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颗粒状高浓度氮钾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状高浓度氮钾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熔体物料塔式造粒的颗粒状高浓度氮钾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复混肥料是近代化肥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化肥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已占总用肥量的70%~80%。掺合肥料是复混肥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操作灵活、生产成本低和普及推广容易等特点。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有效地防止肥料的物理损失,节省在肥料准备、运输、施用方面的劳动力,因此,国外发达国家使用掺合肥料已相当普遍。例如,美国90年代已建有掺合肥料装置8000余套,产量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40%,占美国复合肥料的70%;日本1983年的掺合肥料产量已达51万吨。我国掺合肥料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大颗粒尿素和颗粒状氯化钾生产技术的落后,产量偏小,质量较差,无法满足掺合肥料“原料肥”的基本要求。掺合肥料对其“原料肥”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需要掺混的基础肥料全部都是颗粒状,并且颗粒大小、物性形态和物料比重大致上要求一致。需要掺混的肥料可以是单一肥料或者复合肥料,也可以是两种肥料的某种结合。最常用的掺合肥料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状高浓度氮钾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肥料制造方法的步骤包括: (1)尿素合成中的半成品浓度大于98%、温度为135~145℃的尿素浓溶液或熔体,或者固体尿素加热至135~145℃的尿素熔体,与粒度小于0.5毫米、预先加热到100~125℃的氯化钾或硫酸钾一起混合1~3分钟,生成含有氯化钾或硫酸钾悬浮物的熔体料浆,料浆温度为115~135℃,尿素与氯化钾或硫酸钾的加入比例是尿素∶氯化钾或硫酸钾=0.5~10∶1(重量比);或者固体尿素和氯化钾或硫酸钾一起加热生成熔体,温度为115~135℃,尿素与氯化钾或硫酸钾的比例是尿素∶氯化钾或硫酸钾=0.5~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颗粒状高浓度氮钾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肥料制造方法的步骤包括:(1)尿素合成中的半成品浓度大于98%、温度为135~145℃的尿素浓溶液或熔体,或者固体尿素加热至135~145℃的尿素熔体,与粒度小于0.5毫米、预先加热到100~125℃的氯化钾或硫酸钾一起混合1~3分钟,生成含有氯化钾或硫酸钾悬浮物的熔体料浆,料浆温度为115~135℃,尿素与氯化钾或硫酸钾的加入比例是尿素∶氯化钾或硫酸钾=0.5~10∶1(重量比);或者固体尿素和氯化钾或硫酸钾一起加热生成熔体,温度为115~135℃,尿素与氯化钾或硫酸钾的比例是尿素∶氯化钾或硫酸钾=0.5~10∶1(重量比),(2)将熔体料浆通过造粒装置分散为小液滴,小液滴藉重力落入空气冷却塔中,冷却并固化为1~4.75毫米的颗粒,即得到颗粒状高浓度氮钾复合肥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状高浓度氮钾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尿素与氯化钾或硫酸钾混合的同时,还可视需要加入一定量的中量元素化合物或者微量元素化合物,得到含有中、微量元素的颗粒状高浓度氮钾复合肥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颗粒状高浓度氮钾复合肥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量元素化合物是钙化合物、镁化合物、硫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跃,葛建国,潘振玉,郑起,
申请(专利权)人: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