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便修无人机测试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005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便修无人机测试模型,包括无人机本体、第一机翼、第二机翼、第一组装连接杆和第二组装连接杆,所述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均为两根,且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呈十字状分布在无人机本体的外侧,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在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均通过旋转轴连接有扇叶,可以很好的把整体分为个体,从而进行更为精确的检查和维修,该无人机测试模型,不仅能正常进行无人机测试,而且还可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拆卸分析,从而可以对于无人机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处理,不仅可以方便处理问题,而且还可以方便在不使用的时候,对于无人机进行拆卸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组装式便修无人机测试模型。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无人机至少包括机身、发动机、旋翼主轴及桨夹销轴。其中,旋翼主轴及桨夹销轴设置在无人机机身的尾端部位处,发动机设置在无人机机身的内部,以为无人机的旋翼旋转提供动力。在使用之前,一般都会进行模型测试,然而现有的无人机模型,一般都不可拆卸,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便修无人机测试模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便修无人机测试模型,包括无人机本体、第一机翼、第二机翼、第一组装连接杆和第二组装连接杆,所述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均为两根,且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呈十字状分布在无人机本体的外侧,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在远离无人机本体的一端均通过旋转轴连接有扇叶,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的外侧等距开设有机翼孔,且机翼孔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插孔,辅助插孔的外侧均设有连接孔,内壳在对应机翼孔的位置设有机翼凹槽;所述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的一端均贯穿机翼孔并与机翼凹槽连接,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的一端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位于外壳和内壳之间;所述无人机本体上围绕轴心等距贯穿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且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位于外壳和内壳之间,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均为弧形板,所述旋转轴分别位于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凹槽,且连接凹槽呈弧形状,连接凹槽位于第一连接板的内侧,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端插接在连接凹槽的内部,靠近第一机翼的机翼凹槽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侧均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组装连接杆的一端依次贯穿连接孔、第一连接板和第一定位板并与第一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通孔,且第二定位板的一端通过穿插通孔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定位板的一端部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组装连接杆的一端贯穿连接孔并与第二螺纹孔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上端设有定位滑槽,且位于第一定位板的正上方,定位滑槽的内部设有定位滑块,且定位滑块的一端与定位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定位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定位滑槽并与第一定位板的上端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为四根,且旋转轴均通过轴承与无人机本体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凹槽内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防滑块,第一定位板的一端两侧均设有第二防滑块,且第一防滑块和第二防滑块均呈半圆状,第一防滑块的顶端和第二防滑块顶端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组装连接杆和第二组装连接杆均为四根,且第一组装连接杆对称设置在第一机翼的两侧,第二组装连接杆对称设置在第二机翼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定位滑槽为凹形滑槽,且定位滑槽在开口处的两侧均设有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组装式便修无人机测试模型,通过旋转轴、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之间的相互配合连接,再通过第一组装连接杆和第二组装连接杆的辅助配合,不仅可以把机翼很好的固定在无人机本体上,而且还可以在进行模型测试出现问题的时候,对于整个无人机进行拆卸处理,可以很好的把整体分为个体,从而进行更为精确的检查和维修,该无人机测试模型,不仅能正常进行无人机测试,而且还可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方便技术人员进行拆卸分析,从而可以对于无人机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处理,不仅可以方便处理问题,而且还可以方便在不使用的时候,对于无人机进行拆卸和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无人机本体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机翼孔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连接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滑槽示意图。图中:无人机本体1、第一机翼2、第二机翼3、第一组装连接杆4、第二组装连接杆5、扇叶6、旋转轴7、第一连接板8、第一定位板9、第二定位板10、第二连接板11、机翼孔12、辅助插孔121、连接孔122、定位滑槽13、定位连接杆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式便修无人机测试模型,包括无人机本体1、第一机翼2、第二机翼3、第一组装连接杆4和第二组装连接杆5,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均为两根,且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呈十字状分布在无人机本体1的外侧,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在远离无人机本体1的一端均通过旋转轴连接有扇叶6,无人机本体1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的外侧等距开设有机翼孔12,且机翼孔12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插孔121,辅助插孔121的外侧均设有连接孔122,内壳在对应机翼孔12的位置设有机翼凹槽。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的一端均贯穿机翼孔12并与机翼凹槽连接,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的一端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11,且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11位于外壳和内壳之间。无人机本体1上围绕轴心等距贯穿设有旋转轴7,旋转轴7为四根,且旋转轴7均通过轴承与无人机本体1连接,旋转轴7的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一定位板9和第二定位板10,且第一定位板9和第二定位板10均位于外壳和内壳之间,第一定位板9和第二定位板10均为弧形板,旋转轴7分别位于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之间,第一定位板9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凹槽,且连接凹槽呈弧形状,连接凹槽位于第一连接板8的内侧,第一定位板9的一端插接在连接凹槽的内部,连接凹槽内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防滑块,第一定位板9的一端两侧均设有第二防滑块,且第一防滑块和第二防滑块均呈半圆状,第一防滑块的顶端和第二防滑块顶端接触,靠近第一机翼2的机翼凹槽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侧均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组装连接杆4的一端依次贯穿连接孔122、第一连接板8和第一定位板9并与第一螺纹孔连接。第二连接板11上设有通孔,且第二定位板10的一端通过穿插通孔与第二连接板11连接,第二定位板10的一端部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组装连接杆5的一端贯穿连接孔122并与第二螺纹孔连接,第一组装连接杆4和第二组装连接杆5均为四根,且第一组装连接杆4对称设置在第一机翼2的两侧,第二组装连接杆5对称设置在第二机翼3的两侧。外壳的内壁上端设有定位滑槽13,且位于第一定位板9的正上方,定位滑槽13的内部设有定位滑块,且定位滑块的一端与定位连接杆14的一端连接,定位连接杆14的另一端贯穿定位滑槽13并与第一定位板9的上端连接,定位滑槽13为凹形滑槽,且定位滑槽13在开口处的两侧均设有挡块工作原理:首先将分别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通过机翼孔12插接在机翼凹槽内部,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11可以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式便修无人机测试模型,包括无人机本体(1)、第一机翼(2)、第二机翼(3)、第一组装连接杆(4)和第二组装连接杆(5),所述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均为两根,且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呈十字状分布在无人机本体(1)的外侧,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在远离无人机本体(1)的一端均通过旋转轴连接有扇叶(6),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的外侧等距开设有机翼孔(12),且机翼孔(12)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插孔(121),辅助插孔(121)的外侧均设有连接孔(122),内壳在对应机翼孔(12)的位置设有机翼凹槽;所述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的一端均贯穿机翼孔(12)并与机翼凹槽连接,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的一端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11),且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11)位于外壳和内壳之间;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围绕轴心等距贯穿设有旋转轴(7),旋转轴(7)的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一定位板(9)和第二定位板(10),且第一定位板(9)和第二定位板(10)均位于外壳和内壳之间,第一定位板(9)和第二定位板(10)均为弧形板,所述旋转轴(7)分别位于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板(9)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凹槽,且连接凹槽呈弧形状,连接凹槽位于第一连接板(8)的内侧,所述第一定位板(9)的一端插接在连接凹槽的内部,靠近第一机翼(2)的机翼凹槽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侧均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组装连接杆(4)的一端依次贯穿连接孔(122)、第一连接板(8)和第一定位板(9)并与第一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11)上设有通孔,且第二定位板(10)的一端通过穿插通孔与第二连接板(11)连接,第二定位板(10)的一端部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组装连接杆(5)的一端贯穿连接孔(122)并与第二螺纹孔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上端设有定位滑槽(13),且位于第一定位板(9)的正上方,定位滑槽(13)的内部设有定位滑块,且定位滑块的一端与定位连接杆(14)的一端连接,定位连接杆(14)的另一端贯穿定位滑槽(13)并与第一定位板(9)的上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便修无人机测试模型,包括无人机本体(1)、第一机翼(2)、第二机翼(3)、第一组装连接杆(4)和第二组装连接杆(5),所述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均为两根,且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呈十字状分布在无人机本体(1)的外侧,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在远离无人机本体(1)的一端均通过旋转轴连接有扇叶(6),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的外侧等距开设有机翼孔(12),且机翼孔(12)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插孔(121),辅助插孔(121)的外侧均设有连接孔(122),内壳在对应机翼孔(12)的位置设有机翼凹槽;所述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的一端均贯穿机翼孔(12)并与机翼凹槽连接,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的一端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11),且第一连接板(8)和第二连接板(11)位于外壳和内壳之间;所述无人机本体(1)上围绕轴心等距贯穿设有旋转轴(7),旋转轴(7)的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第一定位板(9)和第二定位板(10),且第一定位板(9)和第二定位板(10)均位于外壳和内壳之间,第一定位板(9)和第二定位板(10)均为弧形板,所述旋转轴(7)分别位于第一机翼(2)和第二机翼(3)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板(9)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凹槽,且连接凹槽呈弧形状,连接凹槽位于第一连接板(8)的内侧,所述第一定位板(9)的一端插接在连接凹槽的内部,靠近第一机翼(2)的机翼凹槽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侧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齐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