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培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697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藻培养器,包括培养箱体,培养箱体的顶端安装有顶盖,顶盖的一端与培养箱体铰接,顶盖内部安装有光源,培养箱体与顶盖均由透明的玻璃材料制成;培养箱体的内壁设有一圈水平凸台,安装板设置在培养箱体内且有水平凸台进行支撑,安装板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安装板通过通孔衔接培养管,培养管由玻璃管单元组成,玻璃管上端设有凸起部;每个培养管的上方均设有管塞,管塞上设有输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能将螺旋藻放在室内进行控制,满足螺旋藻生长时所需要的光照、营养和水源,有利于螺旋藻产量的提高,同时方便螺旋藻的收集,有着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藻类培养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藻培养器
技术介绍
螺旋藻是一类低等生物,是一种原核生物,螺旋藻多为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如钟表发条,故而得名。螺旋藻胞内无色素体,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生物,其色素分布在原生质体外部的色素区。螺旋藻内部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等组成。此外,还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青素,维生素A、B1、B2、B6、B12、E,烟酸,肌酸,γ-亚麻酸,泛酸钙,叶酸及钙,铁,锌,镁等。螺旋藻因为含有丰富的各类营养因素,并且可以直接实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并抑制一些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同时对生殖、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深受人们的青睐。现有的用于培育螺旋藻的装置主要以自然光为主体,人工光源为辅,螺旋藻的培养收到天气的影响较大,每天的产量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螺旋藻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体(1),所述培养箱体(1)的顶端安装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一端与所述培养箱体(1)铰接,顶盖(2)内部安装有光源(3),所述培养箱体(1)与所述顶盖(2)均由透明的玻璃材料制成;所述培养箱体(1)的内壁设有一圈水平凸台,安装板(4)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体(1)内且有所述水平凸台进行支撑,安装板(4)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安装板(4)通过通孔衔接培养管(5),所述培养管(5)由玻璃管单元组成,玻璃管上端设有凸起部,培养管(5)的外径略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培养管(5)通过凸起部支撑在所述安装板(4)上;每个培养管(5)的上方均设有管塞(6),管...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旋藻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体(1),所述培养箱体(1)的顶端安装有顶
盖(2),所述顶盖(2)的一端与所述培养箱体(1)铰接,顶盖(2)内部安装有光源(3),
所述培养箱体(1)与所述顶盖(2)均由透明的玻璃材料制成;所述培养箱体(1)的内壁设
有一圈水平凸台,安装板(4)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体(1)内且有所述水平凸台进行支撑,安
装板(4)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安装板(4)通过通孔衔接培养管(5),所述培
养管(5)由玻璃管单元组成,玻璃管上端设有凸起部,培养管(5)的外径略小于所述通孔
的直径,所述培养管(5)通过凸起部支撑在所述安装板(4)上;每个培养管(5)的上方均
设有管塞(6),管塞(6)上设有输液管(7),每个培养管(5)的输液管(7)连接同一根输
液总管(8),并通过输液总管(8)连接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旺藻螺旋藻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