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式吊顶新风换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664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新风换气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循环式吊顶新风换气机;包括有壳体,顺次连接的新风进气管、新风机、新风出气管,以及顺次连接的浊风进气管、浊风机、浊风出气管,新风进气管与浊风进气管成X形交叉布置,其交叉部位串接设置有间壁式换热器,所述新风进气管与间壁式换热器间,以及浊风进气管与间壁式换热器间均设置有G4过滤层,所述新风出气管上设置有HEPAH13过滤层,所述浊风进气管还设置有一个连接到新风机进口的内循环管,该内循环管沿风向分别设置有内循环风阀以及HEPA H13过滤层;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循环式吊顶新风换气,结构简单,换气效果好,且能量浪费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新风换气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循环式吊顶新风换气机。
技术介绍
新风换气机是近些年产生的新型通风换气设备,它采用双向换气,把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室内的同时,也把室内污浊空气排向室外。新鲜空气简称新风,污浊空气简称浊风,送入室内的新风经空气过滤器过滤,保障了室内空气的洁净。现有的新风换气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其仍然存在如下的一些不足:1,现有室内新风换气机大多为全排式,由于冬季和夏季室内外存在较大温差,双向换气会造成室内温度有较大的波动,产生热量和冷量的流失,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2,现有室内新风换气机增加室内循环后,由于切断了新风供给,因此难以保证送风净化效率。3,现有室内新风换气机大多为电子除尘,电子除尘容易产生臭氧、存在高压电和电气短路风险,对于室内有电子仪器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气效果好,且能量浪费小的内循环式吊顶新风换气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循环式吊顶新风换气机,包括有壳体,顺次连接的新风进气管、新风机、新风出气管,以及顺次连接的浊风进气管、浊风机、浊风出气管,所述壳体设置在楼板上,壳体成矩形,所述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循环式吊顶新风换气机,包括有壳体,顺次连接的新风进气管、新风机、新风出气管,以及顺次连接的浊风进气管、浊风机、浊风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在楼板上,壳体成矩形,所述新风机、浊风机、新风进气管管口与浊风进气管管口顺次设置在壳体的四个角上,新风进气管与浊风进气管成X形交叉布置,其交叉部位串接设置有间壁式换热器,所述新风进气管与间壁式换热器间,以及浊风进气管与间壁式换热器间均设置有G4过滤层,所述新风出气管上设置有HEPA H13过滤层,所述浊风进气管还设置有一个连接到新风机进口的内循环管,该内循环管沿风向分别设置有内循环风阀以及HEPA H13过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循环式吊顶新风换气机,包括有壳体,顺次连接的新风进气管、新风机、新风出气管,以及顺次连接的浊风进气管、浊风机、浊风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在楼板上,壳体成矩形,所述新风机、浊风机、新风进气管管口与浊风进气管管口顺次设置在壳体的四个角上,新风进气管与浊风进气管成X形交叉布置,其交叉部位串接设置有间壁式换热器,所述新风进气管与间壁式换热器间,以及浊风进气管与间壁式换热器间均设置有G4过滤层,所述新风出气管上设置有HEPAH13过滤层,所述浊风进气管还设置有一个连接到新风机进口的内循环管,该内循环管沿风向分别设置有内循环风阀以及HEPAH13过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吊顶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壁式换热器为列管换热器,所述浊风进气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来村李爱霞史纪文宋波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气宇空调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