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桩基扩底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对周边土层和邻近地铁结构影响较小,适用于城市已建地铁结构邻近区域施工的地上结构的无摩擦桩成桩结构及成桩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及地下轨道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上结构基础施工会涉及到已建地铁隧道。当在地铁沿线上部修建地上建筑物时,特别是高层结构时,地上结构的深基础施工无可避免的会对已建地铁结构产生影响。城市地铁隧道具有结构安全要求高、轨道沉降精度控制高、社会关注度大和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在地铁沿线或地铁之上修建的结构物(高架桥、高层结构等)的桩基础往往与地铁隧道的间距非常小。而城市地层一般为粘土地层、黄土地层、淤泥质地层或砂卵石地层。在此类地层中施工的桩基,如果在基岩或硬质土层埋深较大的情况下,其承载力一般以桩侧摩阻力为主,而以端承力为辅。桩基础在上部结构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向下位移的趋势,而摩阻力的方向向上。摩阻力会对导致周边地层的应力重分布,进而对地铁隧道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摩擦桩成桩结构,包括预制桩(1),其特征在于在预制桩(1)的底部设置有桩基扩底(5),在预制桩(1)与桩基扩底(5)连接的底部设置有封板(4),封板(4)的下缘直径大于预制桩(1)的直径,该封板(4)的中部加工有注浆孔,在预制桩(1)外壁沿着径向设置有肋板(2),该肋板(2)在预制桩(1)侧壁上均匀分布并且底端与封板(4)连接,在预制桩(1)的外围设置有泥浆润滑护套(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摩擦桩成桩结构,包括预制桩(1),其特征在于在预制桩(1)
的底部设置有桩基扩底(5),在预制桩(1)与桩基扩底(5)连接的底部设置
有封板(4),封板(4)的下缘直径大于预制桩(1)的直径,该封板(4)的中
部加工有注浆孔,在预制桩(1)外壁沿着径向设置有肋板(2),该肋板(2)
在预制桩(1)侧壁上均匀分布并且底端与封板(4)连接,在预制桩(1)的外
围设置有泥浆润滑护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摩擦桩成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润滑护
套(3)是由水灰比为0.8~1.2的钠基膨润土浆液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摩擦桩成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润滑护
套(3)的平均壁厚为4~6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摩擦桩成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2)
是3~6个,并且肋板(2)的宽度与预制桩(1)的半径之间的比值为1: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摩擦桩成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4)
的边沿与底面呈30~60°的倾角。
6.一种无摩擦桩成桩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指南,冯怀平,赵丽娅,吴树清,乔卉卉,随笑妍,张梦醒,张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