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矿石熔融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6618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硅矿石熔融发电系统,包括炉体、烟气管道、高温佘热利用子系统、佘热发电子系统、低温佘热利用子系统、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和粉料输送子系统;所述烟气管道的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高温佘热利用子系统、佘热发电子系统、低温佘热利用子系统。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布置在所述炉体一侧;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下端与所述粉料输送子系统上端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技术效果如下:将硅矿石与煤炭按比例进行混合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硅矿石熔融,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佘热回收后用来助燃发电和进行物料干燥,可以回收80%以上排放佘热,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节约能耗;采用高温烟气和冷空气混合气使来输送物料并燃烧,氧气含量低,氮氧化物污染排放总量大为降低:由于利用烟气佘热从而节约了大量的燃料,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大为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特别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硅矿石熔融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熔融石英是氧化硅(石英,硅石)的非晶态(玻璃态)。它是典型的玻璃,其原子结构长程无序。它通过三维结构交叉链接提供其高使用温度和低热膨胀系数。主要用于精密铸造、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及电子电器等行业。现有熔融石英是将精选的硅石原料在电弧炉或电阻炉内熔融,熔融温度为1695-1720℃。在冶炼中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导致生产成本高,且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环保,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的硅矿石熔融发电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硅矿石熔融发电系统,包括炉体、烟气管道、高温余热利用子系统、余热发电子系统、低温余热利用子系统、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和粉料输送子系统,所述烟气管道连接于所述炉体的底部侧壁上以将炉膛内产生的烟气排出至烟囱;所述烟气管道的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高温余热利用子系统、余热发电子系统、低温余热利用子系统;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布置在所述炉体一侧,将硅矿石和煤炭按比例磨制成混合粉料;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下端与所述粉料输送子系统上端相连接;所述粉料输送子系统布置在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下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炉体的底部侧壁上,粉料输送子系统的另一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炉体上端相连接。所述炉体包括圆柱形炉膛;所述炉体的顶端壁上布置有喷嘴;所述炉体的右侧上壁间隔布置有切向风口;所述炉体的底部左侧端壁上布置有烟气吸口,并通过连接管道与粉料输送子系统连接相通;所述烟气管道连接于炉体的底部右侧端壁上以将所述炉膛内产生的烟气排出至烟囱。所述高温余热利用子系统设置于所述烟气管道的上游位置处的高温换热器并且还包括所述助燃风机,所述高温换热器具有烟气流路和流体流路,所述高温换热器由陶瓷换热管构成,来自于所述助燃风机的环境空气通过管线进入所述高温换热器的流体流路并在所述高温换热器中由20摄氏度预热到1200摄氏度后,通过管线输送至所述炉体右侧上壁的切向风口,再进入所述圆柱形炉膛助燃;烟气温度由1850摄氏度下降到950摄氏度后进入中温换热器。所述余热发电子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烟气管道的中游位置处的中温换热器,所述中温换热器位于烟气管道内并具有烟气流路和水流路,并且所述余热发电子系统还包括涡轮发电装置、螺杆发电装置和水泵,其中,所述中温换热器的流体流路的出口、所述涡轮发电装置、所述螺杆发电装置、所述水泵、所述中温换热器的流体流路的入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形成水循环回路。所述低温余热利用子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烟气管道的下游位置处的低温换热器,所述干燥风机、所述电气除尘器和所述第一引风机,然后在所述第一引风机抽吸作用下进入所述电气除尘器;所述电气除尘器通过第一引风机及管道与第一烟囱相连接。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输送系统包括硅矿石螺杆送料机、煤炭螺杆送料机、破碎机、粉碎机、粉料仓、下粉机、布袋除尘器、第二引风机和第二烟囱;硅矿石和煤炭由所述硅矿石螺杆送料机、所述煤炭螺杆送料机通过管道送入所述破碎机入口;硅矿石和煤炭在所述破碎机中被破碎成颗粒后由所述破碎机出口通过管道送入所述磨机入料口;所述磨机的入风口与干燥风机连接,入料口与所述破碎机相连接,出料口与所述粉料仓相连接,出风口与所述布袋除尘器相连接;硅矿石和煤炭的混合物在所述磨机中被磨制成粉料后经过所述磨机出料口进入所述粉料仓;所述粉料仓上部与粉碎机出料口连接,下部与所述下粉机入料口连接;所述布袋除尘器通过第二引风机及管道与第二烟囱相连接。所述粉料输送子系统还包括空气混合器、抽热风机、风粉混合器;所述空气混合器右侧入风口与炉膛烟气抽吸口连接相通,下侧入风口与大气连接相通,左侧出口与所述抽热风机入口连接相通;所述抽热风机出口与所述风粉混合器进风口连接相通;所述风粉混合器的进料口与所述下粉机出料口连接;所述风粉混合器的出口经管道与所述喷嘴连接相通;冷空气和来自炉膛的高温烟气在所述抽热风机中混合形成热流体后进入所述混合器;热流体和粉料在所述混合器中均匀混合后再经管道进入所述喷嘴。所述喷嘴出口处设置有用于分散粉料的锥体,所述喷嘴喷出的粉料颗粒度分布为:0.1mm粉料颗粒占80%,0.2mm粉料颗粒占20%。其中,硅矿石和煤炭比例为1:2~3;硅矿石和煤炭在所述破碎机中被破碎成5~6mm的颗粒;硅矿石和煤炭在所述磨机中被磨制成0.1mm~0.2mm的粉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技术效果如下:将硅矿石与煤炭按比例进行混合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硅矿石熔融,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余热回收后用来助燃发电和进行物料干燥,可以回收80%以上排放余热,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节约能耗;采用高温烟气和冷空气混合气使来输送物料并燃烧,氧气含量低,氮氧化物污染排放总量大为降低:由于利用烟气余热从而节约了大量的燃料,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大为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硅矿石熔融发电系统的系统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一种硅矿石熔融发电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炉体、烟气管道(烟道)、高温余热利用子系统、余热发电子系统、低温余热利用子系统、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和粉料输送子系统等。所述烟气管道连接于所述炉体的底部右边侧壁上以将所述炉体的炉膛内产生的烟气排出至烟囱;所述烟气管道的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高温余热利用子系统、余热发电子系统、低温余热利用子系统。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布置在所述炉体左边一侧,将硅矿石和煤炭按比例磨制成混合粉料;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下端与所述粉料输送子系统上端相连接。所述粉料输送子系统布置在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下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炉体的底部左边侧壁上,粉料输送子系统的另一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炉体上端的喷嘴相连接。其中,所述炉体包括圆柱形炉膛;所述炉体的顶端壁上布置有喷嘴;所述炉体的右侧上壁间隔布置有切向风口;在所述炉体的底部左侧端壁上布置有烟气吸口,并通过连接管道与粉料输送子系统连接相通;所述烟气管道连接于炉体的底部右侧端壁上以将所述炉膛内产生的烟气排出至烟囱。硅矿石与煤混合物在炉体的炉膛内燃烧,将硅矿石熔融后流入熔池中备用。所述高温余热利用子系统由设置于所述烟气管道的上游位置处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矿石熔融发电系统,包括:炉体、烟气管道、高温余热利用子系统、余热发电子系统、低温余热利用子系统、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粉料输送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道连接于所述炉体的底部右侧端壁上以将炉膛内产生的烟气排出至烟囱;所述烟气管道的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有高温余热利用子系统、余热发电子系统、低温余热利用子系统;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布置在所述炉体左侧,将硅矿石和煤炭按比例磨制成混合粉料;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下端与所述粉料输送子系统上端相连接;所述粉料输送子系统布置在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下端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炉体的底部左侧端壁上,其另一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炉体上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矿石熔融发电系统,包括:炉体、烟气管道、高温余热利用子
系统、余热发电子系统、低温余热利用子系统、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
粉料输送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道连接于所述炉体的底部右侧端
壁上以将炉膛内产生的烟气排出至烟囱;所述烟气管道的烟气流动方向依次
布置有高温余热利用子系统、余热发电子系统、低温余热利用子系统;
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布置在所述炉体左侧,将硅矿石和煤炭
按比例磨制成混合粉料;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下端与所述粉料输
送子系统上端相连接;
所述粉料输送子系统布置在所述硅矿石煤炭混合破碎子系统下端通过管
道连接于所述炉体的底部左侧端壁上,其另一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炉体上
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矿石熔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
括圆柱形炉膛;所述炉体的顶端壁上布置有喷嘴;所述炉体的右侧上壁间隔
布置有切向风口;所述炉体的底部左侧端壁上布置有烟气吸口,并通过连接
管道与粉料输送子系统连接相通;所述烟气管道连接于炉体的底部右侧端壁
上以将所述炉膛内产生的烟气排出至烟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矿石熔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余
热利用子系统设置于所述烟气管道的上游位置处的高温换热器并且还包括助
燃风机,所述高温换热器具有烟气流路和流体流路,所述高温换热器由陶瓷
换热管构成,来自于所述助燃风机的环境空气通过管线进入所述高温换热器
的流体流路并在所述高温换热器中由20摄氏度预热到1200摄氏度后,通过
管线输送至所述炉体右侧上壁的切向风口,再进入所述圆柱形炉膛助燃;烟
气温度由1850摄氏度下降到950摄氏度后进入中温换热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矿石熔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发
电子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烟气管道的中游位置处的中温换热器,所述中温换
热器位于烟气管道内并具有烟气流路和水流路,并且所述余热发电子系统还

\t包括涡轮发电装置、螺杆发电装置和水泵,其中,所述中温换热器的流体流
路的出口、所述涡轮发电装置、所述螺杆发电装置、所述水泵、所述中温换
热器的流体流路的入口通过管线依次连接形成水循环回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矿石熔融发电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效洲裴虎张孝春高富强刘文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