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039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腰椎间融合器,该腰椎间融合器呈楔形,楔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成所成的夹角为10°~20°。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尺寸相同的圆角矩形。在沿圆角矩形的两个长边处分别设有锯齿状凸起。该个长边分别与人体矢状面平行。上表面和下表面一侧短边之间的距离大于另一侧短边之间的距离。两侧短边之间分别由圆弧面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部分内部镂空,从外部向内还设有若干平行于圆角矩形短边的通孔。该腰椎间融合器遍布微孔,具有三维立体微孔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腰椎间融合器,可以减少融合器沉降和移位的风险,协助正常腰骶角的恢复,并可能增加融合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的腰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椎间盘由位于中央的髓核和四周包绕的纤维环构成,髓核位于椎间盘的中央,它是一种富含水分、呈胶冻状的弹性蛋白,在髓核的周围是纤维环,一层层的纤维环把两个椎体连接在一起,并把髓核牢牢地固定在中央。但当人们年龄增大,椎间盘中的含水量减少、蛋白多糖含量较低,椎间隙的高度降低,椎间盘的生理功能逐渐丧失,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致炎因子对神经的刺激等情况都会加重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对于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腰椎手术,即为了恢复椎间高度和腰椎的生理弧度,使腰椎达到即刻稳定,在减压区需进行植骨融合,其中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临床上治疗腰椎疾病的常用手术方法。因具有简化手术过程、减少并发症、获得即时稳定、提高融合率、维持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等优点,被许多临床医师和患者所认可。但由于椎体之间终板为软骨细胞,植入的椎间融合器很难紧贴上、下椎体,容易出现融合器从椎体中滑出的现象。一旦出现融合器滑出现象,会出现相邻阶段退变,内固定断裂,导致手术的失败。因此,虽然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是一种生物力学上理想的融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提供机械稳定、保留椎间隙的原始高度、撑开椎间孔,但是由于单纯植骨块不能够提供植骨块融合所需要的力学环境,而导致了一部分患者融合失败,所以设计新型腰椎后路融合器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腰椎融合术是治疗多种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标准术式,其中以椎间融合术的融合率最高,疗效最为确切。腰椎间融合器(Cage)是专门用于腰椎椎间融合的医用植入物,可以起到支撑椎间隙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现在常用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矢状面的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或略呈梭形。在应用于腰5/骶1椎间隙时,由于此节段存在固有的张角,称为脊柱畸形研究会腰骶角(SDSGLSA,以下简称腰骶角),正常人腰骶角的平均大小为13.6°,目前应用的腰椎间融合器的形状不能保证与上下相邻椎体的骨面紧密贴合,有造成融合器沉降入椎体的可能,并增加了融合器移位和不融合的风险,严重影响手术疗效,参见图1和图2所示。同时,腰骶角的恢复是维持脊柱矢状面平衡的重要保证,如果手术中为增加贴合面而根据目前应用的椎间融合器的复位椎间隙复位,则会使腰骶角显著减小,影响整个躯干的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腰椎融合术的新型组织工程化腰椎间融合器,可以减少融合器沉降和移位的风险,协助正常腰骶角的恢复,并可能增加融合的成功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腰椎间融合器,其中,该腰椎间融合器呈楔形,所述楔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成所成的夹角为10°~20°。上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遍布微孔,具有三维立体微孔网状结构,材料优选为呈多孔状且孔径间贯通的纤维多孔钛微球与纳米锶磷灰石支架。纤维多孔钛金属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纳米锶磷灰石可增强其骨愈合的能力。上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尺寸相同的圆角矩形。上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圆角矩形,在沿两个长边处分别设有锯齿状凸起,优选地,每条长边处设有两排凸起,凸起的齿尖处优选为圆角。上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长边与人体矢状面平行。矢状面(sagittalplane)是按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所有断面,其中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等两半的断面被称作正中矢状面。上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一侧短边之间的距离大于另一侧短边之间的距离。上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侧短边之间分别由圆弧面连接。上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部分内部镂空。上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中,所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部分还设有若干平行于圆角矩形短边的通孔。本技术提供的腰椎间融合器具有以下优点:对用于腰5/骶1椎间隙的椎间融合器的形状进行了改进,使之预制成带有夹角的形状,夹角度数范围为10°到20°,专门应用于腰5/骶1椎间隙的椎间融合。这样的腰椎间融合器与上下椎节的骨面的接触面要优于目前应用的腰椎间融合器,可以减少融合器沉降和移位的风险,协助正常腰骶角的恢复,并可能增加融合的成功率。另外,该融合器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腰椎间隙,协助腰椎退变性疾病和腰椎创伤的矢状面矫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腰骶角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腰椎间融合器应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腰椎间融合器应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腰椎间融合器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腰椎间融合器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腰椎间融合器的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腰椎间融合器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腰椎间融合器,呈楔形,楔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成所成的夹角为10°~20°,优选为15°。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尺寸相同的圆角矩形。在沿圆角矩形的两个长边处分别设有锯齿状凸起,优选地,每条长边处设有两排凸起,凸起的齿尖处优选为圆角,参见图5所示。该两个长边分别与人体矢状面平行。矢状面(sagittalplane)是按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所有断面,其中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等两半的断面被称作正中矢状面。上表面和下表面一侧短边之间的距离大于另一侧短边之间的距离。两侧短边之间分别由圆弧面连接。参见图6和图7所示。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部分内部镂空,从外部向内还设有若干平行于圆角矩形短边的通孔。该腰椎间融合器遍布微孔,具有三维立体微孔网状结构。材料优选为呈多孔状且孔径间贯通的纤维多孔钛微球与纳米锶磷灰石支架。纤维多孔钛金属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纳米锶磷灰石可增强其骨愈合的能力。具体而言,是利用纳米技术和三维造孔技术,将纤维多孔钛微球和纳米锶磷灰石支架制备成一种与天然松质骨类似的三维孔洞网状结构,并结合水热法表面处理,形成多孔状、孔隙率高、力学性能好、生物相容性高,并具备良好的抗菌效应的纳米基质材料,并以椎间融合器支架标准模具或设定的模具制备,构建组织工程骨复合体,最终目的是实现在所需的解剖部位骨性融合,并使新骨与周围健康在结构上整合在一起,同时可根据生理活动中所承受的负荷进行重塑,成为能终生发挥功能的自身椎间骨的一部分。纤维多孔钛(Titaniumfibermesh)是近来出现的一种孔隙率均匀的多孔金属支架材料,连通的三维多孔结构使其具有骨传导性,同时可以满足骨与关节复杂的生物力学要求,并可根据具体要求制备成不同形状。锶是一种亲骨性元素,为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内的代谢与钙极为相似。近年来,应用低剂量的锶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已在国外引起广泛的关注。体外研究表明,锶能在提高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促进骨形成的同时抑制骨吸收。应用纳米技术构建的纳米锶磷灰石[S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腰椎间融合器呈楔形,所述楔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10°~20°;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遍布微孔,具有三维立体微孔网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腰椎间融合器呈楔形,所述楔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10°~20°;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遍布微孔,具有三维立体微孔网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尺寸相同的圆角矩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角矩形,在沿两个长边处分别设有锯齿状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腰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边与人体矢状面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华张永兴邓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