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1365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过滤装置,所述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座板和第一座芯。第一接座板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座芯在第一导通位置和第一截止位置之间可旋转地与第一接座板相连,第一座芯上具有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第一座芯在第一导通位置时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进水口连通且第一出水通道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一座芯在第一截止位置时第一进水口与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隔开且第一出水口与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隔开,其中第一座芯位于第一截止位置时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头组件,可以防止拆卸滤芯时接头组件产生漏水,提高该接头组件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净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净饮机的滤芯多采用快接式结构以便于安装拆卸,但由于其本身的结构缺陷,在拆卸时不可避免地会从滤芯接头处漏水,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该接头组件在拆卸滤芯时可以避免漏水。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接头组件的过滤装置。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座板,所述第一接座板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座芯,所述第一座芯在第一导通位置和第一截止位置之间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接座板相连,所述第一座芯上具有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座芯在所述第一导通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座芯在所述第一截止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隔开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隔开,其中,所述第一座芯位于所述第一截止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通过将第一座芯在第一导通位置和第一截止位置之间可旋转地与第一接座板相连,由此在将滤芯从该接头组件上拆卸下来时可以使第一座芯位于第一截止位置,从而可以防止拆卸滤芯时接头组件产生漏水,提高该接头组件的使用性能,并且在将该接头组件用于过滤装置时,在需要更换滤芯时不会中断过滤装置工作,使得过滤装置在更换滤芯时可以继续工作,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座芯和所述第一接座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接座板和所述第一座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与所述第一座芯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密封圈环绕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入口,且所述第二密封圈环绕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出口,在所述第一导通位置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内侧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内侧,在所述第一截止位置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均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座板和所述第一座芯之间的间隙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座芯上设有分别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设在对应的第一环形槽内并凸出所述第一环形槽可滑动地贴靠在所述第一接座板的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座芯和所述第一接座板之间设有第一凸块,且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间隔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座芯一体形成,且所述第一凸块呈环绕所述第一座芯的旋转中心轴的环形,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凸块两侧。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包括:第二接座板,所述第二接座板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座芯,所述第二座芯在第二导通位置和第二截止位置之间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二接座板相连,所述第二座芯上具有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二座芯在所述第二导通位置时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座芯在所述第二截止位置时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隔开且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隔开,其中,所述第二座芯位于所述第二截止位置时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断开。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通过将第二座芯在第二导通位置和第二截止位置之间可旋转地与第二接座板相连,由此在将滤芯从该接头组件上拆卸下来时可以使第二座芯位于第二截止位置,从而可以防止拆卸滤芯时接头组件产生漏水,提高该接头组件的使用性能,并且在将该接头组件用于过滤装置时,在将滤芯从该接头组件上拆卸时过滤装置无法继续工作,从而可以保证用户饮水质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接座板和所述第二座芯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且所述第三密封圈和所述第四密封圈均与所述第二接座板相对固定,所述第三密封圈环绕所述第二进水口,且所述第四密封圈环绕所述第二出水口,在所述第二导通位置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三密封圈内侧且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第四密封圈内侧,在所述第二截止位置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入口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出口均位于所述第三密封圈和所述第四密封圈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座板上设有分别用于容纳所述第三密封圈和所述第四密封圈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三密封圈和所述第四密封圈分别设在对应的第二环形槽内并凸出所述第二环形槽可滑动地贴靠在所述第二座芯的表面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接座板上还具有废水口,且所述第二座芯上具有与所述废水口连通的废水通道。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接头组件,所述第一接头组件为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所述第一接头组件包括一个或依次串接的多个;第二接头组件,所述第二接头组件为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所述第二接头组件串联在所述第一接头组件的下游;第一滤芯,所述第一滤芯与所述第一接头组件可拆卸地相连,且所述第一滤芯与所述第一接头组件的第一座芯可拆卸地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接头组件的第一座芯在第一导通位置和第一截止位置之间转动;第二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与所述第二接头组件可拆卸地相连,且所述第二滤芯与所述第二接头组件的第二座芯可拆卸地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接头组件的第二座芯在第二导通位置和第二截止位置之间转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接头组件和第二接头组件,可以防止更换滤芯时产生漏水,并且在需要更换第一滤芯时不会中断过滤装置工作,使得过滤装置在更换第一滤芯时可以继续工作,在需要更换第二滤芯时过滤装置无法继续工作,从而在保证用户饮水质量的同时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过滤装置的性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三接头组件和第三滤芯,所述第三接头组件串联在所述第二接头组件的下游,所述第三接头组件包括:第三接座板,所述第三接座板上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三座芯,所述第三座芯在第三导通位置和第三截止位置之间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三接座板相连,所述第三座芯上具有第三进水通道和第三出水通道,所述第三座芯在所述第三导通位置时所述第三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三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三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三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座芯在所述第三截止位置时所述第三进水口与所述第三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三出水通道隔开且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三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三出水通道隔开,其中,所述第三座芯位于所述第三截止位置时所述第三进水口与所述第三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滤芯与所述第三接头组件可拆卸地相连,且所述第三滤芯与所述第三接头组件的第三座芯可拆卸地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三接头组件的第三座芯在第三导通位置和第三截止位置之间转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座板,所述第一接座板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座芯,所述第一座芯在第一导通位置和第一截止位置之间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接座板相连,所述第一座芯上具有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座芯在所述第一导通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座芯在所述第一截止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隔开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隔开,其中,所述第一座芯位于所述第一截止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座板,所述第一接座板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座芯,所述第一座芯在第一导通位置和第一截止位置之间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一接座板相连,所述第一座芯上具有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一座芯在所述第一导通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一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座芯在所述第一截止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隔开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隔开,其中,所述第一座芯位于所述第一截止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芯和所述第一接座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接座板和所述第一座芯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与所述第一座芯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密封圈环绕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入口,且所述第二密封圈环绕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出口,在所述第一导通位置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内侧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内侧,在所述第一截止位置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均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座板和所述第一座芯之间的间隙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芯上设有分别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分别设在对应的第一环形槽内并凸出所述第一环形槽可滑动地贴靠在所述第一接座板的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芯和所述第一接座板之间设有第一凸块,且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间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座芯一体形成,且所述第一凸块呈环绕所述第一座芯的旋转中心轴的环形,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凸块两侧。6.一种用于滤芯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接座板,所述第二接座板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座芯,所述第二座芯在第二导通位置和第二截止位置之间可旋转地与所述第二接座板相连,所述第二座芯上具有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二座芯在所述第二导通位置时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二出水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座芯在所述第二截止位置时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隔开且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水通道隔开,其中,所述第二座芯位于所述第二截止位置时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断开。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雪刚桂鹏郑防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