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支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520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支架单元,包括:支架本体和多个脚轮,其中,所述支架本体由若干钢管支架呈矩形等间隔排列而成,所述钢管支架与钢管支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脚轮设置在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四个拐角处的钢管支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将整联钢管支架分块,设置脚轮后,将各钢管支架单元通过人工移动至搭设位置后,再通过连杆将各钢管支架单元连接成整体,避免了钢管支架整体拆除后重新搭设的重复劳动,提高支架使用率,大大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同时,减少支架拆除和搭设过程的潜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支架单元。
技术介绍
近年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因其结构简便、材质轻巧、承载性能高、稳定性好、承载力大、安装快捷、搭设速度快、节省用工、外形美观等特点,在市政高架桥梁、现浇箱梁结构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市政高架桥梁具有结构形式相对单一的特点,高架各联各跨箱梁结构形式基本相同,故各联各跨相同部位梁底、跨中空腹板、跨中腹板支架布置间距及横杆步距一致。支架搭设完成后,通常在完成箱梁结构浇筑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即拆除,每次支架搭设完后仅使用一次,支架循环利用率相当低。同时,重复搭设支架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浪费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管支架单元,以解决同一工程中支架重复拆搭问题,提高支架使用率,减少重复劳动、节约施工工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管支架单元,包括:支架本体和多个脚轮,其中,所述支架本体由若干钢管支架呈矩形等间隔排列而成,所述钢管支架与钢管支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脚轮设置在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四个拐角处的钢管支架的底部。作为优选,所述钢管支架包括:立杆、水平杆、斜杆和可调节底座,其中,所述立杆上设置有立杆连接盘,所述水平杆和斜杆通过端扣接头以及扣接头插销与所述立杆连接盘连接,所述可调节底座设置在所述立杆底部。作为优选,所述脚轮包括:与所述可调节底座底部的铁板对应的安装板、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脚轮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脚轮架上的滑轮。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铁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可调节底座与所述立杆通过旋转丝杆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可调节底座与立杆之间还通过铁丝绑扎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立杆顶部还设置有可调顶托。作为优选,所述脚轮的高度不大于2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本技术的钢管支架单元,不需要整体拆除原有钢管支架,可以重复利用钢管支架,节约施工时间;2、采用本技术的钢管支架单元,使得钢管支架可以通过人工移动至拟建施工搭设部位,大大节约成本;3、采用本技术的钢管支架单元,避免大规模重复拆除和搭设钢管支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高处作业等安全风险及材料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钢管支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可调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钢管支架的组装图;图5为本技术中钢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技术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管支架单元,包括:支架本体100和多个脚轮200,其中,所述支架本体100由若干钢管支架呈矩形等间隔排列而成,所述钢管支架与钢管支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脚轮200设置在位于所述支架本体100的四个拐角处的钢管支架的底部。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钢管支架包括:立杆101、水平杆104、斜杆105和可调节底座300,其中,所述立杆101上设置有立杆连接盘102,所述水平杆104和斜杆105通过端扣接头106以及扣接头插销103与所述立杆连接盘102连接,所述可调节底座300设置在所述立杆101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立杆101顶部还设置有可调顶托。请参照图2,所述脚轮200包括:与所述可调节底座300底部的铁板对应的安装板201、与所述安装板201连接的脚轮架202以及安装在所述脚轮架202上的滑轮203。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201与所述铁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可调节底座300与所述立杆101通过旋转丝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底座300与立杆101之间还通过铁丝绑扎固定。继续参照图1至图5,下面将详细说明本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首先,按照正常施工方式搭设整联钢管支架,待需要拆除时,先将整联钢管支架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为一支架本体100,当然其尺寸主要由钢管支架可移动性和稳定性决定,每个支架本体100四个角的立杆101设置连接一种可以360度旋转的脚轮200,且脚轮200的总高度在20cm以内,脚轮200上部为厚150mm×150mm的安装板201,该安装板201上开有四个长度为6mm的长形孔,脚轮200可以通过螺栓将安装板201与可调底座300的铁板连接起来,随后,将支架本体100内其余可调底座300用铁丝绑扎牢靠,最后,通过等高度伸长四个角上的旋转丝杆的长度,将整个支架本体100抬升,使支架本体100中其余可调底座300与地面脱离接触,便可通过脚轮200来实现移动位置。待移动至拟建区域后,通过上述过程反向操作撤除脚轮200,放下可调底座300,随后将各支架本体100连接成整体。实现支架平移和钢管支架单元的多次重复利用。综上,本技术是通过将整联钢管支架分块,设置脚轮200后,将各钢管支架单元通过人工移动至搭设位置后,再通过连杆将各钢管支架单元连接成整体,避免了钢管支架整体拆除后重新搭设的重复劳动,提高支架使用率,大大节约施工时间和成本,同时,减少支架拆除和搭设过程的潜在安全风险。由此可见,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后果是:1、采用本技术的钢管支架单元,不需要整体拆除原有钢管支架,可以重复利用钢管支架,节约施工时间;2、采用本技术的钢管支架单元,使得钢管支架可以通过人工移动至拟建施工搭设部位,大大节约成本;3、采用本技术的钢管支架单元,避免大规模重复拆除和搭设钢管支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高处作业等安全风险及材料损耗。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支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和多个脚轮,其中,所述支架本体由若干钢管支架呈矩形等间隔排列而成,所述钢管支架与钢管支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脚轮设置在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四个拐角处的钢管支架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支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和多个脚轮,其中,所述支架本体由若干钢管支架呈矩形等间隔排列而成,所述钢管支架与钢管支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脚轮设置在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四个拐角处的钢管支架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支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支架包括:立杆、水平杆、斜杆和可调节底座,其中,所述立杆上设置有立杆连接盘,所述水平杆和斜杆通过端扣接头以及扣接头插销与所述立杆连接盘连接,所述可调节底座设置在所述立杆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支架单元,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溢滔倪锋池敏华张希李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