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拖拉机前驱动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631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拖拉机前驱动桥,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桥壳体,前桥壳体上装有转向驱动油缸,前桥壳体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末端传动箱总成,末端传动箱总成包括连接在前桥壳体端部的转向节壳体,转向节壳体上转动连接有末端壳体,半轴上装有半轴小锥齿轮,转向节壳体内腔中装有与末端小锥齿轮一体成型的转向中传轴,转向中传轴的上部装有半轴大锥齿轮、下端为末端小锥齿轮,半轴大锥齿轮位于半轴的轴心线上方,所述转向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转向摇臂铰接,所述末端壳体的外侧连接有末端大盖,末端大盖上转动密封连接有向外伸出的前驱动轴,前驱动轴的内伸端装有与末端小锥齿轮啮合的末端大锥齿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拉机前驱动桥。
技术介绍
现有的拖拉机前驱动桥主要由主减速箱壳体、连接在主减速箱壳体两端的半轴套管、转向节、左右末端传动总成以及同步转向拉杆和双作用单油缸组成。这种前驱动桥由于主减速箱壳体两端与半轴套管结合部弯矩大,加工过程又存在应力集中,故强度低;末端传动总成中驱动轴固定挡圈为方形结构,位于末端大锥齿轮前方,故易产生应力集中引发断轴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整体强度高以及驱动轴固定方式更合理的改进型拖拉机前驱动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特点的改进型拖拉机前驱动桥,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桥壳体,前桥壳体内装有差速器总成以及与差速器总成传动连接的两个半轴,前桥壳体上装有转向驱动油缸,前桥壳体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末端传动箱总成,末端传动箱总成包括连接在前桥壳体端部的转向节壳体,转向节壳体上转动连接有末端壳体,半轴伸入转向节壳体的部段上装有半轴小锥齿轮,转向节壳体内腔中装有与末端小锥齿轮连接的转向中传轴,转向中传轴的上部装有与半轴小锥齿轮啮合的半轴大锥齿轮、下端为末端小锥齿轮且伸出转向节壳体,半轴大锥齿轮位于半轴的轴心线上方,所述转向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转向摇臂铰接,末端壳体的外侧连接有末端大盖,末端大盖上转动密封连接有向外伸出的前驱动轴,前驱动轴的内伸端装有与末端小锥齿轮啮合的末端大锥齿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向节壳体的下端插入所述末端壳体内,所述转向节壳体的外表面和所述末端壳体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内滑动轴套,所述末端壳体上部固定安装有转向支撑,所述转向节壳体的上部安装有转向轴座,所述转向轴座和所述转向支撑之间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安装在所述转向轴座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驱动轴的内伸端在末端大锥齿轮的外侧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处设有挡住所述末端大锥齿轮的半圆挡圈。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两末端壳体的同侧分别装有相对应设置的转向摇臂,所述转向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通过万向节与转向摇臂铰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内安装有长行星齿轮轴,所述长行星齿轮轴的中部套有行星齿轮轴套,所述差速器壳体和所述行星齿轮轴套之间安装有两短行星齿轮轴,所述长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行星齿轮,两所述短行星齿轮轴上也分别设有行星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内还安装有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半轴齿轮,所述半轴齿轮上固定安装有被动摩擦片,所述差速器壳体上安装有可向所述被动摩擦片挤压的主动摩擦片;还包括驱动所述主动摩擦片挤压向所述被动摩擦片的驱动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活塞,所述差速器壳体内设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内活动安装有驱动所述主动摩擦片挤压向所述被动摩擦片的所述活塞,所述差速器壳体内还设有与所述活塞腔相连通的油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半轴齿轮上固定安装有多片所述被动摩擦片,相邻的所述被动摩擦片之间设有主动摩擦片。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前桥壳体一体成型,即将原来的主减速箱壳体和半轴套管合为一体,提高了前驱动桥的的整体强度,承载更大;所述前驱动轴的内伸端在末端大锥齿轮的外侧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处设有挡住所述末端大锥齿轮的半圆挡圈,末端传动总成中驱动轴固定挡圈由方形结构改为半圆结构,且位于末端大锥齿轮的外侧,减少了应力集中引发断轴故障,提高了传递性能及寿命;所述转向节壳体的下端插入所述末端壳体内,所述转向节壳体的外表面和所述末端壳体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内滑动轴套,所述末端壳体上部固定安装有转向支撑,所述转向节壳体的上部安装有转向轴座,所述转向轴座和所述转向支撑之间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安装在所述转向轴座上;相比过去的滑动轴套加转向摇臂更为简单、合理,转向更轻便,成本更节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整体强度高以及适合前装载作业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末端传动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差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改进型拖拉机前驱动桥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桥壳体1,前桥壳体1内装有差速器总成以及与差速器总成传动连接的两个半轴2,前桥壳体1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末端传动箱总成,末端传动箱总成包括连接在前桥壳体1端部的转向节壳体6,转向节壳体6的外侧连接有末端壳体13,半轴2伸入转向节壳体6的部段上装有半轴小锥齿轮3,转向节壳体6内腔下部装有向中传轴5,转向中传轴5的上部装有与半轴小锥齿轮3啮合的半轴大锥齿轮7、下端伸出转向节壳体6且装有末端小锥齿轮12,即末端小锥齿轮12位于末端壳体13内,半轴大锥齿轮7位于半轴2的轴心线上方,所述末端壳体13的外侧连接有末端大盖9,末端大盖9上转动密封连接有向外伸出的前驱动轴10,前驱动轴10的内伸端装有与末端小锥齿轮12啮合的末端大锥齿轮8,所述前驱动轴10的内伸端在末端大锥齿轮8的外侧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处设有挡住所述末端大锥齿轮的半圆挡圈17。如图2和图3所示,前桥壳体1上装有转向驱动油缸14,该转向驱动油缸14采用等速等行程双作用油缸,即其两端皆伸出有活塞杆,两末端壳体13的同侧分别设有相对应设置的转向摇臂11,上述转向驱动油缸14的活塞杆通过万向节与转向摇臂11铰接;所述转向节壳体6的下端插入所述末端壳体内,所述转向节壳体的外表面和所述末端壳体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内滑动轴套5,所述末端壳体13上部固定安装有转向支撑4,所述转向节壳体的上部安装有转向轴座,所述转向轴座和所述转向支撑之间设有滚动轴承19,所述滚动轴承19的内圈安装在所述转向轴座上,采用上述转向结构相比过去的滑动轴套加转向摇臂更为简单、合理,转向更轻便,成本更节省。如图4所示,所述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壳体31,所述差速器壳体31内安装有长行星齿轮轴32,所述长行星齿轮轴32的中部套有行星齿轮轴套33,所述差速器壳体31和所述行星齿轮轴套33之间安装有两短行星齿轮轴34,所述长行星齿轮轴32的两端分别设有行星齿轮35,两所述短行星齿轮轴34上也分别设有行星齿轮35,所述差速器壳体31内还安装有与所述行星齿轮35啮合的半轴齿轮36,所述半轴齿轮36上固定安装有被动摩擦片37,所述差速器壳体31上安装有可向所述被动摩擦片37挤压的主动摩擦片38;还包括驱动所述主动摩擦片38挤压向所述被动摩擦片37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活塞39,所述差速器壳体内设有活塞腔40,所述活塞腔40内活动安装有驱动所述主动摩擦片挤压向所述被动摩擦片的所述活塞39,所述差速器壳体31内还设有与所述活塞腔40相连通的油路41。所述半轴齿轮上固定安装有多片所述被动摩擦片37,相邻的所述被动摩擦片37之间设有主动摩擦片38。被动摩擦片37、主动摩擦片38和驱动所述主动摩擦片挤压向所述被动摩擦片的驱动装置作为差速锁,不使用差速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拖拉机前驱动桥,其特征是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桥壳体(1),前桥壳体(1)内装有差速器总成(16)以及与差速器总成(16)传动连接的两个半轴(2),前桥壳体(1)上装有转向驱动油缸(14),前桥壳体(1)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末端传动箱总成,末端传动箱总成包括连接在前桥壳体(1)端部的转向节壳体(6),转向节壳体(6)上转动连接有末端壳体(13),半轴(2)伸入转向节壳体(6)的部段上装有半轴小锥齿轮(3),转向节壳体(6)内腔中装有与末端小锥齿轮(12)连接的转向中传轴(18),转向中传轴(18)的上部装有与半轴小锥齿轮(3)啮合的半轴大锥齿轮(7)、下端为末端小锥齿轮(12)且伸出转向节壳体(6),半轴大锥齿轮(7)位于半轴(2)的轴心线上方,所述转向驱动油缸(14)的活塞杆与转向摇臂(11)铰接,末端壳体(13)的外侧连接有末端大盖(9),末端大盖(9)上转动密封连接有向外伸出的前驱动轴(10),前驱动轴(10)的内伸端装有与末端小锥齿轮(12)啮合的末端大锥齿轮(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拖拉机前驱动桥,其特征是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桥壳体(1),前桥壳体(1)内装有差速器总成(16)以及与差速器总成(16)传动连接的两个半轴(2),前桥壳体(1)上装有转向驱动油缸(14),前桥壳体(1)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末端传动箱总成,末端传动箱总成包括连接在前桥壳体(1)端部的转向节壳体(6),转向节壳体(6)上转动连接有末端壳体(13),半轴(2)伸入转向节壳体(6)的部段上装有半轴小锥齿轮(3),转向节壳体(6)内腔中装有与末端小锥齿轮(12)连接的转向中传轴(18),转向中传轴(18)的上部装有与半轴小锥齿轮(3)啮合的半轴大锥齿轮(7)、下端为末端小锥齿轮(12)且伸出转向节壳体(6),半轴大锥齿轮(7)位于半轴(2)的轴心线上方,所述转向驱动油缸(14)的活塞杆与转向摇臂(11)铰接,末端壳体(13)的外侧连接有末端大盖(9),末端大盖(9)上转动密封连接有向外伸出的前驱动轴(10),前驱动轴(10)的内伸端装有与末端小锥齿轮(12)啮合的末端大锥齿轮(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拖拉机前驱动桥,其特征是:所述转向节壳体(6)的下端插入所述末端壳体内,所述转向节壳体的外表面和所述末端壳体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内滑动轴套(5),所述末端壳体(13)上部固定安装有转向支撑(4),所述转向节壳体的上部安装有转向轴座,所述转向轴座和所述转向支撑之间设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安装在所述转向轴座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拖拉机前驱动桥,其特征是:所述前驱动轴(10)的内伸端在末端大锥齿轮(8)的外侧设有半圆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年李山颜世强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谷合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