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康复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弹力装置包括固定座、螺杆、连杆、弹簧、活动连接于螺杆外侧壁的螺母和用于防护的遮罩,固定座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螺杆上表面沿着中轴线开设有通孔,螺杆外侧壁底端与固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杆活动连接于通孔内,弹簧底端与螺母上表面固定连接,弹簧顶端与连杆顶端固定连接,连杆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通过可上下移动的第二导轮使得拉绳在遇到阻力时产生弹性伸缩,有效避免了因碰撞产生的震动给使用者带来肌肉和关节疼痛的现象发生,提高了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的安全性,便于老年人和儿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健身康复器材
,尤其是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
技术介绍
健身是一种体育项目,如各种徒手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各种自抗力动作,体操可以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身体强健。如果要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至少一周锻炼3次。上肢牵引器主要是利用自身的力量对抗,来提高肩周炎患肢的活动能力。对一般健身者来说,它能锻炼肩、手腕、手臂部肌肉,提高上肢灵活性,增强肩关节周围肌肉与韧带的柔韧性,对肩关节功能性障碍与陈旧性损伤有积极康复作用。作为小区健身器材中的一种,上肢牵引器是相当受欢迎的。这类器材注重锻炼手腕部的肌肉以及手臂的肌肉,能够很好的增强上肢的灵活性。使目前市场上的上肢牵引器采用的是硬拉杆,人们在做上肢拉动时双手拉到上下端点时,就会与限位装置发生碰撞,这样会对手臂产生很大的振动,锻炼者在做上下拉伸动作时,受到振动,反而使人体关节肌肉一定痛感,现有上肢牵引器在影响锻炼效果的同时发出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解决现有器材容易造成肌肉和关节疼痛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包括立柱、固定连接于立柱底端的底座和拉绳,所述的立柱左、右侧壁近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所述的立柱上方设置有弹力装置,所述的弹力装置包括固定座、螺杆、连杆、弹簧、活动连接于螺杆外侧壁的螺母和用于防护的遮罩,所述的固定座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所述的螺杆上表面沿着中轴线开设有通孔,所述的螺杆外侧壁底端与固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活动连接于通孔内,所述的弹簧底端与螺母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弹簧顶端与连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所述的螺母侧壁固定连接有2根用于推动螺母旋转的推杆,所述的遮罩设置于弹簧外侧,所述的拉绳依次绕过立柱左侧第一导轮的上部、第二导轮的下部和立柱右侧第一导轮的上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弹簧顶端与连杆顶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拉绳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手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立柱侧壁近中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承托腰部的腰托。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遮罩为柔性风琴式机床导轨防护罩。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拉绳为不锈钢钢丝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通过可上下移动的第二导轮使得拉绳在遇到阻力时产生弹性伸缩,有效避免了因碰撞产生的震动给使用者带来肌肉和关节疼痛的现象发生,提高了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的安全性,便于老年人和儿童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弹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2.底座,3.拉绳,4.支撑架,5.第一导轮,6.弹力装置,7.固定座,8.螺杆,9.连杆,10.弹簧,11.螺母,12.遮罩,13.第二导轮,14.推杆,15.手柄,16.腰托。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包括立柱1、固定连接于立柱1底端的底座2和拉绳3,立柱1左、右侧壁近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5,立柱1上方设置有弹力装置6,弹力装置6包括固定座7、螺杆8、连杆9、弹簧10、活动连接于螺杆8外侧壁的螺母11和用于防护的遮罩12,固定座7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螺杆8上表面沿着中轴线开设有通孔,螺杆8外侧壁底端与固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杆9活动连接于通孔内,弹簧10底端与螺母11上表面固定连接,弹簧10顶端与连杆9顶端固定连接,连杆9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13,螺母11侧壁固定连接有2根用于推动螺母11旋转的推杆14,遮罩12设置于弹簧10外侧,拉绳3依次绕过立柱1左侧第一导轮5的上部、第二导轮13的下部和立柱1右侧第一导轮5的上部。弹簧10顶端与连杆9顶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拉绳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手柄15,立柱1侧壁近中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承托腰部的腰托16,遮罩12为柔性风琴式机床导轨防护罩,拉绳3为不锈钢钢丝绳。实施例1:使用健身器进行上肢康复运动时,一种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包括立柱1、固定连接于立柱1底端的底座2和拉绳3,立柱1左、右侧壁近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5,立柱1上方设置有弹力装置6,弹力装置6包括固定座7、螺杆8、连杆9、弹簧10、活动连接于螺杆8外侧壁的螺母11和用于防护的遮罩12,固定座7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螺杆8上表面沿着中轴线开设有通孔,螺杆8外侧壁底端与固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杆9活动连接于通孔内,弹簧10底端与螺母11上表面固定连接,弹簧10顶端与连杆9顶端固定连接,连杆9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13,螺母11侧壁固定连接有2根用于推动螺母11旋转的推杆14,遮罩12设置于弹簧10外侧,拉绳3依次绕过立柱1左侧第一导轮5的上部、第二导轮13的下部和立柱1右侧第一导轮5的上部。弹簧10顶端与连杆9顶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拉绳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手柄15,立柱1侧壁近中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承托腰部的腰托16,遮罩12为柔性风琴式机床导轨防护罩,拉绳3为不锈钢钢丝绳。使用者向下拉扯一侧手柄15,另一侧手柄15随之上升,当另一侧手柄15受到向下的阻力时,弹力装置6起到避震的作用,拉绳3将第二导轮13向上抬升,从而减缓拉绳13对手柄15的直接牵拉力,避免拉伸肌肉和关节,同时也避免手柄15和第一导轮5的碰撞,提高健身器的安全性。实施例2:不使用时,一种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包括立柱1、固定连接于立柱1底端的底座2和拉绳3,立柱1左、右侧壁近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支撑架4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5,立柱1上方设置有弹力装置6,弹力装置6包括固定座7、螺杆8、连杆9、弹簧10、活动连接于螺杆8外侧壁的螺母11和用于防护的遮罩12,固定座7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螺杆8上表面沿着中轴线开设有通孔,螺杆8外侧壁底端与固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杆9活动连接于通孔内,弹簧10底端与螺母11上表面固定连接,弹簧10顶端与连杆9顶端固定连接,连杆9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13,螺母11侧壁固定连接有2根用于推动螺母11旋转的推杆14,遮罩12设置于弹簧10外侧,拉绳3依次绕过立柱1左侧第一导轮5的上部、第二导轮13的下部和立柱1右侧第一导轮5的上部。弹簧10顶端与连杆9顶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拉绳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手柄15,立柱1侧壁近中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承托腰部的腰托16,遮罩12为柔性风琴式机床导轨防护罩,拉绳3为不锈钢钢丝绳。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包括立柱(1)、固定连接于立柱(1)底端的底座(2)和拉绳(3),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1)左、右侧壁近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的支撑架(4)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5),所述的立柱(1)上方设置有弹力装置(6),所述的弹力装置(6)包括固定座(7)、螺杆(8)、连杆(9)、弹簧(10)、活动连接于螺杆(8)外侧壁的螺母(11)和用于防护的遮罩(12),所述的固定座(7)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所述的螺杆(8)上表面沿着中轴线开设有通孔,所述的螺杆(8)外侧壁底端与固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9)活动连接于通孔内,所述的弹簧(10)底端与螺母(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弹簧(10)顶端与连杆(9)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9)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13),所述的螺母(11)侧壁固定连接有2根用于推动螺母(11)旋转的推杆(14),所述的遮罩(12)设置于弹簧(10)外侧,所述的拉绳(3)依次绕过立柱(1)左侧第一导轮(5)的上部、第二导轮(13)的下部和立柱(1)右侧第一导轮(5)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牵引康复健身器,包括立柱(1)、固定连接于立柱(1)底端的底座(2)和拉绳(3),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1)左、右侧壁近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的支撑架(4)顶端活动连接有第一导轮(5),所述的立柱(1)上方设置有弹力装置(6),所述的弹力装置(6)包括固定座(7)、螺杆(8)、连杆(9)、弹簧(10)、活动连接于螺杆(8)外侧壁的螺母(11)和用于防护的遮罩(12),所述的固定座(7)上表面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所述的螺杆(8)上表面沿着中轴线开设有通孔,所述的螺杆(8)外侧壁底端与固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9)活动连接于通孔内,所述的弹簧(10)底端与螺母(1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弹簧(10)顶端与连杆(9)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9)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导轮(13),所述的螺母(11)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红,李腾海,施俊,
申请(专利权)人:金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