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的不断发展,使得用户对面板的显示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目前常见的白色背光中,其发光原理为蓝色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激发黄色荧光粉,其色域饱和值NTSC约在60%~80%之间,为了提升NTSC值,目前采用蓝光LED激发纳米级的量子点,利用量子效应,可使NTSC达到100%以上,提升面板的显示品质。目前通常将量子点分装在量子条内,以对量子点进行保护。然而现有的量子条(QD)固定的比较牢固,由于其安装位置的空间比较狭窄,不方便更换,导致容易损坏量子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不方便更换,且容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板,设置有凹槽,其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块;导光板,位于所述散热板和中框之间,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侧;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所述中框,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上;量子条,插入所述凹槽内,且所述量子条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缓冲块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板,设置有凹槽,其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缓冲块;
导光板,位于所述散热板和中框之间,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
侧;
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
所述中框,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光源上;
量子条,插入所述凹槽内,且所述量子条的一端部与所述第
一缓冲块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框,所述背框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
有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与所述量子条之间的间距小于所
述光源与所述量子条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缓冲块与所述中框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光源与所
述中框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缓冲块朝向所述中框的端部粘结在所述中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以及所述中框的第二侧之间设置有
第三缓冲块,所述第三缓冲块与所述量子条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
导光板与所述量子条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侧为朝向所述中框的
一侧,所述第二侧为朝向所述散热板的一侧。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