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渗漏柱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4587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渗漏柱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一根底端为棱锥的长方体,在该长方体的颈部套有一个与其为一体的四棱柱;沿渗漏柱长方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贯穿长方体的渗水孔,在渗漏柱的四棱柱顶面上,与长方体最外侧相对应的水平位各设置多个与对应的渗水圆孔相连通的收集孔,在四棱柱以下的长方体部分沿长方体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渗水圆孔相连通的排水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快地面渗水的预制渗漏柱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筑群的迅速增加,位于建筑物周边的陆地地面由于建筑施工而掺杂了许多建筑杂物或者施工机械的走动使得地表土层僵硬,破坏了土层原有的性能,造成了多种环境问题,例如在雨季使得地表径流量增加,对建筑物及路面造成冲刷损害;地面积水不容易渗入地层,对人们的出行及交通带来不便;地层大气降水补给量减少,影响陆地植物的水分供养,并且同时使地下水位降低。因此,提出改善地面渗透性能的设施,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和节能减排,对于改善地面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专利通过改善透水层蓄水能力来减少地表径流以及积水容量,但是在地层渗透系数较低的土层中,这种方法的效果是不明显的;有的专利通过一整套的系统设备对渗入地层中的雨水进行收集,将雨水容纳到地下蓄水池中,然后通过抽水设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利用,不仅造价较高而且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应用效果较差;又如在居民区人行道上通过铺设植草砖来改善积水环境,但是植草砖不能提高地层的渗透性能,在遇到降水较大的天气,积水会溢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速陆地地面渗水的预制渗漏柱装置及施工方法,将积水快速渗入地层的同时还能提高道路的承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速陆地地面渗水的预制渗漏柱装置,包括一根底端为棱锥的长方体,在该长方体的颈部套有一个与其为一体的四棱柱;沿渗漏柱长方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贯穿长方体的渗水孔,在渗漏柱的四棱柱顶面上,与长方体最外侧相对应的水平位各设置多个与对应的渗水圆孔相连通的收集孔,在四棱柱以下的长方体部分沿长方体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渗水圆孔相连通的排水孔。进一步的,所述的收集孔从四棱柱顶面开始倾斜向下与渗水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孔的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并且与同一位置最外侧的渗水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孔在纵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利用上述预制渗漏柱装置施工的方法如下:步骤1:在工厂预制化生产渗漏柱;步骤2:在施工现场将道路顶层部分的地表土清除,并进行整平;步骤3:将预制渗漏柱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压入到地层中;步骤4:待渗漏柱顶端压入到地面设计高度后,对地面利用粉煤渣进行铺平;步骤5:完成施工。步骤1中,渗漏柱的结构包括一根底端为棱锥的长方体,渗漏柱的颈部套有一个四棱柱,四棱柱与长方体为一个整体。步骤1中,沿渗漏柱长方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9个贯穿长方体的渗水圆孔。步骤1中,在渗漏柱的四棱柱顶面上,与长方体最外侧相对应的水平位各设置3个收集圆孔,收集圆孔与对应的渗水圆孔相连通。步骤2中,地表去除路面土层的厚度与渗漏柱长方体顶端到四棱柱底面的距离相等。步骤3中,渗漏柱在压入土层时,只将四棱柱底面以下的长方体压入地层中即可。步骤4中,地面回填的粉煤渣也可以是渗水性能好的细砂、直径较小的卵石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渗漏柱为工厂预制化生产,生产速度快,耗能低,达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效果。2.渗漏柱通过将柱身深入到地面以下,越过了硬化的地表土,将雨水直接输送至渗透系数较高的土层中,加快了渗水速度。3.通过设置四棱柱及收集孔,增加了渗漏柱收集雨水的能力,提高了雨水耗散速度。4.通过在地表铺设一层渗透性能好的材料,可快速消除积水,并且为提高渗漏柱的集水能力提供了条件。5.通过在地面插入渗漏柱,改善了地面的承载力,减小了前期工程施工对地层承载了的破坏,使得地表因降水引起的地表凹陷情况减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渗漏柱的侧视图;图2为渗漏柱的俯视图;图3为A-A断面图;图4为渗漏柱工作原理图。图中,1是渗漏柱的长方体,2是渗漏柱颈部的四棱柱,3是渗水孔,4是四棱柱的集水孔,5是排水孔,6是锥体,7是粉煤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加速地面渗水的预制渗漏柱装置,包括渗漏柱长方体1、四棱柱2、渗水孔3、集水孔4、棱锥5、排水孔6,施工时,在要铺设渗漏柱的位置,将地表一定深度的土层去掉,去掉的厚度与渗漏柱长方体1的顶端到四棱柱2的底面距离相等,然后将渗漏柱按照1m×1m的间排距进行施工,施工时将渗漏柱压入地层中,将渗漏柱的四棱柱2的底面与清除地表土后的地面接触并挤紧,然后利用粉煤渣7回填,高度与渗漏柱的长方体1的顶端齐平,完成施工,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渗漏柱1包括三个部分:长方体1、四棱柱2、渗水孔3、集水孔4、排水孔5、锥体6,长方体的颈部设有四棱柱2,其底部为锥体6,渗水孔3在长方体上1的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布置九个;渗水孔3在底部的锥体6位置结束,不进入锥体。集水孔4在四棱柱的上顶面与渗水孔3的水平位置相对应,且与渗水孔3连通;所述的收集孔4是从四棱柱顶面开始倾斜向下与渗水孔相连通;通过设置四棱柱及收集孔,增加了渗漏柱收集雨水的能力,提高了雨水耗散速度。排水孔5在渗漏柱长方体1的下部,排水孔5的方向为水平方向,并且与同一位置最外侧的渗水孔3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渗漏柱为工厂预制化生产,生产速度快,耗能低,达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效果;通过在地面插入渗漏柱,改善了地面的承载力,减小了前期工程施工对地层承载了的破坏,使得地表因降水引起的地表凹陷情况减少。上述装置预制渗漏柱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具体施工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步骤1:在工厂预制化生产渗漏柱;步骤2:在施工现场将道路顶层部分的地表土清除,并进行整平;步骤3:将预制渗漏柱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压入到地层中;步骤4:待渗漏柱顶端压入到地面设计高度后,对地面利用粉煤渣进行铺平;通过在地表铺设一层渗透性能好的粉煤渣,可快速消除积水,并且为提高渗漏柱的集水能力提供了条件。步骤5:完成施工。步骤1中,渗漏柱的结构包括一根底端为棱锥的长方体1,渗漏柱的颈部套有一个四棱柱2,四棱柱2与长方体1为一个整体。步骤1中,沿渗漏柱长方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9个贯穿长方体的渗水圆孔3。步骤1中,在渗漏柱的四棱柱2顶面上,与长方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速陆地地面渗水的预制渗漏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底端为棱锥的长方体,在该长方体的颈部套有一个与其为一体的四棱柱;沿渗漏柱长方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贯穿长方体的渗水孔,在渗漏柱的四棱柱顶面上,与长方体最外侧相对应的水平位各设置多个与对应的渗水圆孔相连通的收集孔,在四棱柱以下的长方体部分沿长方体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渗水圆孔相连通的排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速陆地地面渗水的预制渗漏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底端为棱锥的长方体,在该长方体的颈部套有一个与其为一体的四棱柱;沿渗漏柱长方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贯穿长方体的渗水孔,在渗漏柱的四棱柱顶面上,与长方体最外侧相对应的水平位各设置多个与对应的渗水圆孔相连通的收集孔,在四棱柱以下的长方体部分沿长方体的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与渗水圆孔相连通的排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速陆地地面渗水的预制渗漏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孔从四棱柱顶面开始倾斜向下与渗水孔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速陆地地面渗水的预制渗漏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孔的轴线方向为水平方向,并且与同一位置最外侧的渗水孔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速陆地地面渗水的预制渗漏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孔在纵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富刘海东潘雷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