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0453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9:31
一种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包括热能收集器和安装在每个用户处的分户储热装置,所述热能收集器上安装有换热立管,所述分户储热装置包括贴附在换热立管上的热源端氟换热器、直膨式热泵和安装在分户内的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的内胆上安装有将热能传递至水箱内的用热端氟换热器,用热端氟换热器和热源端氟换热器均通过连接管路与直膨式热泵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贴附在换热立管上的热源端氟换热器,使得换热立管的热能可直接传递至热源端氟换热器,从无需加装三通,这样,安装操作简单、降低了泄露的几率,避免了因泄露引发的安全事故;当热源及换热立管内介质温度较低时,可利用直膨式热泵提升温度,满足分户用户对于温度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热储热技术,特别是一种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标准: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MPa;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居住建筑入户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但是目前,现行的太阳能分户储热系统中,将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吸收的热能传输给各层分户储热水箱的传热主管内,对于高层建筑,每层按一般的3米层高计算,则12层建筑传热主管底层位置的压力一定会大于0.35MPa,即底层的现行配套的分户储热水箱的换热盘管内静压定会大于0.35MPa;15层建筑传热主管底层位置的压力一定会大于0.45MPa,即底层的现行配套的分户储热水箱的换热盘管内静压定会大于0.45MPa;20层建筑传热主管底层位置的压力一定会大于0.6MPa,即底层的现行配套的分户储热水箱的换热盘管内静压定会大于0.6MPa。综上所述,现行的太阳能分户储热系统,是不宜将屋面太阳能集热器的热能传输给35米以上的建筑的底层用户的;当然,更不能将屋面太阳能集热器的热能传输给60米以上建筑的从底层到顶层的所有用户。同时,现有热源往每户传热时,必须在两根传热主管上加装三通,通过此三通将热工质流入分户水箱盘管,加热分户水箱,这样,需要在传热主管上加装三通,不但安装工作量大,而且增加了泄露的几率,极易引发因泄露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因是直接传热,分户水箱内的温度一定会低于热源及传热主管内介质温度,当热源温度较低不能洗浴时,则系统就不能满足分户用户对于温控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安装方便、无需加装三通、降低安装工作量、可将分户储热水箱温度提升使其高于热源温度,可满足用户对于温控使用要求,提高热利用率的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本技术一种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包括热能收集器和安装在每个用户处的若干分户储热装置,所述热能收集器上安装有向每个用户输送热能的换热立管,所述分户储热装置包括贴附在换热立管上的热源端氟换热器、直膨式热泵和安装在分户内的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的内胆上安装有将热能传递至水箱内的用热端氟换热器,用热端氟换热器和热源端氟换热器均通过连接管路与直膨式热泵相接。1、所述热能收集器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与太阳能集热器相接的换热装置;2、所述换热装置为换热水箱或换热器;3、在换热立管远离换热装置的一端安装有排污阀;4、所述用热端氟换热器贴合在储热水箱内胆外壁上;5、所述用热端氟换热器缠绕在储热水箱内胆外壁上;6、所述用热端氟换热器设置在储热水箱的内胆内部;7、还包括控制直膨式热泵启动的控制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缠绕在换热立管上的热源端氟换热器,使得换热立管的热能可直接传递至热源端氟换热器,无需加装三通,这样,安装操作简单、降低了泄露的几率,避免了因泄露引发的安全事故;当热源及换热立管内介质温度较低时,可利用直膨式热泵将分户储热水箱的温度提升至高于热源温度分户用户的温度需求,同时,采用直膨式热泵分户传热储热技术,可降低换热立管的传热温度,即使换热立管的热损降低,大大提高系统的热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分户储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2、3,一种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包括热能收集器和安装在每个用户处的若干分户储热装置5,所述热能收集器上安装有向每个用户输送热能的换热立管,所述分户储热装置包括贴合在换热立管上的热源端氟换热器7、直膨式热泵8和安装在分户内的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的内胆上安装有将热能传递至水箱内的用热端氟换热器9,用热端氟换热器9和热源端氟换热器7均通过连接管路与直膨式热泵8相接。所述换热立管内的工质与分户储热水箱换热盘管内的工质相同,均为水或防冻液。所述采用直膨式热泵传热技术,可使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往各层的换热立管内介质温度与室温接近,这样可有效将系统热损降低到最小。采用无换向阀的直膨式热泵单向传热,彻底杜绝了各分户储热水箱之间串热的可能。所述直膨式热泵还可以为与翅片式氟蒸发器结合,设计制作成直膨式及空气源式双重吸热形式的多功能热泵,此直膨式热泵的主机既可安装在室内也可安装于户外。本技术从热能收集器往每户传热时,只须将热源端氟换热器卡在换热立管外壁上固定即可,为了增进传热,在热源端氟换热器与换热立管外壁之间的间隙内填充导热硅脂等传热辅料也可,这样,无需加装三通,通过直膨式热泵将换热立管内的热能传入分户储热水箱内胆的盘管处,加热分户储热水箱,不但安装方便,而且当热源及换热立管内介质温度较低时,通过直膨式热泵可使分户储热水箱温度高于热源及换热立管内介质温度;另一方面,采用了直膨式热泵分户传热储热技术,可利用的热源温度可降低,这样也同时降低甚至消除换热立管造成的热损,大大提高系统的热利用率。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中:所述热能收集器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和与太阳能集热器1相接的换热装置2。也可无换热装置,而是直接太阳能集热装置内热工质用循环泵送往分户的换热立,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还可以为工厂企业等的余热回收装置。本技术可应用于高层建筑,屋面太阳能集热器的热能通过换热立管往建筑各层传输热能时,无需在换热立管上旁通支管与各层分户储热水箱之间连通传热;至需通过紧贴在换热立管外壁的热源端氟换热器,利用直膨式热泵,将换热立管中热能输送至用紧贴在分户储热水箱内胆下部外侧热端氟换热器,用热端氟换热器再将热能传至分户储热水箱底部,分户储热水箱内部再通过对流将分户储热水箱逐渐加热。由于系统换热立管是封闭的,换热立管内的工质与分户储热水箱内胆无连通,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层建筑太阳能分户传热储热水箱,与换热立管连接的旁通支管压力过大而造成的泄露问题及安全隐患。任何分户储热装置的任何部件损坏,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另外可通过分户储热水箱内置的电辅助加热装置10或其他加热设备,直接加热分户储热水箱。实施例3,实施例1或2所述的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中:所述换热装置为换热水箱或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可以为板式换热器、容积式换热器或列管式换热器。实施例4,实施例1-3任一项所述的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中:在换热立管远离换热装置的一端安装有排污阀6。若应用于高层建筑时,热能收集器设置在高层建筑的顶端,换热立管内的水或防冻液向下流动,此时排污阀6设置在下端,在系统工作前需冲洗管内脏物时,只需打开排污阀6即可;若应用于工厂企业等的余热回收装置上,则工厂企业等的余热回收装置作为热能收集器设置在底面上,此时排污阀6也设置在下端。实施例5,实施例1-4任一项所述的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中:所述用热端氟换热器贴合在储热水箱内胆外壁上。实施例6,实施例1-5任一项所述的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中:所述用热端氟换热器缠绕在储热水箱内胆外壁上。实施例7,实施例1-6任一项所述的氟循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能收集器和安装在每个用户处的若干分户储热装置,所述热能收集器上安装有向每个用户输送热能的换热立管,所述分户储热装置包括贴附在换热立管上的热源端氟换热器、直膨式热泵和安装在分户内的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的内胆上安装有将热能传递至水箱内的用热端氟换热器,用热端氟换热器和热源端氟换热器均通过连接管路与直膨式热泵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能收集器和安装在每个用户处的若干分户储热装置,所述热能收集器上安装有向每个用户输送热能的换热立管,所述分户储热装置包括贴附在换热立管上的热源端氟换热器、直膨式热泵和安装在分户内的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的内胆上安装有将热能传递至水箱内的用热端氟换热器,用热端氟换热器和热源端氟换热器均通过连接管路与直膨式热泵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收集器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与太阳能集热器相接的换热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循环分户传热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贞林刘广虎梁智杨锋习明星庞忠飞李森王于晓张瑞田付民张永庆黄银川徐猛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