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扭矩组合螺丝刀,包括刀柄、刀杆、刀头、固定设置在刀柄内的单向轴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设置在单向轴承的内圈上,位于轴向的两侧,所述刀柄为侧面贯穿有一通孔的柱体,该单向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刀柄的通孔内,所述刀杆的一端与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套接配合并由该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驱动转动,所述刀头固定设置在刀杆的另一端,手握刀柄并驱动刀柄转动进而带动刀杆和刀头单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作为一般螺丝刀使用,也可以让刀杆与刀柄垂直,增加扭力矩来当大扭矩螺丝刀使用。而且在使用时不打滑,同时可以实现螺丝刀单方向空转,松紧螺钉更加方便、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螺丝刀的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大扭矩组合螺丝刀。
技术介绍
螺丝刀是拧螺钉的必备工具,包括刀柄、刀杆和刀头,刀杆是圆杆或多棱杆,刀头是十字口形状或一字口形状,刀杆与刀柄固定连接或插入式连接,普通螺丝刀遇刀柄打滑或手力较小时,安装和拆卸螺钉就会比较困难,会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不能继续工作。为适应多种型号的螺钉,市场上开发出带多种刀头的组合螺丝刀,有效的增加了螺丝刀的适配性,但普通螺丝刀通过转动刀柄带动刀头转动进行螺钉的松紧,有时会遇到刀柄打滑或手力较小的情况,使得安装或拆卸螺钉变得困难;另外普通螺丝刀在使用时需不断做松、紧手掌的动作,比较费力且方向不易控制。为了很好的解决上面的缺陷,现有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能实现单向空转的棘轮螺丝刀,但这些螺丝刀结构复杂、体积大、容易出现故障。中国公开专利:CN2040025U,该专利文献通过调节换向键的位置,可使棘轮和棘爪处于三种不同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心轴或与其相连的刀杆实现正转(同时反向空转)拧紧螺丝,或实现反旋(同时正向空转)松开螺丝,或者使心轴及其相连的刀杆和内套及手柄连为一体,就变成了普通的螺丝刀。由于能实现上述多种状态,在拧紧或松开螺丝的过程中,手不必连续更换位置,从而提高了效率,也可以改刀柄为异形,增加扭矩,且握时手感好。不过该专利文献结构复杂、体积大且容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普通螺丝刀遇刀柄打滑或手力较小时,安装和拆卸螺钉比较困难,会降低工作效率,甚至不能继续工作;而现有的能实现单向空转的棘轮螺丝刀,螺丝刀结构复杂、体积大、容易出现故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扭矩组合螺丝刀,包括刀柄、刀杆、刀头、固定设置在刀柄内的单向轴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设置在单向轴承的内圈上,位于轴向的两侧,所述刀柄为一柱体,柱体包括两端的底面和环绕柱体的侧面,所述柱体侧面开设有贯穿的一通孔,该单向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刀柄的通孔内,所述刀杆的一端与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套接配合并由该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驱动转动,所述刀头固定设置在刀杆的另一端,手握刀柄并驱动刀柄转动进而带动刀杆和刀头单向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刀柄为圆柱体,在该圆柱体的侧面贯穿一垂直于中轴线的通孔。更进一步的,所述圆柱体刀柄的一个底面上设置有第三套筒,所述刀杆与第三套筒套接配合并由该第三套筒驱动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为内六角套筒,所述刀杆的一端与该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套接配合。更进一步的,所述刀杆的一端与该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套接配合,所述刀杆的另一端为内六角套筒,刀头的一端与该刀杆内六角套筒端套接配合,该刀头的另一端为十字口或一字口形状,与待锁紧零件配合。有益效果:本技术既可以作为一般螺丝刀使用,也可以让刀杆与刀柄垂直,增加扭力矩来当大扭矩螺丝刀使用。而且在使用时不打滑,同时可以实现螺丝刀单方向空转,松紧螺钉更加方便、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扭矩组合螺丝刀,包括刀柄1、刀杆2、刀头3、固定设置在刀柄1内的单向轴承4、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7,所述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7通过键连接设置在单向轴承4的内圈上,位于轴向的两侧,所述刀柄1为一柱体,柱体包括两端的底面和环绕柱体的侧面,所述柱体侧面开设有贯穿的一通孔,该单向轴承4固定设置在所述刀柄1的通孔内,所述刀杆2的一端与第一套筒6或第二套筒7套接配合并由该第一套筒6或第二套筒7驱动转动,所述刀头3固定设置在刀杆2的另一端,手握刀柄1并驱动刀柄1转动进而带动刀杆2和刀头3单向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柄1为圆柱体,在该圆柱体的侧面中间位置贯穿一垂直于中轴线的通孔。所述单向轴承4的外圈与刀柄1的通孔过盈配合,使得单向轴承4固定设置在该刀柄1通孔的中间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圆柱体刀柄1的一个底面上开有一沉孔,在该沉孔内套接设置有与该沉孔键连接的第三套筒5,所述刀杆2与第三套筒5套接配合并由该第三套筒5驱动转动,所述刀杆2插入该第三套筒5内即可当普通螺丝刀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7均为内六角套筒,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7与单向轴承4内圈过渡配合,使得该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7设置在单向轴承4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刀杆2的一端延伸出一六棱杆8,该刀杆2上的六棱杆8和所述第一套筒6或第二套筒7套接配合,即通过所述刀杆2上的六棱杆8套在所述第一套筒6或第二套筒7的内六角上来实现套接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刀杆2的另一端为内六角套筒形状。所述刀头3的一端为六棱杆形状,该刀头3上的六棱杆端与刀杆2的内六角套筒端套接配合,即通过该刀头3上的六棱杆端套在刀杆2的内六角套筒端来实现配合。该刀头3的另一端为十字口或一字口形状,与待锁紧零件配合,将待锁紧零件锁紧。当刀杆2插入刀柄1上的第三套筒5时该技术可作为普通螺丝刀使用。当需要大扭矩时,刀杆2插入刀柄中部两侧的第一套筒6或第二套筒7,刀杆2与刀柄1垂直,使用者横握刀柄1,能克服打滑,增大扭矩,同时刀柄1中部两侧的第一套筒6和第二套筒7分别实现顺时针和逆时针单向空转,不需要像棘轮螺丝刀那样拨动开关。本技术使用单向轴承,比使用棘轮机构的总体积小,结构更简单。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扭矩组合螺丝刀,包括刀柄、刀杆和刀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刀柄内的单向轴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设置在单向轴承的内圈上,位于轴向的两侧,所述刀柄为一柱体,柱体包括两端的底面和环绕柱体的侧面,所述柱体侧面开设有贯穿的一通孔,该单向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刀柄的通孔内,所述刀杆的一端与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套接配合并由该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驱动转动,所述刀头固定设置在刀杆的另一端,手握刀柄并驱动刀柄转动进而带动刀杆和刀头单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扭矩组合螺丝刀,包括刀柄、刀杆和刀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刀柄内的单向轴承、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设置在单向轴承的内圈上,位于轴向的两侧,所述刀柄为一柱体,柱体包括两端的底面和环绕柱体的侧面,所述柱体侧面开设有贯穿的一通孔,该单向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刀柄的通孔内,所述刀杆的一端与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套接配合并由该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驱动转动,所述刀头固定设置在刀杆的另一端,手握刀柄并驱动刀柄转动进而带动刀杆和刀头单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扭矩组合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为圆柱体,在该圆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鹰,刘万山,李心语,焦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