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专门用于棉花植株的叶面肥。本叶面肥含有适当比例的棉花发育所需的N、K、Zn、Cu、Mn、Fe的无机盐,在其中再加入黄腐酸盐和乙酰水杨酸,以便提高棉花植株对各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和抗病能力,加入硼酸用以调整水溶液的pH值,加入缩节安控制棉株所需的塑型,用硼砂作为缩节安的载体,用水稀释后喷洒于棉植株上。施用本叶面肥可使棉花高产、稳产,改进棉质,提高棉花抗病能力和抗旱能力。(*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或多种肥料与无特殊肥效组分的混合物领域。现有技术的叶面肥一般都是广谱型的,对于各种需要不同微肥的作物并不一定达到最佳效果。棉花是一种多花型且与花蕾铃并存、生长期又长的作物,种棉花的目的是为了长出又多又好的纤维,而种玉米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淀粉,因此,棉花需要自己独特的微肥。现有技术的叶面肥一般只起肥料作用,不具有防治病的作用,更不能增强其抗旱能力、抗逆能力。棉花从播种到收获经历春、夏、秋三个季节,生长期长,容易患这样或那样的病。棉农在棉花管理中,要分别喷洒肥料、杀虫剂、药物,其劳动强度很高。现有棉花的各种红叶茎枯病,早衰及黄枯萎病不同程度地遍及全国,目前尚未有有效防治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花专用的、能使棉花高产、稳产抗棉花红叶茎枯病及早衰、黄枯萎等病的复合多效水溶性叶面肥。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在具有适当比例的复合元素的无机化合物混合物之中加入黄腐酸盐,用来提高棉株对各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和抗棉花红叶茎枯病及黄枯萎病;加入乙酰水杨酸,用来增强棉株的抗黄枯萎病和抗旱能力,以适量硼酸调节水溶液的PH值,来防止乙酰水杨酸水解并增加棉花植株的塑型;此外,用硼砂作为缩节安的载体,配成水溶性叶面肥,用时加适量水稀释,从而本专利技术目的就完全达到了。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了解决目前单一性叶面肥对棉花肥效不足的问题,特研制本专利技术棉花专用兼作农药的叶面肥,不仅能够满足棉花对肥料的特定需求,而且还能防治病患和害虫。棉花叶面所需养分及微量元素有:P、K、Cu、Mg、B、Fe,其中磷以磷酸二氢钾加入,同时还可补充部分钾,用量为25~35(重量)%,铜、镁、锌、锰、铁都以硫酸盐的形式加入,其中,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锌18~25(重量)%,含5个结晶水的硫酸铜2~5(重量)%、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镁3~6(重量)%、含5个结晶水的硫酸锰1.5~4(重量)%、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工业级)3~7(重量)%,这些微量元素如用量少了,则增产效果不明显;反之,如多了,一是费用高;二是在田间使用时增加麻烦。为此,在本专利技术中适量加入黄腐酸盐,在用尽可能少的微量元素添加量下,提高棉株对各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和运转力,从而成倍地增长微量元素的效果,达到增产的目的。所用黄腐酸盐代号为HCH-2,它是黄腐酸推广协作网推广的黄腐酸系列产品之一、由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单位开发研究的一种具有显著抗病能力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该绿野牌黄腐酸盐由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沙门试验厂生产。黄腐酸盐对棉花枯、黄萎病有显著防效,它已成为一种国内首创的无公害防治药物而得到广泛应用,它是通过抑制病菌繁殖、提高植株体内氧化酶活性、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而达到防治病的目的的,同时,它通过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植株对养料和微量元素的吸收运转,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而达到增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在本专利技术叶面肥中加入1.5~2.5(重量)%的黄腐酸盐。少则效果不显,多则无用。专利技术人还发现乙酰水杨酸(阿司匹灵)能增强棉株的抗黄枯病能力和抗旱能力,因此,把乙酰水杨酸和黄腐酸盐二者搭配起来使用,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它们能有效地防治棉花红叶茎枯病和黄枯萎病,本专利技术叶面肥含有黄腐酸盐0.5~2.5(重量)%和乙酰水杨酸0.75~1.25(重量)%,在本叶面肥中以含黄腐酸盐2(重量)%和乙酰水杨酸1(重量)%最佳,二者的比例为2∶1。这些含微量元素和药剂的微量物质是水溶性的,在使用时要溶在水里稀释,但乙酰水杨酸要求水溶液有一定的PH值,从而保证乙酰水杨酸不致水解。在本专利技术叶面肥中用硼酸来调节溶液的PH值,加入量为1~4(重量)%。加入后可保持本叶面肥水溶液的PH值在6~6.5之间,从而保证乙酰水杨酸在防治棉花红叶枯茎病和黄枯萎病中发挥作用。为了使棉花植株具有良好的塑型,在本叶面肥中加入缩节安,加入量为每千克本叶面肥中2~4克,如少于2克则塑型效果不显著,如大于4克反而抑制棉花生长。最好为3克,这时棉花塑型最好,这样由于塑型好,可增加棉田-->透光通风性,而且使棉花所吸收的营养能集中有效地利用于长生纤维,达到增产的目的。缩节安(Chlormeguet通用mepiquat-chloride)是郑州市孝义制药厂附属工厂和湖北省农科院微生物试验工厂的产品,其有效成分N-N-二甲基哌啶鎓氯化物占97%以上,又名助壮素,棉壮素、增棉散或菜肚素,它是一种优良高效并具有内吸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北京农业大学研究成功的。缩节安可促进棉花地下部分的生长,使根系活力提高,也能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使果实增重,品质提高,并能提高氮磷肥的利用率,控制植株的塑型。在本叶面肥的各成分配比之中,各成分的含量都要适中,因为各成分之间有互相制药的一面,例如镁离子含量适中时对棉花有好处,如Mg含量多了则影响棉株对二价铁离子的吸收;反之Mg离子少了则达不到显著效果。例如在1989年时,在盆栽试验中,硫酸镁的含量超过6(重量)%,喷洒后,棉叶发黄,再喷以硫酸亚铁溶液,叶片又转黄为绿,再喷以硫酸镁溶液,棉叶再度变黄,因此硫酸镁的含量不能大于6(重量)%。此外,在本叶面肥中还加入硼砂(工业级)30~35(重量)%,作为缩节安的载体,缩节安先与一半硼砂混合,再与全部硼砂混合,由于硼砂是钠盐,它作为缩节安的载体能保证缩节安的稳定性,当然,硼砂中的硼也是棉花所需微量元素之一。综上所述,本叶面肥的成分及含量(重量)%如下:黄腐酸盐(农业用级) 1.5~2.5乙酰水杨酸(医用级) 0.75~1.25硼酸(工业级) 1~4硼砂(工业级) 30~35磷酸二氢钾(农用级) 30~35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锌(工业级) 18~25含5个结晶水的硫酸铜(工业级) 2~5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镁(工业级) 3~6含5个结晶水的硫酸锰(工业级) 1.5~4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工业级) 3~7-->此外在以上各成分总量中每千克加入2~4克缩节安。本专利技术液面肥的最佳配比(重量)%为:黄腐酸盐 2乙酰水杨酸(医用级) 1硼酸(工业级) 2硼砂(工业级) 30磷酸二氢钾(农用级) 35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锌(工业级) 18含5个结晶水的硫酸铜(工业级) 2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镁(工业级) 5含5个结晶水的硫酸锰(工业级) 2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工业级) 3此外在以上各成分总量中每个克加入3克缩节安。本专利技术叶面肥是粉状,其制法如下:a)先将硫酸锌加热烘至含六个结晶水至一个结晶水之间的硫酸锌;烘去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镁的表面水分。将以上烘过的各硫酸盐粉碎后混合;b)其次,先将缩节安与一半硼砂混合,然后再将全部硼砂混入,由于硼砂是钠盐,能保证缩节安的稳定性;c)硼酸与乙酰水杨酸混合;d)将以上各混合物和黄腐酸盐一起全部混合;e)检验、分装、装箱。使用方法如下:每亩棉田用500克,分4次使用,每次取125克加水40~50公斤,对棉花叶面进行喷洒,从盛花期开始,每隔10~15天复喷一次,共喷四次。如棉花发生病害,可适当加次加量。本专利技术叶面肥从1984年开始,共经历了八年试验期间,从盆栽到大田进行了多次试验。其中,对82万亩棉田进行过反复试验,取得了良好增产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状叶面肥,含有磷酸二氢钾;锌、铜、镁、锰、亚铁的硫酸盐,其特征在于成分和含量(重量)%如下:黄腐酸盐(农业用级),1.5~2.5;乙酰水杨酸(医用级),0.75~1.25;硼酸(工业级),1~4;硼砂(工业级),30~ 35;磷酸二氢钾(农用级),30~35;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锌(工业级),18~25;含5个结晶水的硫酸铜(工业级),2~5;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镁(工业级),3~6;含5个结晶水的硫酸锰(工业级),1.5~4含7个结晶 水的硫酸亚铁(工业级),3~7;此外在以上各成分总量中每千克加入2~4克缩节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状叶面肥,含有磷酸二氢钾;锌、铜、镁、锰、亚铁的硫酸盐,其特征在于成分和含量(重量)%如下:黄腐酸盐(农业用级) 1.5~2.5乙酰水杨酸(医用级) 0.75~1.25硼酸(工业级) 1~4硼砂(工业级) 30~35磷酸二氢钾(农用级) 30~35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锌(工业级) 18~25含5个结晶水的硫酸铜(工业级) 2~5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镁(工业级) 3~6含5个结晶水的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礼,杨国保,
申请(专利权)人:李树礼,杨国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