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塞领域,并提供一种耳塞滤波芯子,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腔室,壳体上端设有出音口,腔室下端设有进音口,进音口与出音口通过所述腔室而连通,出音口的横截面积小于进音口的横截面积,耳塞滤波芯子由金属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选用合适的材料,在达到对外界噪音的有效衰减亦不影响使用者之间的交流,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塞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耳塞滤波芯子及装配有该芯子的防噪声耳塞。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石油开采、航空运输、钻井开采等过程中经常产生高频噪音,长期在上述环境下工作会造成工作者的听力下降,因此工作者需要采取健康保护措施。最常见的保护措施是让工作者佩戴防噪音耳塞,现有的一种防噪音耳塞如图1所示。防噪音耳塞具有两个对称设计的耳塞本体11(图1中仅示一个),耳塞本体11的一端设有可伸入耳道内的凸块13,耳塞本体11通常是由硅胶等材质较软的材料制成,以便凸块13方便地塞入耳道内。并且两个耳塞本体11通过挂绳12连接。但是,由于现有的防噪音耳塞的耳塞本体11完全由硅胶等材料制成,虽然能将外界的噪音隔阻,但同时也将有用的声音信号隔阻,特别是人的言语声音信号也被隔阻,而人的言语声音信号主要集中在中低频段,因此,使用者佩戴防噪音耳塞后难以听到外界的言语声音信号,也就很难与他人进行顺畅的沟通,需要与他人沟通时不得不摘除耳塞。此外,若使用者长时间佩戴此种防噪音耳塞,则容易造成耳道的堵塞感,并且耳道内外压力不平衡,容易产生疲劳、头晕等现象,在给使用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亦会产生不利于使用者的健康的影响。专利号为CN201020666901.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滤波器及防噪音耳塞,该滤波器设置有锥腔、圆柱腔、两个通孔及连接该两个通孔的管道。虽然该滤波器能够有效削弱高频噪音而保留有用的中低频声音,但该滤波器具有以下缺陷:由于该滤波器是由塑胶材料制成,造成其易碎而不耐用且一旦掉落地上,则不易寻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削弱高频有害噪音且保留中低频声音信号的滤波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佩戴后能够听到外界有用的言语声音信号的耳塞。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耳塞滤波芯子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腔室,壳体上端设有出音口,腔室下端设有进音口,进音口与出音口通过腔室而连通,出音口的横截面积小于进音口的横截面积,耳塞滤波芯子由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方案是,进音口与出音口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出音口的孔径小于进音口的孔径。由上述方案可见,外界的声信号从进音口进入腔室,并通过腔室从出音口进入到人体耳道内。由于从耳塞滤波芯子下端对耳塞滤波芯子进行观察时,出音口位于所述腔室内,且通过利用高频声波衍射能力较差的特性,因此高频声波穿过腔室后的能量大幅度衰减,即可以理解为高频声波被大幅度削弱,而衍射能力较强的中低频声波则在穿过腔室后衰减不明显。由此可见,有害的高频声波被耳塞滤波芯子大幅削弱,而处于中低频的声波则几乎毫无衰减地进入人体耳道,从而令使用者在避免收到高频声波的同时亦可听到外界有用的声音。使用者在进行工业生产、石油开采、航空运输、钻井开采等作业时,人体会产生汗液,且在上述作业过程中使用者如有不慎,则会导致耳塞掉落。耳塞一经掉落,则在作业现场难以找寻。通过使用金属材料,一方面既能耐汗液等液体的腐蚀,另一方面亦能在掉落后通过使用金属探测器等器材寻回耳塞。除此以外,金属材料制成的耳塞滤波芯子亦比由塑胶材料制成的耳塞滤波芯子更加耐用而不易碎。由于本技术提供的耳塞滤波芯子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若使用塑胶等其它材料则因难以保证尺寸精度而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因此,通过使用金属材料以降低生产难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壳体的外周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标识图案,标识图案用于标识出音口的横截面积大小。进一步的方案是,标识图案为沿壳体外周壁周向延伸的圆环。进一步的方案是,圆环的数量为二条以上,多条圆环在壳体的轴向上平行布置。由于本技术所提供的耳塞滤波芯子的高频噪音削弱功能主要受到出音口横截面积的影响,因此通过在壳体外周壁设置出音口横截面积大小的标识图案,令使用者易于辨别耳塞滤波芯子的高频噪音削弱功能的强弱,从而利于使用者根据个人实际需求而使用功能强弱不同的耳塞滤波芯子。为了实现上述的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耳塞包括耳塞本体,耳塞本体内设有耳塞滤波芯子,耳塞滤波芯子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腔室,壳体上端设有出音口,腔室下端设有进音口,进音口与出音口通过腔室而连通。由上述方案可见,高频声波由于其衍射能力较差而在穿过腔室后能量衰减明显,而中低频声波则容易穿过腔室并通过出音口进入人体耳道内,且能量衰减不明显,佩戴防噪音耳塞后,使用者仍可听到外界有用的中低频声音信号,但高频噪音则被削弱。并且,有用壳体的两端均与耳塞本体外界连通,外界的声音信号及空气可进入耳道内,避免耳道内外压力不平衡,从而减少使用者产生疲劳、头晕等现象,有利于使用者的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防噪音耳塞的耳塞本体与滤波器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耳塞滤波芯子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耳塞滤波芯子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与图3,左右方向为横向,上下方向为纵向,本实施例的耳塞滤波芯子2具有出音口21、进音口22、腔室24、壳体23、标识图案25。并通过利用金属材料制造耳塞滤波芯子2以使其具备耐腐蚀、不易碎而耐用的特性并便于进行加工生产,且当装配有该耳塞滤波芯子的耳塞一经掉落地上,可通过使用如金属探测器等器材以寻回。参见图2,当从耳塞滤波芯子2下端以仰视的视角对耳塞滤波芯子2进行观察时,出音口21形成在腔室24内,出音口21的横截面积小于进音口22的横截面积。参见图3,耳塞本体3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确定,本实施例中,耳塞本体3设置有向耳道延伸凸块,耳塞滤波芯子2置于耳塞本体3内,且耳塞滤波芯子2的两个端面均与耳塞本体3外界连通,以便声波进入耳塞滤波芯子2内。耳塞滤波芯子2的两端面即可以直接暴露在耳塞本体3的端面上,也可以与耳塞本体3内的一条通道连通,该通道的另一端延伸到耳塞本体20的端面上。腔室24从壳体23的下端向壳体23的内部形成一定深度的腔室24。在本实施例中,外壳选用圆柱形,腔室选用圆柱腔,壳体23的轴向上的长度比腔室24的深度大0.2mm或者以上。在壳体23的上端形成出音口21,腔室24的下端形成进音口22。壳体23的外周壁形成有标识图案25,标识图案25对出音口21的横截面积的大小进行标识。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标识图案25为二条圆环,且二条圆环在壳体的纵向上相互平行,标识图案25被设置为向壳体23外周壁周向延伸,标识图案25的圆环数量可根据出音口横截面积的大小而选用不同数量,如当出音口21的横截面积按大小不同而分为第一横截面积、第二横截面积、第三横截面积等的时候,标识图案25的圆环数量可分别对应选用一条、二条、三条等。而由于本技术中的耳塞滤波芯子2的高频噪音削弱功能主要受到出音口横截面积的影响,因此对横截面积大小进行标识的标识图案25亦起到了对耳塞滤波芯子2的高频噪音削弱功能的强弱进行标识的作用。此外,一方面因为出音口21的定位尺寸与定形尺寸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因为耳塞滤波芯子2的体积较小造成加工不便,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出音口21通过冷激光加工方法而制成以保证出音口21的定位尺寸与定形尺寸的尺寸精度满足要求。当外界声波从进音口21进入耳塞滤波芯子2的腔室24中时,高频声波由于其较弱的衍射能力而导致其在穿过腔室24时能量被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塞滤波芯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腔室,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出音口,所述腔室下端设有进音口,所述进音口与所述出音口通过所述腔室连通,所述出音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进音口的横截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滤波芯子由金属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塞滤波芯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腔室,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出音口,所述腔室下端设有进音口,所述进音口与所述出音口通过所述腔室连通,所述出音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进音口的横截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滤波芯子由金属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滤波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音口与所述出音口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出音口的孔径小于所述进音口的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塞滤波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周壁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标识图案,所述标识图案用于标识所述出音口的横截面积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塞滤波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图案为沿所述壳体外周壁周向延伸的圆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塞滤波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的数量为二条以上,多条所述圆环在所述壳体的轴向上平行布置。6.一种耳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卓力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