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竹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5122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雷竹肥料,它由各有效含量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氧化硅、硫、锌的原料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合理,成本低,操作方便,施用效果好,从而提高了雷竹的产量、品质和肥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更具体涉及一种雷竹肥料
技术介绍
雷竹是中国特有的、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优良笋用竹种,目前仅湖北省的雷竹面积就有5000余公顷。其笋粗壮洁白,甘甜鲜嫩,味美可口,备受消费者青睐。在雷竹林的栽培管理中,合理施肥是实现其高产、优质、高效的主要措施。然而,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营养配比合理的施肥配方,我国雷竹林施肥仍采用市场上可购买的NPK复合肥,该复合肥针对农作物研制而成,对雷竹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经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检索中心2003年10月联机检索,国内外尚未有雷竹施肥配方发表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竹肥料,配方合理,成本低,操作方便,施用效果好,从而提高了雷竹的产量、品质和肥料的利用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雷竹肥料,它由下述各组分有效含量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氮(N)25%-30%、五氧化二磷(P2O5)7%-10%、氧化钾(K2O)16%-20%、氧化镁(MgO)7%-10%、氧化钙(CaO)15%-18%、氧化硅(SiO2)23%-25%、硫(S)1%-1.4%、锌(Zn)1%-1.4%。混合后,即为一种雷竹肥料。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专利技术中不仅含有N、P、K等大量元素养分,还含有一定比例的中、微量元素,同时结合了雷竹需肥规律,雷竹出笋数可提高25%以上,笋重、新竹数及新竹胸径分别提高4%、5%及5%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湖北崇阳)一种雷竹肥料,它由下述各组分有效含量重量百比分的原料制成原料 %氮(N)26.8五氧化二磷(P2O5) 7.1氧化钾(K2O) 17.7氧化镁MgO) 7.7氧化钙(CaO) 15.0氧化硅(SiO2)23.6硫(S)1.0锌(Zn) 1.1混合后,即为一种雷竹肥料,与常规施肥相比,该配方施肥的雷竹出笋数增加25.8%,平均笋重增加4.5%,新竹数增加5.2%,新竹胸径增加5%。实施例2(湖北武汉) 原料%氮(N) 27.8五氧化二磷(P2O5) 7氧化钾(K2O)15氧化镁(MgO) 8氧化钙(CaO) 16.3氧化硅(SiO2) 23.8硫(S) 0.8锌(Zn) 1.3混合后,即为一种雷竹肥料,与常规施肥相比,该配方施肥的雷竹出笋数增加28.8%,平均笋重增加4.2%,新竹数增加6.2%,新竹胸径增加6%。实施例3(湖北蕲春)原料%氮(N) 27.0五氧化二磷(P2O5) 7氧化钾(K2O)16氧化镁MgO) 8氧化钙(CaO) 15.7氧化硅(SiO2) 23.8硫(S) 1.2锌(Zn) 1.3 混合后,即为一种雷竹肥料,与常规施肥相比,该配方施肥的雷竹出笋数增加26.8%,平均笋重增加4.2%,新竹数增加6.2%,新竹胸径增加6.7%。实施例4(湖北蕲春)原料 %氮(N) 28.0五氧化二磷(P2O5)7.3氧化钾(K2O) 15.5氧化镁MgO)7.3氧化钙(CaO) 15.6氧化硅(SiO2) 23.8硫(S) 1.2锌(Zn)1.3混合后,即为一种雷竹肥料,与常规施肥相比,该配方施肥的雷竹出笋数增加28.8%,平均笋重增加5.2%,新竹数增加7.2%,新竹胸径增加6.3%。实施例5(江西赣州)原料 %氮(N) 27.0五氧化二磷(P2O5)8.3氧化钾(K2O) 16.5氧化镁MgO)7.3 氧化钙(CaO) 15.1氧化硅(SiO2)23.3硫(S)1.2锌(Zn) 1.3混合后,即为一种雷竹肥料,与常规施肥相比,该配方施肥的雷竹出笋数增加29.8%,平均笋重增加5.4%,新竹数增加8.4%,新竹胸径增加7.3%。权利要求1.一种雷竹肥料,它由下述各组分有效含量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原料 %氮 25-30五氧化二磷 7-10氧化钾 16-20氧化镁 7-10氧化钙 15-18氧化硅 23-25硫 1-1.4锌 1-1.4混合后,为一种雷竹肥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竹肥料,其特征是它由下述各组分有效含量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原料 %氮 26.8五氧化二磷 7.1氧化钾 16.7氧化镁 7.7氧化钙 16.0氧化硅 23.6硫 1.0锌 1.1混合后,为一种雷竹肥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竹肥料,其特征是它由下述各组分有效含量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原料 %氮 27.5五氧化二磷 7氧化钾 16.2氧化镁 8氧化钙 15.1氧化硅 23.8硫 1.1锌 1.3混合后,为一种雷竹肥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竹肥料,其特征是它由下述各组分有效含量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原料 %氮 27.0五氧化二磷 7氧化钾 16氧化镁 8氧化钙 15.7氧化硅 23.8硫 1.2锌 1.3混合后,为一种雷竹肥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竹肥料,其特征是它由下述各组分有效含量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原料 %氮 26.8五氧化二磷 7.3氧化钾 17氧化镁 7.3氧化钙 15.6氧化硅 23.5硫 1.2锌 1.3混合后,为一种雷竹肥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竹肥料,其特征是它由下述各组分有效含量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原料 %氮 27.0五氧化二磷8.2氧化钾16.5氧化镁7.3氧化钙15.2氧化硅23.3硫1.2锌1.3混合后,为一种雷竹肥料。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雷竹肥料,它由各有效含量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氧化硅、硫、锌的原料制成。本专利技术配方合理,成本低,操作方便,施用效果好,从而提高了雷竹的产量、品质和肥料的利用率。文档编号C05G1/00GK1609070SQ20041006107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陈防, 罗治建, 鲁剑巍, 郭晓敏, 万开元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雷竹肥料,它由下述各组分有效含量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原料%氮25-30五氧化二磷7-10氧化钾16-20氧化镁7-10氧化钙15-18氧化硅23-25 硫1-1.4锌1-1.4混合后,为一种雷竹肥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防罗治建鲁剑巍郭晓敏万开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