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绿化和生态恢复的环保型植生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276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人工湿地收获的植物残体的加工产品,特别适用于石漠化、土壤贫瘠等肥力条件较差的高速公路、矿区等边坡植被恢复及绿化产品。植生杯是由可降解植物残体纤维素制成的单一敞口圆柱形容器;可降解植物残体纤维来自收获的人工湿地植物残体、其它天然植物残体与湿地底泥的资源化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易降解,成苗连杯移栽,不伤根系,无缓苗期,成活率高等优点,可满足石漠化、土壤贫瘠等肥力条件较差的边坡快速绿化、生态恢复的要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石漠化、土壤贫瘠等肥力条件较差的高速公路、矿区边坡快速绿化、生态恢复的应用于绿化和生态恢复的环保型植生杯。属于农林作物栽培容器领域。技术背景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土地日益加剧,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加大了高速公路、矿区边坡生态恢复的难度。目前,高速公路边坡恢复大多采用塑料膜钵填充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栽种植物,这种方法提高保水性不理想,且脱膜移栽损伤根系而影响成活率,残膜不能降解,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人工湿地收获的多种植物残体纤维,制成可降解,适用于石漠化、土壤贫瘠干旱等水肥条件较差的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植生杯。本技术应用于绿化和生态恢复的环保型植生杯技术方案是:植生杯是由可降解植物残体纤维素制成的单一敞口圆柱形容器。可降解植物残体纤维来自收获的人工湿地植物残体、其它天然植物残体与湿地底泥的资源化利用。生杯采用有机肥(牛粪)、泥炭、粘土,经压制成型为基质合一杯体,植生杯重量中:牛粪占20%—35%;可降解植物纤维占15%—35%;泥炭占5%—10%;粘土占15%—35%;粘合剂15%~30%。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或者胶水。所述的有机肥为牛粪、湿地或者池塘底泥。利用人工湿地收获的多种植物残体制成纤维,配以有机肥(牛粪)、泥炭、粘土,经高压成型制成的钵体与基质合一的新型育苗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石漠化、土壤贫瘠等肥力条件较差的矿山及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对于不需要移栽直接栽培的作物,可将播有种子的植生杯按一定密度置于地中后浇充足的水;-->对于不需要移栽直接栽培的作物,可将播有种子的植生杯按一定密度置于地中后浇充足的水;对于需要移栽的作物,则待出苗后将幼苗连同植生杯一起移栽,因而不需要脱钵。随着幼苗的生长,植物的根系能穿透植生杯,不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限制。连杯移栽保证了幼苗的根在移栽时免受伤害,从而大大提高了幼苗在移栽后的成活。较好的吸水、保水性,使苗木在移栽至较为恶劣的土壤条件下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生长。本技术植生杯制作完全采用天然材料可自然分解为植物生长所需肥料,对环境不造成污染。且能改善瘠薄干旱的局部土壤条件,又能实现植物残体的资源化利用,从而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技术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易降解,成苗连杯移栽,不伤根系,无缓苗期,成活率高等优点,可满足石漠化、土壤贫瘠等肥力条件较差的边坡快速绿化、生态恢复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按图1所示形状,采用有机肥(牛粪)、泥炭、粘土,具体配方为有机肥(牛粪):纤维:泥炭:粘土=3:2:1:3,按比例将原料搅拌均匀,然后将其放入模具,加压,通过粘土及胶水固定成型。自然风干2-3天即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应用于绿化和生态恢复的环保型植生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绿化和生态恢复的环保型植生杯,其特征在于植生杯是由可降解植物残体纤维素制成的单一敞口圆柱形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绿化和生态恢复的环保型植生杯,其特征在于植生杯是由可降解植物残体纤维素制成的单一敞口圆柱形容器。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辅唐邓辅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今业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