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沥青路面防开裂封层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7133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沥青路面防开裂封层结构的施工方法,目的在于提高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粘结性能,a、在清洁、干燥的下承层表面上同时撒布沥青粘结料和玻璃纤维形成纤维增强层,玻璃纤维杂乱均匀分布且相互搭接,与沥青粘结料形成网络缠绕结构;b、纤维增强层破乳后,在纤维增强层表面喷洒薄层罩面,所述的薄层罩面为SMA-10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混合料,所述的SMA-10混合料的油石重量比为3:50;c、对薄层罩面的上端面进行碾压,当混合料的压实度达到98%以上或薄面罩层孔隙率小于等于6%时停止对薄面罩层的碾压,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料被结合料网状结构紧紧裹缚,形成了一个复合的力学嵌锁体系,有效的阻止沥青的流动,能够有效的阻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路面防开裂封层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沥青路面防开裂封层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的沥青路面在十多年前以表面处治、贯入式路面及沥青碎石路面为主要形式,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交通量迅猛增长,重载、超载现象严重,许多已建成的公路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远未达到设计年限就或多或少的产生了开裂、车辙、泛油及坑槽等早期损坏,严重影响了路面的行驶质量,这些早期损坏如不及时养护将进一步加剧路面的损坏。目前,我国的公路事业已进入建设与养护并重的时期。受传统“重建轻养”,“以建代养”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一般总是等到路面损坏后才进行维修,而路面破坏后的修复及改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养护资金,很显然这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理念。预防性养护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AASHTO美国国有公路运输管理员协会给出的最新定义为:预防性养护是一种在路面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现有道路系统进行有计划的、基于费用—效益的养护策略。预防性养护实质上是一种有计划<br>的、周期性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沥青路面防开裂封层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a、在清洁、干燥的下承层表面上同时撒布沥青粘结料和玻璃纤维形成纤维增强层,玻璃纤维杂乱均匀分布且相互搭接,与沥青粘结料形成网络缠绕结构,纤维增强层玻璃纤维用量为110~120g·m‑2,所用玻璃纤维长度为60~80mm,沥青粘结料用量为1200~1500g·m‑2;b、纤维增强层破乳后,在纤维增强层表面喷洒薄层罩面,所述的薄层罩面为SMA‑10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混合料,所述的SMA‑10混合料的油石重量比为3:50;c、对薄层罩面的上端面进行碾压,当混合料的压实度达到98%以上或薄面罩层孔隙率小于等于6%时停止对薄面罩层的碾压。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沥青路面防开裂封层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a、在清洁、干燥的下承层表
面上同时撒布沥青粘结料和玻璃纤维形成纤维增强层,玻璃纤维杂乱均匀分布且相互搭
接,与沥青粘结料形成网络缠绕结构,纤维增强层玻璃纤维用量为110~120g·m-2,所用玻
璃纤维长度为60~80mm,沥青粘结料用量为1200~1500g·m-2;b、纤维增强层破乳后,在纤维
增强层表面喷洒薄层罩面,所述的薄层罩面为SMA-10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混合料,所述
的SMA-10混合料的油石重量比为3:50;c、对薄层罩面的上端面进行碾压,当混合料的压实
度达到98%以上或薄面罩层孔隙率小于等于6%时停止对薄面罩层的碾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沥青粘结料为快裂、阳离子的改性
乳化沥青,其中SBR作为乳化沥青的改性剂,SBR为丁苯橡胶胶乳由苯乙烯和丁二烯共聚制
得,其中苯乙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英志仝战北高涛贾向磊王昆彪符浩肖迪王庚马桂杰徐峰付永胜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