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安装的液压真空断路器,包括外壳、液压机、传动臂、面板、基座、安装槽钢、上出线座、真空灭弧室、下出线座、触头弹簧、绝缘拉杆、传动杆和吊环;该断路器结构连接紧凑,使用简单,真空断路器采用液压供力,经传动臂传动,触头弹簧联动控制触头闭合及断开,液压供力保证了供力的精确连续性,解决了传统气压供力不足及间断性的弊端,传动臂为三级传动结构,可精确传动微小位移,提高传动的精度,且传动臂带有限位装置,可控制传动臂的传动方向准确性,基座上部阵列多个拉环,且基座底部设置有安装槽钢,便于真空断路器的携带及安装,工作时稳定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真空断路器,具体为一种便携安装的液压真空断路器,属于电气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真空断路器是3~10kV,50Hz三相交流系统中的户内配电装置,可供工矿企业、发电厂、变电站中作为电器设备的保护和控制之用,特别适用于要求无油化、少检修及频繁操作的使用场所,断路器可配置在中置柜、双层柜、固定柜中作为控制和保护高压电气设备用。目前便携安装的液压真空断路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对液压真空断路器携带安装时,由于基座上不具有固定吊环及安装槽钢,不便于携带且安装位置无法精确,且安装不牢固;现有的液压真空断路器采用简单的传动装置,传动臂为单一结构型,不能精确传动微小位移,传动精度差,且传动臂不具有限位装置,不能准确固定传动臂的传动方向,易造成传动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携安装的液压真空断路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携安装的液压真空断路器,包括外壳、液压机、传动臂、面板、基座、安装槽钢、上出线座、真空灭弧室、下出线座、触头弹簧、绝缘拉杆、传动杆和吊环;所述外壳固定安装在基座上端,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安装槽钢,且所述安装槽钢上设置有定位螺丝孔,所述基座上侧边缘固定设置有吊环;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面板;所述液压真空断路器的各零部件均位于外壳内部,所述面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机,液压机一侧机械连接有传动臂,且所述传动臂为三级传动结构,所述三级传动臂的转动点均固定在外壳上,所述传动臂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传动臂下端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且所述传动杆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上,所述传动杆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绝缘拉杆,所述绝缘拉杆上部内侧设置有触头弹簧,所述触头弹簧上侧连接至真空灭弧室,且所述真空灭弧室内设置有屏蔽罩,所述真空灭弧室上端一侧设置有上出线座,所述真空灭弧室下端一侧设置有下出线座,且所述上出线座及下出线座一端均伸出至外壳外侧,所述上出线座及下出线座位于外壳一侧均设置有导电夹。进一步的,为了达到便于改善灭弧室内部电场分布的均匀性,有利于降低局部场强,所述真空灭弧室内设置有屏蔽罩。进一步的,为了达到便于液压机微小位移的精确传动,所述传动臂为三级传动结构,且所述三级传动臂的转动点均固定在外壳上。进一步的,为了达到便于准确固定传动臂的传动幅度,及防止侧偏,所述传动臂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进一步的,为了达到便于传动杆的自复位,所述传动杆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上。进一步的,为了达到使上出线座及下出线座的导电能力稳定,所述上出线座及下出线座位于外壳一侧均设置有导电夹。进一步的,为了达到便于携带安装液压真空断路器,所述基座上侧边缘固定设置有四个吊环。进一步的,为了达到便于准确牢固的安装液压泵真空断路器,所述安装槽钢上设置有定位螺丝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断路器结构连接紧凑,使用简单,真空断路器采用液压供力,经传动臂传动,触头弹簧联动控制触头闭合及断开,液压供力保证了供力的精确连续性,解决了传统气压供力不足及间断性的弊端,传动臂为三级传动结构,可精确传动微小位移,提高传动的精度,且传动臂带有限位装置,可控制传动臂的传动方向准确性,基座上部阵列多个拉环,且基座底部设置有安装槽钢,便于真空断路器的携带及安装,工作时稳定性强,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液压机,3、传动臂,4、面板,5、基座,6、安装槽钢,7、上出线座,8、真空灭弧室,9、下出线座,10、触头弹簧,11、绝缘拉杆,12、传动杆,13、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便携安装的液压真空断路器,包括外壳1、液压机2、传动臂3、面板4、基座5、安装槽钢6、上出线座7、真空灭弧室8、下出线座9、触头弹簧10、绝缘拉杆11、传动杆12和吊环13;所述外壳1固定安装在基座5上端,所述基座5底部设置有安装槽钢6,且所述安装槽钢6上设置有定位螺丝孔,所述基座5上侧边缘固定设置有吊环13;所述外壳1一侧设置有面板4;所述液压真空断路器的各零部件均位于外壳1内部,所述面板4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机2,液压机2一侧机械连接有传动臂3,且所述传动臂3为三级传动结构,所述三级传动臂3的转动点均固定在外壳1上,所述传动臂3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传动臂3下端活动连接有传动杆12,且所述传动杆12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所述传动杆12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绝缘拉杆11,所述绝缘拉杆11上部内侧设置有触头弹簧10,所述触头弹簧10上侧连接至真空灭弧室8,且所述真空灭弧室8内设置有屏蔽罩,所述真空灭弧室8上端一侧设置有上出线座7,所述真空灭弧室8下端一侧设置有下出线座9,且所述上出线座7及下出线座9一端均伸出至外壳1外侧,所述上出线座7及下出线座9位于外壳1一侧均设置有导电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真空灭弧室8内设置有屏蔽罩;所述传动臂3为三级传动结构,且所述三级传动臂3的转动点均固定在外壳1上,所述传动臂3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传动杆12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所述上出线座7及下出线座9位于外壳1一侧均设置有导电夹;所述基座5上侧边缘固定设置有四个吊环13,所述安装槽钢6上设置有定位螺丝孔。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使用吊环并通过安装槽钢上的定位螺丝孔准确牢固的安装液压真空断路器;其次通电后液压机启动,液压机上下伸缩带动传动臂三级传动,传动臂联动传动杆,传动杆带动绝缘拉杆左上下位移;然后由于绝缘拉杆的上下位移使内部的触点弹簧发生形变,进而使动触点与静触点完成开闸和断闸动作;最后由于真空灭弧室内部具有屏蔽罩可以改善灭弧室内部电场分布的均匀性,有利于降低局部场强,使液压真空断路器稳定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安装的液压真空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液压机(2)、传动臂(3)、面板(4)、基座(5)、安装槽钢(6)、上出线座(7)、真空灭弧室(8)、下出线座(9)、触头弹簧(10)、绝缘拉杆(11)、传动杆(12)和吊环(13);所述外壳(1)固定安装在基座(5)上端,所述基座(5)底部设置有安装槽钢(6),所述基座(5)上侧边缘固定设置有吊环(13);所述外壳(1)一侧设置有面板(4);所述液压真空断路器的各零部件均位于外壳(1)内部,所述面板(4)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机(2),液压机(2)一侧机械连接有传动臂(3),所述传动臂(3)下端活动连接有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绝缘拉杆(11),所述绝缘拉杆(11)上部内侧设置有触头弹簧(10),所述触头弹簧(10)上侧连接至真空灭弧室(8),所述真空灭弧室(8)上端一侧设置有上出线座(7),所述真空灭弧室(8)下端一侧设置有下出线座(9),且所述上出线座(7)及下出线座(9)一端均伸出至外壳(1)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安装的液压真空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液压机(2)、传动臂(3)、面板(4)、基座(5)、安装槽钢(6)、上出线座(7)、真空灭弧室(8)、下出线座(9)、触头弹簧(10)、绝缘拉杆(11)、传动杆(12)和吊环(13);所述外壳(1)固定安装在基座(5)上端,所述基座(5)底部设置有安装槽钢(6),所述基座(5)上侧边缘固定设置有吊环(13);所述外壳(1)一侧设置有面板(4);所述液压真空断路器的各零部件均位于外壳(1)内部,所述面板(4)一侧固定安装有液压机(2),液压机(2)一侧机械连接有传动臂(3),所述传动臂(3)下端活动连接有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绝缘拉杆(11),所述绝缘拉杆(11)上部内侧设置有触头弹簧(10),所述触头弹簧(10)上侧连接至真空灭弧室(8),所述真空灭弧室(8)上端一侧设置有上出线座(7),所述真空灭弧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胜,张彬,张忠屹,陈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晨龙航天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