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0168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7:02
一种蓄电装置(1),第一外装件(10)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层(15)与第二外装件(20)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层(25)彼此相对,通过被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热塑性树脂层熔接而成的热封部(32)包围,从而形成具有电池元件室(33)的外装体(31),第一内侧导通部(42)及第二内侧导通部(52)面向电池元件室的室内,对于被封入至电池元件室内的电池元件而言,正极元件(41)与第一内侧导通部导通,并且负极元件与第二内侧导通部导通,在外装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外装件的第一金属箔(11)导通的多个第一外侧导通部(43)及与第二外装件的第二金属箔(21)导通的多个第二外侧导通部(5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手机用蓄电池、车载用蓄电池、可再生能源回收用蓄电池、电容器(capacitor)、全固态电池等使用的、以层压件外装了的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等便携设备的薄型、轻量化,作为搭载于这些便携设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外装件,使用了在金属箔的两个面上贴合了树脂膜的层压外装件来代替以往的金属罐。另外,正在研究在电动汽车用的电源、蓄电用的大型电池、电容器(capacitor)等蓄电装置中,也使用由层压外装件制作的外装体。这些蓄电装置通过在接合于正极及负极的极耳引线从外装体伸出的状态下将层压外装件的内侧的树脂层彼此进行热封接合,由此电极密封在外装体内,通过极耳引线进行电的授受。若将这种结构的蓄电装置进行高容量化,电流集中于极耳引线从而热量易于积存,存在由于局部的发热而引起的安全性的降低的问题。另外,由于电极反应以极耳引线的连接部位为起点而扩散开来,因此,在重复充放电期间,由于反应而结构发生了变化的活性物质、反应生成物局部存在于接近极耳引线的部分,这种局部存在成为加速装置劣化的原因。针对上述局部的发热,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蓄电装置,通过在电极接合多组极耳引线,从而将电流分散,抑制了1个极耳引线的发热量。针对伴随着蓄电装置的大型化的极耳引线的发热,上述专利文献1在[0011]中指出,“虽然也有将引线-极耳增厚、增宽的方法,但这时,有引线-极耳部位的密封性(sealing)变差的可能”,专利文献1采用了使用多组的以往尺寸的极耳引线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18010号公报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需解决的课题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蓄电装置,虽然避免了由极耳引线的增厚及大型化而引起的密封性降低,但与层压外装件彼此直接接合的部分相比,极耳引线的伸出部分的密封性变差,这一点没有改变,且通过使用多组极耳引线,密封性变差的部位增多。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鉴于上述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能抑制由电极反应引起的生成物的局部存在,且能保持高密封性。即,本专利技术包括下述[1]~[5]记载的构成。[1]一种蓄电装置,包括:第一外装件,上述第一外装件在第一金属箔的一面上贴合有第一耐热性树脂层,在另一面上贴合有第一热塑性树脂层,在上述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侧的面上具有与第一金属箔导通的第一内侧导通部;第二外装件,上述第二外装件在第二金属箔的一面上贴合有第二耐热性树脂层,在另一面上贴合有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在上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层侧的面上具有与第二金属箔导通的第二内侧导通部;和电池元件,上述电池元件具有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元件、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元件和配置于它们之间的隔膜、和电解质,上述第一外装件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外装件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彼此相对,通过被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热塑性树脂层熔接而成的热封部包围,从而形成具有电池元件室的外装体,第一内侧导通部及第二内侧导通部面向上述电池元件室的室内,对于被封入至上述电池元件室内的电池元件而言,正极元件与第一内侧导通部导通,并且负极元件与第二内侧导通部导通,在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金属箔导通的多个第一外侧导通部及与第二金属箔导通的多个第二外侧导通部。[2]前项1记载的蓄电装置,其中,在上述外装体的俯视中,上述多个第一外侧导通部相对于上述正极元件的中心设置在对称位置,上述多个第二外侧导通部相对于上述负极元件的中心设置在对称位置。[3]一种蓄电装置,包括:第一外装件,上述第一外装件在第一金属箔的一面上贴合有第一耐热性树脂层,在另一面上贴合有第一热塑性树脂层,在上述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侧的面上具有与第一金属箔导通的第一内侧导通部;第二外装件,上述第二外装件在第二金属箔的一面上贴合有第二耐热性树脂层,在另一面上贴合有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在上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层侧的面上具有与第二金属箔导通的第二内侧导通部;和电池元件,上述电池元件具有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元件、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元件和配置于它们之间的隔膜、和电解质,上述第一外装件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外装件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彼此相对,通过被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热塑性树脂层熔接而成的热封部包围,从而形成具有电池元件室的外装体,第一内侧导通部及第二内侧导通部面向上述电池元件室的室内,对于被封入至上述电池元件室内的电池元件而言,正极元件与第一内侧导通部导通,并且负极元件与第二内侧导通部导通,在上述外装体的外表面,与第一金属箔导通的环形第一外侧导通部沿上述正极元件的边缘设置,与第二金属箔导通的环形第二外侧导通部沿上述负极元件的边缘设置。[4]前项1~3中任一项记载的蓄电装置,其中,上述第一外侧导通部及第二外侧导通部设置在热封部上。[5]前项1~3中任一项记载的蓄电装置,其中,上述第一外侧导通部设置在第一耐热性树脂层侧的面或上述第二外侧导通部设置在第二耐热性树脂层侧的面,或者上述第一外侧导通部设置在第一耐热性树脂层侧的面且上述第二外侧导通部设置在第二耐热性树脂层侧的面。专利技术的效果对于上述[1]记载的蓄电装置,在外装体的电池元件室内,电池元件与第一金属箔的第一外侧导通部及第二金属箔的第二内侧导通部导通,在外装体的外表面上,第一金属箔的第一外侧导通部及第二金属箔的第二外侧导通部成为集电部,从而进行与外部的电的授受。为了电的授受而未使用极耳引线,热封部以整个外周与第一热塑性树脂层和第二热塑性树脂层直接接合,因此具有高密封性。另外,由于具有多个第一外侧导通部及多个第二外侧导通部,因此电池元件的相对于集电部的远近差缩小,抑制了由于电极反应而结构发生了变化的活性物质、反应生成物局部存在,进而抑制了蓄电装置的劣化。此外,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外侧导通部及多个第二外侧导通部,可以使流经集电部的电流分散从而避免局部的发热。对于上述[2]记载的蓄电装置,多个第一外侧导通部相对于正极元件的中心设置在对称位置,多个第二外侧导通部相对于所述负极元件的中心设置在对称位置,因此,缩小电池元件的相对于第一外侧导通部及第二外侧导通部的远近差的效果较大。对于上述[3]记载的蓄电装置,在外装体的电池元件室内,电池元件与第一金属箔的第一外侧导通部及第二金属箔的第二内侧导通部导通,在外装体的外表面上,第一金属箔的第一外侧导通部及第二金属箔的第二外侧导通部成为集电部,从而进行与外部的电的授受。为了电的授受而未使用极耳引线,热封部以整个外周与第一热塑性树脂层和第二热塑性树脂层直接接合,因此具有高密封性。另外,第一外侧导通部及第二外侧导通部为沿电池元件的边缘的环形,从整个外周进行集电,因此电池元件的相对于集电部的远近差缩小,抑制了由于电极反应而结构发生了变化的活性物质、反应生成物局部存在,进而抑制了蓄电装置的劣化。对于上述[4]记载的蓄电装置,第一外侧导通部及第二外侧导通部设置在热封部上,因此即便第一外侧导通部或第二外侧导通部发生破损,也不会发生漏液,安全性高。对于上述[5]记载的蓄电装置,上述第一外侧导通部及第二外侧导通部的至少一者设置在本来构成外装体的外表面的第一耐热性树脂层侧的面或第二耐热性树脂层侧的面,因此可减少特别的组装、加工。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蓄电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蓄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装件,所述第一外装件在第一金属箔的一面上贴合有第一耐热性树脂层,在另一面上贴合有第一热塑性树脂层,在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侧的面上具有与第一金属箔导通的第一内侧导通部;第二外装件,所述第二外装件在第二金属箔的一面上贴合有第二耐热性树脂层,在另一面上贴合有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在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层侧的面上具有与第二金属箔导通的第二内侧导通部;和电池元件,所述电池元件具有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元件、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元件、配置于它们之间的隔膜、和电解质,所述第一外装件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外装件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彼此相对,通过被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热塑性树脂层熔接而成的热封部包围,从而形成具有电池元件室的外装体,第一内侧导通部及第二内侧导通部面向所述电池元件室的室内,对于被封入至所述电池元件室内的电池元件而言,正极元件与第一内侧导通部导通,并且负极元件与第二内侧导通部导通,在所述外装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金属箔导通的多个第一外侧导通部及与第二金属箔导通的多个第二外侧导通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17 JP 2015-184073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装件,所述第一外装件在第一金属箔的一面上贴合有第一耐热性树脂层,在另一面上贴合有第一热塑性树脂层,在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侧的面上具有与第一金属箔导通的第一内侧导通部;第二外装件,所述第二外装件在第二金属箔的一面上贴合有第二耐热性树脂层,在另一面上贴合有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在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层侧的面上具有与第二金属箔导通的第二内侧导通部;和电池元件,所述电池元件具有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元件、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元件、配置于它们之间的隔膜、和电解质,所述第一外装件的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外装件的第二热塑性树脂层彼此相对,通过被第一热塑性树脂层与第二热塑性树脂层熔接而成的热封部包围,从而形成具有电池元件室的外装体,第一内侧导通部及第二内侧导通部面向所述电池元件室的室内,对于被封入至所述电池元件室内的电池元件而言,正极元件与第一内侧导通部导通,并且负极元件与第二内侧导通部导通,在所述外装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金属箔导通的多个第一外侧导通部及与第二金属箔导通的多个第二外侧导通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在所述外装体的俯视中,所述多个第一外侧导通部相对于所述正极元件的中心设置在对称位置,所述多个第二外侧导通部相对于所述负极元件的中心设置在对称位置。3.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装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武志南谷广治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昭和电工包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