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用内毒素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97434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的内毒素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血液净化用内毒素吸附材料由包括活性载体和含氨基的配基偶联反应而成,所述活性载体和每种配基的质量配比范围为10:1~100:1;所述活性载体由包括载体与双缩水甘油醚偶联试剂反应后所得,所述载体为粒径0.05~1.5mm的球形天然高分子,所述载体和双缩水甘油醚偶联试剂的体积配比范围为1:0.5~1:10。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血液净化的内毒素吸附材料具有特异性强、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对内毒素的吸附效率高的特性,可用于临床上内毒素血症血液净化吸附治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便、工艺路线简短、制备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生物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血液净化用内毒素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杆菌(gram-negativebacteria,GNB)细胞膜外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细菌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内毒素几乎无处不在,是一种毒性极强的致炎和热原物质,是内毒素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的主要致病介质。内毒素血症是由于血液中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出大量细菌内毒素至血液,或输入大量内毒素污染的液体而引起的一种病症。当机体受到创伤(包括手术)、烧伤、感染、放疗、化疗和接受长期传统的肠外营养时,肠黏膜通透性增高,肠黏膜对细菌和内毒素的通透性增高,细菌和内毒素就会大量进入血液。在某些情况下,细菌感染可能被控制,但内毒素仍可通过“漏”的肠黏膜,引起炎症的激活及细胞介质的释放。内毒素血症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比如生物体的发热反应,促使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而导致微循环障碍。同时,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产生出血倾向,还可直接或间接损害肝脏和引起糖代谢紊乱及酶学、蛋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液净化用内毒素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活性载体和含氨基的配基偶联反应而成,所述活性载体和每种所述含氨基的配基的质量配比范围为10:1~100:1;所述活性载体由包括载体与双缩水甘油醚偶联试剂反应后所得,所述载体为粒径0.05~1.5mm的球形天然高分子,所述载体和双缩水甘油醚偶联试剂的体积配比范围为1:0.5~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净化用内毒素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活性载体和含氨
基的配基偶联反应而成,所述活性载体和每种所述含氨基的配基的质量配比范
围为10:1~100:1;所述活性载体由包括载体与双缩水甘油醚偶联试剂反应后所
得,所述载体为粒径0.05~1.5mm的球形天然高分子,所述载体和双缩水甘油
醚偶联试剂的体积配比范围为1:0.5~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用内毒素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
载体和双缩水甘油醚偶联试剂的体积配比范围为1:0.9~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用内毒素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为壳聚糖微球、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以及纤维素微球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用内毒素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氨基的配基为聚赖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硫酸多粘菌素B、人血清白蛋
白、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用内毒素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缩水甘油醚偶联试剂为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双缩水甘油醚、
1,6-己二醇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用内毒素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载体活化
取所述载体与碱性水溶液混合均匀,加入所述双缩水甘油醚偶联试剂,于
25~50℃下反应,反应时间为5~16h,所述碱性水溶液的浓度为0.5~3.5mol/L,
所述载体、碱性水溶液及双缩水甘油醚偶联试剂之间的体积配比为1:0.04:0.5
~1:2:10,得活性载体;
(2)将步骤(1)所得活性载体过滤、洗涤至中性;
(3)偶联配基
取步骤(2)所得活性载体中加入所述含氨基的配基水溶液,所述含氨基的
配基水溶液的浓度为2~6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校园李永桂杨正根曾萍胡家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