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纵梁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车架作为整个汽车的载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车架上大部分安装点焊接在车架纵梁上,所以车架纵梁尺寸的大小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的焊接固定装置,不能很好的保证纵梁尺寸和车架的宽度,同时又不能在焊接之后保证纵梁容易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固定纵梁的装置不能很好的保证纵梁尺寸的同时实现易拆卸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纵梁固定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纵梁固定装置,包括:中间基座,安装有中间气缸;所述中间基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上铰接有第一内侧压紧单元,所述第一内侧压紧单元通过第一连杆与所述中间气缸连接;所述中间气缸驱动所述第一连杆运动,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第一内侧压紧单元在所述第一基座上压紧待加工的纵梁;所述第二基座上铰接有第二内侧压紧单元,所述第二内侧压紧单元通过第二连杆与所述中间气缸连接;所述中间气缸驱动所述第二连杆运动,所述第二连杆带动所述第二内侧压紧单元在所述第二基座上压紧待加工的纵梁。进一步来说,所述纵梁固定装置还包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纵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基座(3),安装有中间气缸;所述中间基座(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2);所述第一基座(1)上铰接有第一内侧压紧单元(4),所述第一内侧压紧单元(4)通过第一连杆(5)与所述中间气缸连接;所述中间气缸驱动所述第一连杆(5)运动,所述第一连杆(5)带动所述第一内侧压紧单元(4)在所述第一基座(1)上压紧待加工的纵梁;所述第二基座(2)上铰接有第二内侧压紧单元(6),所述第二内侧压紧单元(6)通过第二连杆(7)与所述中间气缸连接;所述中间气缸驱动所述第二连杆(7)运动,所述第二连杆(7)带动所述第二内侧压紧单元(6)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基座(3),安装有中间气缸;所述中间基座(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2);所述第一基座(1)上铰接有第一内侧压紧单元(4),所述第一内侧压紧单元(4)通过第一连杆(5)与所述中间气缸连接;所述中间气缸驱动所述第一连杆(5)运动,所述第一连杆(5)带动所述第一内侧压紧单元(4)在所述第一基座(1)上压紧待加工的纵梁;所述第二基座(2)上铰接有第二内侧压紧单元(6),所述第二内侧压紧单元(6)通过第二连杆(7)与所述中间气缸连接;所述中间气缸驱动所述第二连杆(7)运动,所述第二连杆(7)带动所述第二内侧压紧单元(6)在所述第二基座(2)上压紧待加工的纵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外侧夹紧单元(8),铰接于所述第一基座(1)上;第二外侧夹紧单元(9),铰接于所述第二基座(2)上;第一气缸(11),与所述第一外侧夹紧单元(8)驱动连接,驱动所述第一外侧夹紧单元(8)夹紧待加工的纵梁;第二气缸(12),与所述第二外侧夹紧单元(9)驱动连接,驱动所述第二外侧夹紧单元(9)夹紧待加工的纵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梁(10),连接所述第一基座(1)和所述第二基座(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压紧单元(4)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夹头和沿垂直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红,来灿军,王习文,傅仕峰,贾银宝,邓波,曹学强,段荣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纳川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