个相邻的导电环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其隔离的绝缘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雷达汇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辛辉,张学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