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负载支撑架、例如千斤顶支架。特别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可调整的千斤顶支架,其可被操作者升高或降低以支撑负载、例如车辆或类似物。
技术介绍
升高车辆的一部分通常涉及到使用某种千斤顶。例如,很多车辆携带或采用剪刀式千斤顶以升高车辆的一部分,以便更换轮胎或查看车辆底部。典型地,在工作期间,千斤顶布置在车辆框架的一部分之下,千斤顶被缓慢地升高直到千斤顶上的平台接合车辆框架。然后,使用者利用杠杆原理将框架的一部分升高。使用者可将千斤顶支架或负载支承架布置在框架之下并降低千斤顶,从而车辆被支撑在千斤顶支架上,而不是由千斤顶本身支撑。替代地,在不需要采用千斤顶或升高车辆的情况下,可单独使用千斤顶支架来支撑车辆。千斤顶支架通常是用于支撑车辆的稳定的平台。由于千斤顶和千斤顶支架具有独立且分开的支撑结构,因此,千斤顶支架和千斤顶通常不能在框架上的同一位置处支撑车辆。或者,千斤顶支架或千斤顶必须仅在指定位置或区域处接合车辆框架,尽管这种位置可能难以确定。当汽车制造商仅在待使用的车辆上指定某些位置作为顶托位置时,可出现附加的复杂性。通常,车辆制造商加强车辆框架上的特定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支撑架,其包括:柱,其具有外直径和与第二端部相反的第一端部;鞍座,其附接至柱的第一端部;负载支承栓,其横向地延伸穿过柱,并被固定地附接至柱,其中,栓的长度比柱的外直径长;以及导管,其能够接收柱,所述导管的内直径大于柱的外直径,多个栓接收槽布置在导管中并且能够接收栓;其中,导管能够通过导管的第一端部接收柱和栓。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10 US 14/850,4581.一种负载支撑架,其包括:柱,其具有外直径和与第二端部相反的第一端部;鞍座,其附接至柱的第一端部;负载支承栓,其横向地延伸穿过柱,并被固定地附接至柱,其中,栓的长度比柱的外直径长;以及导管,其能够接收柱,所述导管的内直径大于柱的外直径,多个栓接收槽布置在导管中并且能够接收栓;其中,导管能够通过导管的第一端部接收柱和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导管包括拐角,所述拐角包括开放区域,柱构造成能够在导管内转动至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负载支承栓的端部位于开放区域中以使得柱能够在导管中向上或向下平移,柱构造成能够在导管内转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负载支承栓的端部接合所述多个栓接收槽中的至少一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支撑架还包括:耦接至导管的基板,所述基板大致垂直于导管的纵向轴线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多个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板包括四个板。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板中的每个板都包括至少一个突部和至少一个突部接收槽,其中,第一板的突部构造成能够嵌入第二板的突部接收槽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支撑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板的突部焊接至第二板的突部接收槽。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载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板中的每个板都包括基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柱为圆管。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导管的横截面为方形。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栓接收槽以大约45度角布置。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栓接收槽是水平的,所述多个栓接收槽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凹部。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拉格森,C·彼得森,J·T·梅,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汽车服务解决方案公司,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