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同塔的塔型,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1100kV特高压直流与750kV超高压交流线路同塔的塔型。
技术介绍
常规输电线路同塔一般为交流与交流同塔或直流与直流同塔,超高压交流线路与特高压直流线路所需走廊宽度都比较宽,常规±800kV以上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一般采用“干”字形塔,极导线的布置方式通常为水平布置方式,常规330kV以上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一般采用酒杯形及“干”字形塔。这导致其占用的走廊较宽,走廊拥挤地段拆迁量较大。以往特高压直流线路导线垂直排列采用F型塔,F型塔由于自身不对称的受力结构,塔材指标较高。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走廊资源日益紧缺,交直流线路同塔的杆塔应用将越来越广,亟待一种新型的超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共塔的杆塔型式,使杆塔受力更合理,塔重指标更优。本技术主要致力于解决河西走廊地区输电线路并行距离长、线路较多且廊道紧张等问题,750kV线路为西北地区特有的电压等级,双回路廊道宽度约为46m-50m,±1100kV为目前全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线路廊道宽度约为100m;当±1100kV线路与双回路750kV线路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1100kV特高压直流与750kV超高压交流线路同塔的塔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及塔头,所述塔头包含上层横担、中层横担、和下层横担;所述上层横担为±11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塔头,上层横担下方悬挂水平左右对称的±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左侧为正极,右侧为负极,共同构成一个回路;所述中层横担及下层横担为750kV超高压交流线路塔头,中层横担长于上层横担,下层横担长度小于中层横担, 750kV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导线悬挂于中层横担及下层横担,该750kV超高压交流线路塔头包含左、右两个独立的回路,且左右两个回路对称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100kV特高压直流与750kV超高压交流线路同塔的塔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塔身及塔头,所述塔头包含上层横担、中层横担、和下层横担;所述上层横担为±11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塔头,上层横担下方悬挂水平左右对称的±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左侧为正极,右侧为负极,共同构成一个回路;所述中层横担及下层横担为750kV超高压交流线路塔头,中层横担长于上层横担,下层横担长度小于中层横担,750kV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导线悬挂于中层横担及下层横担,该750kV超高压交流线路塔头包含左、右两个独立的回路,且左右两个回路对称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100kV特高压直流与750kV超高压交流线路同塔的塔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横担左侧和右侧分别悬挂第一V型绝缘子串和第二V型绝缘子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1100kV特高压直流与750kV超高压交流线路同塔的塔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型绝缘子串11和第二V型绝缘子串12中的V型张角角度为85°。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100kV特高压直流与750kV超高压交流线路同塔的塔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横担下方左端悬挂第一I型绝缘子串,相邻内侧悬挂第三V型绝缘子串,下层横担下方左端悬挂第二I型绝缘子串,整体呈倒三角状布置方式;所述中层横担下方右端悬挂第三I型绝缘子串,相邻内侧悬挂第四V型绝缘子串,下层横担下方右端悬挂第四I型绝缘子串,整体呈倒三角状布置方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1100kV特高压直流与750kV超高压交流线路同塔的塔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V型绝缘子串和第四V型绝缘子串的V型张角角度为90°。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1100kV特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卫兵,胡劲松,李本良,李晋,刘琦,李小亭,孟宇,邹军,李显鑫,侯中伟,石磊,刘颢,史原通,程述一,张禄琦,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