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5553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1: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包括:交流供电单元、直流供电单元、双相逆变器,交流供电单元,包括:交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燃气发电模块、能量管理模块;燃气发电模块并接于双向逆变器交流输出侧,交流并接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并网逆变器与双向逆变器的交流输入侧相连,能量管理系统与双向逆变器、燃气发电系统连接;直流供电单元包括:直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风力发电模块、储能模块,所述直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连接到双向逆变器与储能模块间的直流侧,所述风力发电模块通过风力发电控制器与双向逆变器和储能模块的直流侧连接;组成连接方式多样,电能转化效率高,供电稳定可持续,资源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电网供电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电气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楼宇电力负荷日益多样化,分布式发电方式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气发电逐渐广泛应用于建筑楼宇,而微电网供电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建筑供电的可靠性和能源的利用率,即微电网的这种特性保证了在大电网发生故障时,继续由微电网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另一方面在大电网不易到达的地区建立微电网供电系统不需要长距离输电线和架铁塔等大型设备,投资较小,解决了远距离运输大型设备的成本问题。并且微电网能够自我调衡,它能把可再生能源发电对大电网的扰动减少到最低程度,还能改善小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家庭光伏发电系统等)从发电、用电到蓄电的效率。但是现有技术微电网供电系统还存在组成连接方式较为单一,导致电能转化效率偏低,供电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以解决无法实现的微电网供电系统组成连接方式较为单一,导致电能转化效率偏低,供电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包括:交流供电单元、直流供电单元、双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供电单元,包括:交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燃气发电模块、能量管理模块;所述燃气发电模块并接于双向逆变器交流输出侧,所述交流并接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并网逆变器与双向逆变器的交流输入侧相连,所述能量管理系统与双向逆变器、燃气发电系统连接;所述直流供电单元,包括:直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风力发电模块、储能模块,所述直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连接到双向逆变器与储能模块间的直流侧,所述风力发电模块通过风力发电控制器与双向逆变器和储能模块的直流侧连接。优选的,还包括:并网快速开关、双向电表,所述双相逆变器经并网快速开关、双向电表与公共电网相连。优选的,还包括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并接于双向逆变器交流输出侧,并与所述能量管理系统相连。优选的,所述能量管理模块,包括:检测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器;所述检测器:连接于双相逆变器,检测微电网电量,并将所测电量信息发送给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检测器连接,接收检测器发送的电量信息,并将电量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于接收器并与燃气发电模块、电容器相连,接收检测模块发送的电量信息,控制燃气发电模块、电容器,调控微电网系统的供电。优选的,所述交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或直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包括:由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成的光伏方阵、汇流箱、光伏并网逆变器和连接用的交、直流导线,且其相互间以建筑一体化光伏技术形式应用于建筑楼宇中。优选的,所述光伏方阵由太阳能电池板组成,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或有机太阳能电池板。优选的,所述燃气发电模块为微型燃气轮机组热电联产系统,包括: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热水装置,所述微型燃气轮机连接建筑楼宇内天然气管道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所述热水装置连接微型燃气轮机,所述发电机并接于双向逆变器交流输出侧。优选的,所述燃气发电模块为燃料电池。优选的,所述储能系统为储能蓄电池组。优选的,所述风力发电模块,包括:微型风力发电机组,所述微型风力发电机组,包括:风轮、发电机,所述风轮带动发电机发电,所述发电机通过风力发电控制器与双向逆变器和储能模块的直流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达到了如下效果:(1)组成连接方式多样,电能转化效率高,供电稳定;(2)绿色环保,可持续,资源利用率高;(3)构成简单科学,建造方便;(4)建造成本低廉,结构合理,实用性高;(5)整个微电网系统供电形式多样,稳定性高,调控性强,方便做好应急措施;(6)实现了资源再利用,节省了资源。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包括:交流供电单元、直流供电单元、双相逆变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供电单元,包括:交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3、燃气发电模块13、能量管理模块11;所述燃气发电模块13并接于双向逆变器12交流输出侧,所述所述交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3通过并网逆变器4与双向逆变器12的交流输入侧相连,所述能量管理模块11与双向逆变器12、燃气发电模块13连接;所述直流供电单元,包括:直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6、风力发电模块8、储能模块10,所述直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6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7连接到双向逆变器12与储能模块10间的直流侧,所述风力发电模块8通过风力发电控制器9与双向逆变器12和储能模块10的直流侧连接。本实施例1提供的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组成连接方式多样,电能转化效率高,供电稳定,系统组成简单,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包括:交流供电单元、直流供电单元、双相逆变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供电单元,包括:交流并接光伏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包括:交流供电单元、直流供电单元、双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供电单元,包括:交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燃气发电模块、能量管理模块;所述燃气发电模块并接于双向逆变器交流输出侧,所述交流并接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并网逆变器与双向逆变器的交流输入侧相连,所述能量管理系统与双向逆变器、燃气发电系统连接;所述直流供电单元,包括:直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风力发电模块、储能模块,所述直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连接到双向逆变器与储能模块间的直流侧,所述风力发电模块通过风力发电控制器与双向逆变器和储能模块的直流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包括:交流供电单元、
直流供电单元、双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流供电单元,包括:交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燃气发电模块、能
量管理模块;所述燃气发电模块并接于双向逆变器交流输出侧,所述交流并
接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并网逆变器与双向逆变器的交流输入侧相连,所述能量
管理系统与双向逆变器、燃气发电系统连接;
所述直流供电单元,包括:直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风力发电模块、储
能模块,所述直流并接光伏发电模块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连接到双向逆变器
与储能模块间的直流侧,所述风力发电模块通过风力发电控制器与双向逆变
器和储能模块的直流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并网快速开关、双向电表,所述双相逆变器经并网快速开
关、双向电表与公共电网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并接于双向逆变器交流输出侧,并与所
述能量管理系统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电源交直流混合并接微电网供电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能量管理模块,包括:检测器、中央处理器、接收器;
所述检测器:连接于双相逆变器,检测微电网电量,并将所测电量信息
发送给接收器;
所述接收器:与检测器连接,接收检测器发送的电量信息,并将电量信
息发送给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于接收器并与燃气发电模块、电容器相连,接收
检测模块发送的电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送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