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6246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包括均连通建筑物内与建筑物外的进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以及风机机组,所述进风管道与排风管道位于建筑物内的尾段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支管和排气支管,所述进风管道内设有净化系统,所述净化系统连通有转换空间,所述转换空间内设有制冷器和加热器,所述转换空间设有与建筑物内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制冷器与加热器均连接有用于控制制冷器或加热器启闭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使建筑物外进入建筑物内的空气和建筑物内温度保持一致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智能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楼宇建筑拔地而起,为了达到更高的生活质量,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在智能化建筑中往往都会有一套楼宇自控系统,其中包括新风系统,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的增加,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PM2.5浓度越来越高,从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损害和威胁。新风系统势必会与外界空气进行循环净化,但是,现有的新风系统只完成对空气的净化和循环,在对居住性的室内进行空气循环时,从室外进入室内的空气温度由外界来决定,从而会造成室内温度的改变,对人体造成不适,降低居住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通过设置在转换空间内的制冷器和加热器,能够对外界进入的空气进行温度的转变,使人体感到更加舒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包括均连通建筑物内与建筑物外的进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以及风机机组,所述进风管道与排风管道位于建筑物内的尾段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支管和排气支管,所述进风管道内设有净化系统,所述净化系统连通有转换空间,所述转换空间内设有制冷器和加热器,所述转换空间设有与建筑物内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制冷器与加热器均连接有用于控制制冷器或加热器启闭的控制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换空间中的制冷器和加热器,并且利用控制器的控制作用,能够使外界的空气在进入到建筑物内之前,就可以进行温度的转换,从而能够使其更符合建筑物内的温度,不会与建筑物内温度产生极大的不同而造成室内人体的不适;从而在空气循环的进气过程中,就能完成空气净化和温度改变的两种功能,使该空气循环系统更具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冷器为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内通有制冷剂,所述冷凝管设有用于启闭制冷剂通入的进口阀,所述进口阀与控制器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转换空间中冷凝管的制冷作用,可以将外界通入的空气进行降温,进而通过控制器控制,能够根据实际条件来对进口阀进行启闭控制,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节,从而获得与室内更一致的温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器为电阻丝,所述电阻丝连接有用于通断电的开关,所述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转换空间中电阻丝的加热作用,可以将外界通入的空气进行升温,进而通过控制器控制,能够根据实际条件来对开关进行启闭控制,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节,从而获得与室内更一致的温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换空间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通于转换空间和建筑物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感知转换空间和建筑物内之间的温度差,从而可以将信号传递到控制器来确定启动制冷器还是加热器,从而能够将建筑物外进入的空气温度和建筑物内温度保持一致,使人体感觉更具舒适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换空间设有与进风管道和建筑物内相连通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位于室内一端设有抽风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循环管的作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建筑物内的空气重新抽入到进风管道中,进而可以使其重新进入到净化系统中进行一次净化,从而该循环系统又能对建筑物外进入的空气进行净化,还能对建筑物内已存在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进而来保持建筑物内空气的高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口设有风量调节器,所述风量调节器连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于风机机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风量调节器来控制风机机组,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出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速度,从而使建筑物内人体的感受更舒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化系统沿进风管道至转换空间依次设有滤网、静电除尘器、生物纳膜层、水膜层和活性炭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空气经过多道的净化处理,能够利用滤网首先对较大颗粒进行一个过滤处理,再利用静电除尘器和生物纳膜层,依靠产生的负离子来清除较小颗粒的灰尘;进而再经过水膜层来起到对空气进一步的除尘润湿作用,最后通过活性炭层来达到对空气去除异味的处理,来达到更高的空气质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合空气净化系统和转换空间,能够在对外界进入到建筑物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的同时,还能对空气的温度根据建筑物内的温度来进行转换,从而能够使建筑物内人体获得更好的温度体感;并且,结合循环管的作用,能够对建筑物内已存在的空气进行净化循环处理,从而获得更高的空气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转换空间;图3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转换空间内部;图4是本实施例部分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1、进风管道;11、进气支管;2、净化系统;21、滤网;22、静电除尘器;23、生物纳膜层;24、水膜层;25、活性炭层;3、转换空间;31、出风口;4、循环管;5、冷凝管;51、进口阀门;6、电阻丝;61、开关;7、温度传感器;8、排风管道;81、排气支管;9、风机机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所示,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包括一根与建筑物外相连通的进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8,根据建筑楼宇楼层空间的个数,在进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8上分别设有与建筑物内部相连通的若干进气支管11和排气支管81;进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8远离建筑物内部的一端连接有风机机组9,风机机组9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能够调节风机机组9的功率来达到不同风量速度的进入;进风管道1的一端连通有净化系统2,首先连接的是一个圆形滤网21,滤网21上设有用于过滤较大颗粒的滤孔;与滤网21相连接的是一个静电除尘器22,静电除尘器22利用高压电场使烟气发生电离,气流中的粉尘荷电在电场作用下与气流分离,进而对较小颗粒的灰尘进行去除;与静电除尘器22相连接的是生物纳膜层23,生物纳膜层23是层间距达到纳米级的双电离层膜,能最大限度增加水分子的延展性,并具有强电荷吸附性;与生物纳膜层23相连接的是水膜层24,利用水膜层24能够溶解空气中的部分物质,进而使进入的空气能够获得更好的质量,并且在水膜层24上可以加入盐水,从而能够对空气进行杀菌处理;与水膜层24相连接的是活性炭层25,利用活性炭层25能够吸附某些物质,并且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异味。参照图1-4所示,从净化系统2中通过之后的空气进入到一个方形转换空间3,转换空间3设有一个与建筑物内相连通的出风口31;在转换空间3中布设有冷凝管5,冷凝管5为一个中空管道,在冷凝管5中可以通入制冷剂,并且在冷凝管5的一端连接有一个进口阀门51来控制制冷剂是否通入到冷凝管5中,进口阀门51优选为一个电磁阀;在转换空间3中还设有一个电阻丝6加热管,电阻丝6与电源相连接,并且与一个能够控制其通断电的开关61相连接;在转换空间3上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7,该温度传感器7的两端分别置于转换空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包括均连通建筑物内与建筑物外的进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8)以及风机机组(9),所述进风管道(1)与排风管道(8)位于建筑物内的尾段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支管(11)和排气支管(81),所述进风管道(1)内设有净化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净化系统(2)连通有转换空间(3),所述转换空间(3)内设有制冷器和加热器,所述转换空间(3)设有与建筑物内相连通的出风口(31);所述制冷器与加热器均连接有用于控制制冷器或加热器启闭的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包括均连通建筑物内与建筑物外的进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8)以及风机机组(9),所述进风管道(1)与排风管道(8)位于建筑物内的尾段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支管(11)和排气支管(81),所述进风管道(1)内设有净化系统(2),其特征是:所述净化系统(2)连通有转换空间(3),所述转换空间(3)内设有制冷器和加热器,所述转换空间(3)设有与建筑物内相连通的出风口(31);所述制冷器与加热器均连接有用于控制制冷器或加热器启闭的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制冷器为冷凝管(5),所述冷凝管(5)内通有制冷剂,所述冷凝管(5)设有用于启闭制冷剂通入的进口阀门(51),所述进口阀门(51)与控制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新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器为电阻丝(6),所述电阻丝(6)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峰高立波汪国富林建万石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川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