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藻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798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藻干燥装置,包括底座、传送装置和干燥室,干燥室固定于底座上方,传送装置固定在底座上且传送装置从干燥室内部穿过,干燥室内部由多块竖直设置的隔板分割成多个干燥腔,每个干燥腔的顶部均设有加热灯管,首端的干燥腔上还设有进气口,尾端的干燥腔上设有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通过循环管道连接,循环管道上设有鼓风机和干燥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带式传输方式和空气循环以及灯光加热的方式实现短时间内迅速将螺旋藻干燥处理,能够实现螺旋藻的连续自动干燥;湿度传感器随时检测尾端的干燥室内螺旋藻的干燥情况,并根据干燥情况控制传送带继续前进或保持停留,提高了干燥速度和干燥效果,并减少了人力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_种螺旋藻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藻类生产加工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藻干燥 目.0
技术介绍
藻类含有丰富的营养,属于碱性食品,既能给人体补充营养又可以改变酸性体质,调整新陈代谢活动。藻类内所含有的天然藻蓝蛋白可以增强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由于藻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收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螺旋藻,又称节旋藻,属于蓝藻纲,颤藻科,是富含丰富营养的藻类的一种,螺旋藻是一类低等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体长200-500μπι,宽5-10μπι,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旋形弯曲,形状像钟表发条,故而得名。螺旋藻的营养成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脂肪和纤维素含量低,并且还含有种类繁多的维生素,此外在所有食物中可吸收性铁的含量最高,同时含有防癌治癌作用的藻类蛋白以及大量矿物元素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引起其价值非常高,可以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增强免疫系统、保护肠胃、抗肿瘤、防癌抑癌、防治高脂血症、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治疗贫血症等等,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螺旋藻的干燥方法有很多,如常规的晒干、烤干、辐射、微波、喷雾、冷冻机真空干燥等,但是干燥过程必须人工操作,需要多次将螺旋藻从一个装置送入另一个装置,该过程对螺旋藻的表面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不利于干燥的进行。同时现有螺旋藻的干燥方法干燥程度往往凭借经验来判断是否完全干燥完毕,干燥程度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迅速连续进行螺旋藻批量干燥处理、且干燥结果稳定、干燥速度快、干燥效率高的螺旋藻干燥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螺旋藻干燥装置,包括底座、传送装置和干燥室,所述干燥室固定于底座上方,传送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传送装置从干燥室内部穿过,所述干燥室内部由多块竖直设置的隔板分割成多个干燥腔,每个干燥腔的顶部均设有加热灯管,首端的干燥腔上还设有进气口,尾端的干燥腔上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鼓风机和干燥器。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装置上方固定有用于盛装螺旋藻的盒体,所述盒体设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所述传送装置上。进一步的,所述干燥腔设有至少四个。进一步的,每个干燥室内的加热灯管设有至少两个。进一步的,尾端的干燥腔内还设有湿度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湿度传感器固定在支杆的底部,支杆干燥室顶部并与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驱动所述支杆上下运动。进一步的,每个干燥腔的侧壁均设有观察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成本低,采用带式传输方式和空气循环以及灯光加热的方式实现短时间内迅速将螺旋藻干燥处理,能够实现螺旋藻的连续自动干燥;湿度传感器随时检测尾端的干燥室内螺旋藻的干燥情况,并根据干燥情况控制传送带继续前进或保持停留,提高了干燥速度和干燥效果,并减少了人力劳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螺旋藻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传送装置、3-干燥室、4-加热灯管、5-循环管道、6_鼓风机、7_干燥器、8-盒体、9-湿度传感器、I O-支杆、11 -升降装置、12-观察玻璃。【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螺旋藻干燥装置,包括底座1、传送装置2和干燥室3,所述干燥室3固定于底座I上方,传送装置2固定在所述底座I上且传送装置2从干燥室3内部穿过,所述干燥室3内部由多块竖直设置的隔板分割成多个干燥腔,每个干燥腔的顶部均设有加热灯管4,首端的干燥腔上还设有进气口,尾端的干燥腔上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通过循环管道5连接,所述循环管道5上设有鼓风机6和干燥器7。所述传送装置2上方固定有用于盛装螺旋藻的盒体8,所述盒体8设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所述传送装置2上。所述干燥腔设有至少四个,每个干燥室3内的加热灯管4设有至少两个,每个干燥腔的侧壁均设有观察玻璃12。尾端的干燥腔内还设有湿度传感器9,所述湿度传感器9固定在支杆10的底部,支杆10干燥室3顶部并与升降装置11连接,升降装置11驱动所述支杆10上下运动。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将螺旋藻装在依次设置的多个盒体8内,由传送装置2带动盒体8移动,当首个带有螺旋藻的盒体8移动到干燥室3内时关闭干燥室3的入口并开启加热灯管4和鼓风机6进行灯光加热和空气循环,一段时间后开启干燥室3的入口,通过传送装置2送入下一个盒体8,重复上述步骤,直到首个带有螺旋藻的盒体8移动到干燥室3最末端的干燥腔内,通过升降装置11驱动支杆10下降,利用支杆10底部的湿度传感器9对盒体8内的螺旋藻进行湿度检测,若湿度合格则直接利用传送装置2将首个盒体8传送出去,若不合格则继续干燥直到合格为止。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传送装置(2)和干燥室(3),所述干燥室(3)固定于底座(I)上方,传送装置(2)固定在所述底座(I)上且传送装置(2)从干燥室(3)内部穿过,所述干燥室(3)内部由多块竖直设置的隔板分割成多个干燥腔,每个干燥腔的顶部均设有加热灯管(4),首端的干燥腔上还设有进气口,尾端的干燥腔上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通过循环管道(5)连接,所述循环管道(5)上设有鼓风机(6)和干燥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2)上方固定有用于盛装螺旋藻的盒体(8),所述盒体(8)设有多个且等距分布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旺藻螺旋藻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