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针测试机运动梁结构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6434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刷电路板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针测试机运动梁结构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先确定运动梁底板的长度,由此确定底板两端滑块的跨度,并设计出不同滑块的组合形式,采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对每种滑块的组合形式进行分析,得到每种滑块组合形式下运动梁结构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滑块组合形式,并确定合适的底板结构,对运动梁结构的底板进行修改,使之符合性能及加工要求,并对运动梁结构进行试验,从而得到符合性能要求的运动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刚体运动力及柔性运动力学分析方法,分别对运动梁结构的结合部及运动梁底板进行分析及优化,可以快速有效的设计出高性能的运动梁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电路板测试
,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飞针测试机运动梁结构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飞针测试机是进行PCB电气测量的重要设备,通过与多台电机和丝杆或其它传动构件的技术耦合,带动测试头的快速移动,实现探针同焊盘或器件引脚接触并进行电气测量。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尺寸不断减小,这使得PCB板的线路尺寸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高,这对测试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更快的定位速度和更高的定位精度。目前,飞针测试机的高速化、高精化是由CNC控制、机械系统、电测系统及其它功能模块如视觉系统来实现的。其中关键结构的参数如结合部的刚度及阻尼、机构本身的动态特性等对系统的精度及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运动结构的优化,往往涉及较多的参数,同时还涉及结合部与相应结构的匹配问题,整个优化过程较为繁琐。因此需要一种快速有效的设计优化方法,以快速设计出高性能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飞针测试机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针测试机运动梁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运动梁的底板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块,运动梁通过滑块与飞针测试机上的X轴导轨配合;该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S1:根据运动梁在飞针测试机上的行程要求,确定运动梁底板的长度,由此确定底板两端滑块的跨度;步骤S2:根据确定的底板两端滑块跨度、预先选择的滑块种类以及设定的运动梁结构总重量,罗列出不同滑块的组合形式,采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每种滑块组合形式的分析模型,得到每种滑块组合形式下运动梁结构的特性;步骤S3:根据得到的每种滑块组合形式下运动梁结构的特性,依据运动梁结构的性能及经济指标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滑块组合形式;步骤S4:依据确定的滑块组合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针测试机运动梁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运动梁的
底板两端分别设置有滑块,运动梁通过滑块与飞针测试机上的X轴导轨配合;
该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根据运动梁在飞针测试机上的行程要求,确定运动梁底板的长
度,由此确定底板两端滑块的跨度;
步骤S2:根据确定的底板两端滑块跨度、预先选择的滑块种类以及设定
的运动梁结构总重量,罗列出不同滑块的组合形式,采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
方法建立每种滑块组合形式的分析模型,得到每种滑块组合形式下运动梁结
构的特性;
步骤S3:根据得到的每种滑块组合形式下运动梁结构的特性,依据运动
梁结构的性能及经济指标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滑块组合形式;
步骤S4:依据确定的滑块组合形式、运动梁结构总重量及在飞针测试机
上的安装约束,预估运动梁底板的宽度和厚度,并结合步骤S1确定运动梁
底板的长度,采用柔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运动梁底板的分析模型,得到运
动梁底板的特性;
步骤S5:根据实际加工工艺的要求,对运动梁底板进行优化,使之符合
性能及加工要求,确定合适的运动梁底板;
步骤S6:将选择的滑块组合形式分别安装在确定的运动梁底板上得到不
同的运动梁结构,对每种运动梁结构进行试验,即将其在加速度驱动下,比
较运动梁结构从动端相对主动端的偏摆值,从而得到符合性能要求的运动梁
结构;若无法得到符合性能要求的运动梁结构,则返回步骤S3,重新选择滑
块组合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楚技王星李宁廉成翟学涛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