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专用置管套件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037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专用置管套件包,包括潜行隧道针(10)、扩张管(20)、撕脱鞘(30)、导丝(40)及套件包(50),套件包(50)由上盖(501)与下盖(502)组成,上盖(501)上设有两根绷紧带(504),潜行隧道针(10)和扩张管(20)固定在两根绷紧带(504)内侧,撕脱鞘(30)固定在下盖(502)的长条型凹槽(507)内,导丝(40)盘起置于下盖(502)的圆形凹槽(506)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潜行隧道针降低了置管过程中建立潜行隧道困难,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质量,成功解决了手术中的难点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专用置管套件包。
技术介绍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CKD的患病率已高达10.8%,据此估计我国现有成年CKD患者约1.2亿,其中CKD进展的最终阶段即为尿毒症(终末期肾脏病,ESRD),其患病率也高达0.03%,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尿毒症的患病率还在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群健康。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相对价廉、操作简便、可居家透析,患者的早期技术存活率优于血液透析患者,可为ESRD患者的首选透析方案。就像血液透析通路一样,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建立持久、安全的透析通路是腹膜透析成功的关键。然而早期腹膜透析导管技术失败率仍高达20%~35%,这些腹膜透析患者也因此不得不转入血液透析。传统的置管术式有三种:开放性外科手术置管法,直接穿刺或导引钢丝引导穿刺置管法和腹腔镜置管法。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置管方式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极大减少了导管潜位及导管功能不良等并发症,腹腔镜下置管已逐渐成为腹膜透析置管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减少导管移位的关键在于建立腹直肌前鞘后侧潜行隧道,使腹透导管部分(约4-5CM)位于潜行隧道内,腹透导管内段开口位于腹腔,通过导管的自然张力及潜行隧道固定作用,始终使其位于腹腔最低位置,减少了受呼吸运动、肠蠕动及腹腔网膜组织牵拉等导致移位的风险,保证了腹膜透析的质量。因此,潜行隧道建立的成功与否是腹腔镜置管成功的关键,既往通过扩张管沿腹直肌前鞘后侧穿刺走形,突破腹膜,建立潜行隧道,但由于扩张管自身强度不够,游走建立潜行隧道困难,且由于导管尖端圆钝,突破腹膜较为费力,常常需要借助分离钳等工具辅助,才得以突破腹膜,使得建立潜行隧道阻力较大,增加了手术的难点,延长了手术时间,如果能设计一种能降低了置管过程中建立的潜行隧道困难,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未明显增加医疗成本的装置的话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所以设计一种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专用置管套件包是十分有益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专用置管套件包。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潜行隧道针、扩张管、撕脱鞘、导丝置于一个套件包内,携带方便,潜行隧道针降低了置管过程中建立潜行隧道困难,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质量,未增加医疗成本,解决了手术中的难点问题,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性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专用置管套件包,包括潜行隧道针、扩张管、撕脱鞘、导丝及盒体,所述盒体由上盖与下盖组成,上盖上设有两根绷紧带,绷紧带所在区域向内侧凹陷,潜行隧道针和扩张管固定在两根绷紧带内侧,两根绷紧带之间设有一根隔离条,下盖内部分为圆形凹槽和长条型凹槽,长条型凹槽内部设有撕脱鞘,圆形凹槽内设有导丝,潜行隧道针的末端设有一个限位片和手柄;扩张管的前端为尖锐状,末端设有一个引导插入头;撕脱鞘由一端的定位头和直管组成。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潜行隧道针的前端设有一段1cm的尖锐段。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潜行隧道针的长度比扩张管长2cm,扩张管的长度比撕脱鞘长2cm。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盒体的四个角上设有四个位置对应的磁性相吸的磁铁块。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所述撕脱鞘的直管卡在卡扣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潜行隧道针、扩张管、撕脱鞘、导丝置于一个套件包内,携带方便,潜行隧道针降低了置管过程中建立潜行隧道困难,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质量,未增加医疗成本,解决了手术中的难点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潜行隧道针结构示意图;图3为扩张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撕脱鞘结构示意图;图5为导丝伸展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0、潜行隧道针;101、限位片;102、手柄;20、扩张管;201、引导插入头;30、撕脱鞘;301、定位头;302、直管;40、导丝;50、盒体;501、上盖;502、下盖;504、绷紧带;505、隔离条;506、圆形凹槽;507、长条型凹槽;508、卡扣;509、磁铁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见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一种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专用置管套件包,包括潜行隧道针10、扩张管20、撕脱鞘30、导丝40及盒体50,所述盒体50由上盖501与下盖502组成,上盖501上设有两根绷紧带504,绷紧带504所在区域向内侧凹陷,潜行隧道针10和扩张管20固定在两根绷紧带504内侧,两根绷紧带504之间设有一根隔离条505,下盖502内部分为圆形凹槽506和长条型凹槽507,长条型凹槽507内部设有撕脱鞘30,圆形凹槽506内设有导丝40,潜行隧道针10的末端设有一个限位片101和手柄102;扩张管20的前端为尖锐状,末端设有一个引导插入头201;撕脱鞘30由一端的定位头301和直管302组成。所述潜行隧道针10的前端设有一段1cm的尖锐段。所述潜行隧道针10的长度比扩张管20长2cm,扩张管20的长度比撕脱鞘30长1-2cm。所述盒体50的四个角上设有四个位置对应的磁性相吸的磁铁块509。所述撕脱鞘30的直管302卡在卡扣508内。工作原理:一种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专用置管套件包,盒体50由上盖501与下盖502组成,上盖501上设有两根绷紧带504,绷紧带504所在区域向内侧凹陷,潜行隧道针10和扩张管20固定在两根绷紧带504内侧,两根绷紧带504之间设有一根隔离条505,下盖502内部分为圆形凹槽506和长条型凹槽507,长条型凹槽507内部设有撕脱鞘30,圆形凹槽506内设有导丝40,潜行隧道针10的末端设有一个限位片101和手柄102;扩张管20的前端为尖锐状,末端设有一个引导插入头201;撕脱鞘30由一端的定位头301和直管302组成,潜行隧道针10的前端设有一段1cm的尖锐段,潜行隧道针10的长度比扩张管20长2cm,扩张管20的长度比撕脱鞘30长2cm,盒体50的四个角上设有四个位置对应的磁性相吸的磁铁块509,撕脱鞘30的直管302卡在卡扣508内,导丝40置于圆形凹槽506内,将潜行隧道针10、扩张管20、撕脱鞘30、导丝40置于一个套件包50内,携带方便,在建立潜行隧道时,将潜行隧道针10套入扩张管20,但不露出尖端,利用潜行隧道针10的强度,增强了整个扩张管20的硬度,使其能够较容易在腹直肌前鞘后潜行,分离组织,建立足够长的潜行隧道,在隧道出口时,将改造后的潜行隧道针10尖端顶出扩张管20,潜行隧道针10尖端较为锐利,能够轻松突破最后腹膜层,穿破腹膜层后,扩张管20能够较容易进入腹腔,然后拔出潜行隧道针10,沿扩张管20送入导丝40,拔出扩张管20,将导丝40留在腹腔内,将撕脱鞘30套在扩张管20上,沿导丝40再次插入扩张管20及撕脱鞘30,退出导丝40及扩张管20,将撕脱鞘30留在腹腔,腹膜透析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专用置管套件包,包括潜行隧道针(10)、扩张管(20)、撕脱鞘(30)、导丝(40)及套件包(5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包(50)由上盖(501)与下盖(502)组成,上盖(501)上设有两根绷紧带(504),绷紧带(504)所在区域向内侧凹陷,潜行隧道针(10)和扩张管(20)固定在两根绷紧带(504)内侧,两根绷紧带(504)之间设有一根隔离条(505),下盖(502)内部分为圆形凹槽(506)和长条型凹槽(507),长条型凹槽(507)内部设有撕脱鞘(30),圆形凹槽(506)内设有导丝(40),潜行隧道针(10)的末端设有一个限位片(101)和手柄(102);扩张管(20)的前端为尖锐状,末端设有一个引导插入头(201);撕脱鞘(30)由一端的定位头(301)和直管(302)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专用置管套件包,包括潜行隧道针(10)、扩张管(20)、撕脱鞘(30)、导丝(40)及套件包(5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包(50)由上盖(501)与下盖(502)组成,上盖(501)上设有两根绷紧带(504),绷紧带(504)所在区域向内侧凹陷,潜行隧道针(10)和扩张管(20)固定在两根绷紧带(504)内侧,两根绷紧带(504)之间设有一根隔离条(505),下盖(502)内部分为圆形凹槽(506)和长条型凹槽(507),长条型凹槽(507)内部设有撕脱鞘(30),圆形凹槽(506)内设有导丝(40),潜行隧道针(10)的末端设有一个限位片(101)和手柄(102);扩张管(20)的前端为尖锐状,末端设有一个引导插入头(201);撕脱鞘(30)由一端的定位头(301)和直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波蒋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