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摩擦起电实现显示的显示结构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09230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摩擦起电实现显示的显示结构,所述结构依次包括第一电极、显示层、第二电极、第一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电极,第三电极和第一电极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通过相互摩擦感应出电荷,电荷分布在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上,通过导线的连接,第三电极上的电荷传导至第一电极,并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形成电势差,实现图像的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摩擦起电实现图像的显示,尤其适用于利用于柔性结构的显示装置中,且不需要薄膜晶体管的寻址电子电路,也无需携带电源,并具备制程容易、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摩擦起电实现显示的显示结构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柔性显示装置,由于使用的是压电或者外加电压,因此,在结构中设置复杂,例如电子纸,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器,具有类似纸张的特点,而且可以实现液晶显示器一样对显示内容的刷新,由于电子纸双稳态的特性,这种显示内容的刷新可以大大节省电能消耗,是一种低功率、弯曲性、易携带的显示装置,正在广泛应用与手机、电子书、电子标签、微型电脑等领域。但是,电子纸技术想要取代纸张,除了实现对纸张的阅读功能外,还必须实现对纸张的写入。现有技术中针对电子纸的写入,利用的都是压电或外加电压的写入方式。此外,在写入的器件设计上,需要昂贵而繁琐的寻址电子电路与材料设计,因而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鉴于此,有必要开发出结构更为简单,成本低廉的图像显示结构,以满足应用上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显示装置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摩擦起电实现显示的显示结构。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摩擦起电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摩擦起电实现显示的显示结构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摩擦起电实现显示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依次包括第一电极、显示层、第二电极、第一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电极,第三电极和第一电极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通过相互摩擦感应出电荷,电荷分布在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上,通过导线的连接,第三电极上的电荷传导至第一电极,并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形成电势差,实现图像的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摩擦起电实现显示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依次包括第一电极、显示层、第二电极、第一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电极,第三电极和第一电极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通过相互摩擦感应出电荷,电荷分布在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上,通过导线的连接,第三电极上的电荷传导至第一电极,并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形成电势差,实现图像的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极为多个微电极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极采用阵列化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摩擦层和/或第二摩擦层为有规则的凹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规则的凹凸结构包括直线条纹状、波浪条纹状、锯齿形、立方体形、四棱锥形、圆锥形或圆柱形中的一种或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规则的凹凸结构的尺寸为纳米级至微米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层与第二摩擦层材料为聚对笨二甲酸二醇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苯乙烯、聚甲基苯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液晶高分聚合物、聚酰亚胺、苯胺甲醛树脂、聚甲醛、乙基纤维素,聚酰胺、三聚氰胺甲醛、聚乙二醇丁二酸酯、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柏儒王毓成刘贵师黄洁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