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旋转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9562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旋转清除装置,包括圆环柱状的框架和安装在框架内的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机架、升降电机、螺纹杆、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一对升降气缸、旋转电机和旋转刮板单元;机架包括“一”字型的下支架、“一”字型的上支架和固定在上支架的下端面上的“凵”字型升降支架;下支架和上支架自下而上水平设置在框架的内侧壁上;上支架通过固定在下支架上的升降电机及固定在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的螺纹杆升降;通过旋转电机驱动的旋转刮板单元隐藏在可升降的第二过滤网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累积在第二过滤网的杂物可以被第二过滤网的升降和隐藏在可升降的第二过滤网的旋转刮板单元清除出框架,此结构简单,环保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旋转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园林下水道进口由于周围环境所致及其容易被树枝、沙石等堆积而成的杂物所致,如果人工清除,那么工作量极大,尤其是雨季时,所以设计能自动清除此类杂物的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隐藏式旋转清除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藏式旋转清除装置,包括内部成型有过滤腔的圆环柱状的框架和安装在框架内的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机架、升降电机、螺纹杆、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一对升降气缸、旋转电机和旋转刮板单元;过滤腔的上部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竖直设置的滑行槽;机架包括“一”字型的下支架、“一”字型的上支架和固定在上支架的下端面上的“凵”字型的升降支架;下支架水平固定在框架的下端的内侧壁上;上支架滑行设置在一对对称的滑行槽内并且上支架位于下支架的正上方;升降电机竖直向上固定在下支架的下端面;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下支架并且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与升降支架的下侧壁螺接;旋转电机竖直向上固定在上支架的上端面中心;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柱状的升降托板;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的上部固定有旋转刮板单元;旋转刮板单元呈“一”字型并且中心固定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过滤网由圆柱状的第一过滤网本体和第一过滤网本体的圆柱面上与滑行槽相对应的四个第一滑行耳组成;第二过滤网由圆柱状的第二过滤网本体和第二过滤网本体的圆柱面上与滑行槽相对应的四个第二滑行耳组成;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分别通过第一滑行耳和第二滑行耳竖直滑行设置在框架的滑行槽内;第二过滤网的第二过滤网本体中心成型有与旋转刮板单元相对应的过渡槽;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自下而上设置;第一过滤网套设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且下端面抵靠在升降托板上;第二过滤网套设在升降托板上;第一过滤网的一对对称的第一滑行耳的下端面上固定有竖直向上设置的一对升降气缸;一对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穿过第一过滤网的第一滑行耳并固定连接在第二过滤网的第二滑行耳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过滤孔上下对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二过滤网的第二过滤网本体的厚度大于第二滑行耳的厚度并且第二过滤网的第二过滤网本体的下端面与第二滑行耳的下端面平齐;第二过滤网的第二过滤网本体的厚度和第二滑行耳的厚度差值与滑行槽的上侧壁与框架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一过滤网的第一过滤网本体和第二过滤网的第二过滤网本体的直径与框架的过滤腔的直径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旋转刮板单元的下端面与第一过滤网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过滤网的第二过滤网本体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累积在第二过滤网的杂物可以被第二过滤网的升降和隐藏在可升降的第二过滤网的旋转刮板单元清除出框架,此结构简单,环保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本体2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的A-A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的B-B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框架;101、滑行槽;102、过滤腔;20、装置本体;200、过滤孔;201、下支架;202、上支架;203、升降支架;21、升降电机;210、螺纹杆;22、旋转电机;220、旋转刮板单元;23、升降气缸;231、第一过滤网;232、第二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一种隐藏式旋转清除装置,包括内部成型有过滤腔102的圆环柱状的框架10和安装在框架10内的装置本体20;装置本体20包括机架、升降电机21、螺纹杆210、第一过滤网231、第二过滤网232、一对升降气缸23、旋转电机22和旋转刮板单元220;过滤腔102的上部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竖直设置的滑行槽101;如图2、图4、图5所示,机架包括“一”字型的下支架201、“一”字型的上支架202和固定在上支架202的下端面上的“凵”字型的升降支架203;下支架201水平固定在框架10的下端的内侧壁上;上支架202滑行设置在一对对称的滑行槽101内并且上支架202位于下支架201的正上方;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升降电机21竖直向上固定在下支架201的下端面;升降电机21的输出轴穿过下支架201并且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10;螺纹杆210与升降支架203的下侧壁螺接;旋转电机22竖直向上固定在上支架202的上端面中心;旋转电机2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柱状的升降托板221;旋转电机22的输出轴的上部固定有旋转刮板单元220;旋转刮板单元220呈“一”字型并且中心固定在旋转电机22的输出轴上;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第一过滤网231由圆柱状的第一过滤网本体和第一过滤网本体的圆柱面上与滑行槽101相对应的四个第一滑行耳组成;第二过滤网232由圆柱状的第二过滤网本体和第二过滤网本体的圆柱面上与滑行槽101相对应的四个第二滑行耳组成;第一过滤网231和第二过滤网232分别通过第一滑行耳和第二滑行耳竖直滑行设置在框架10的滑行槽101内;第二过滤网232的第二过滤网本体中心成型有与旋转刮板单元220相对应的过渡槽;第一过滤网231和第二过滤网232自下而上设置;第一过滤网231套设在旋转电机22的输出轴上并且下端面抵靠在升降托板221上;第二过滤网232套设在升降托板221上;第一过滤网231的一对对称的第一滑行耳的下端面上固定有竖直向上设置的一对升降气缸23;一对升降气缸23的活塞杆穿过第一过滤网231的第一滑行耳并固定连接在第二过滤网232的第二滑行耳上。如图2、图5所示,第一过滤网231和第二过滤网232的过滤孔200上下对应。如图4、图5所示,第二过滤网232的第二过滤网本体的厚度大于第二滑行耳的厚度并且第二过滤网232的第二过滤网本体的下端面与第二滑行耳的下端面平齐;第二过滤网232的第二过滤网本体的厚度和第二滑行耳的厚度差值与滑行槽101的上侧壁与框架10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同。如图4、图5所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一过滤网231的第一过滤网本体和第二过滤网232的第二过滤网本体的直径与框架10的过滤腔102的直径相同。如图4、图5所示,旋转刮板单元220的下端面与第一过滤网231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过滤网232的第二过滤网本体的厚度。旋转清除装置的原理如下:雨水经过第一过滤网231和第二过滤网232,雨水中的杂物被第二过滤网232拦截,雨水已经第一过滤网231和第二过滤网232进入下水道,当杂物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启动升降电机21,升降电机21驱动螺纹杆210旋转,螺纹杆210通过升降支架203、上支架202、旋转电机22带动第一过滤网231和第二过滤网232向上运动,当第二过滤网232到顶后,启动一对升降气缸23带动第二过滤网232向下运动,此时升降电机21驱动上支架202的上升速度与升降气缸23带动第二过滤网232下降速度相同,当第一过滤网231和第二过滤网232接触时,旋转刮板单元220完全露出,第二过滤网232的上端面与框架10的上端面平齐,然后启动旋转电机22带动旋转刮板单元220旋转,旋转刮板单元220把第二过滤网232上的杂物旋转清除,清除完后,第一过滤网231和第二过滤网232回复到最初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藏式旋转清除装置,包括内部成型有过滤腔(102)的圆环柱状的框架(10)和安装在框架(10)内的装置本体(20);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20)包括机架、升降电机(21)、螺纹杆(210)、第一过滤网(231)、第二过滤网(232)、一对升降气缸(23)、旋转电机(22)和旋转刮板单元(220);过滤腔(102)的上部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竖直设置的滑行槽(101);机架包括“一”字型的下支架(201)、“一”字型的上支架(202)和固定在上支架(202)的下端面上的“凵”字型的升降支架(203);下支架(201)水平固定在框架(10)的下端的内侧壁上;上支架(202)滑行设置在一对对称的滑行槽(101)内并且上支架(202)位于下支架(201)的正上方;升降电机(21)竖直向上固定在下支架(201)的下端面;升降电机(21)的输出轴穿过下支架(201)并且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10);螺纹杆(210)与升降支架(203)的下侧壁螺接;旋转电机(22)竖直向上固定在上支架(202)的上端面中心;旋转电机(2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柱状的升降托板(221);旋转电机(22)的输出轴的上部固定有旋转刮板单元(220);旋转刮板单元(220)呈“一”字型并且中心固定在旋转电机(22)的输出轴上;第一过滤网(231)由圆柱状的第一过滤网本体和第一过滤网本体的圆柱面上与滑行槽(101)相对应的四个第一滑行耳组成;第二过滤网(232)由圆柱状的第二过滤网本体和第二过滤网本体的圆柱面上与滑行槽(101)相对应的四个第二滑行耳组成;第一过滤网(231)和第二过滤网(232)分别通过第一滑行耳和第二滑行耳竖直滑行设置在框架(10)的滑行槽(101)内;第二过滤网(232)的第二过滤网本体中心成型有与旋转刮板单元(220)相对应的过渡槽;第一过滤网(231)和第二过滤网(232)自下而上设置;第一过滤网(231)套设在旋转电机(22)的输出轴上并且下端面抵靠在升降托板(221)上;第二过滤网(232)套设在升降托板(221)上;第一过滤网(231)的一对对称的第一滑行耳的下端面上固定有竖直向上设置的一对升降气缸(23);一对升降气缸(23)的活塞杆穿过第一过滤网(231)的第一滑行耳并固定连接在第二过滤网(232)的第二滑行耳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旋转清除装置,包括内部成型有过滤腔(102)的圆环柱状的框架(10)和安装在框架(10)内的装置本体(20);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20)包括机架、升降电机(21)、螺纹杆(210)、第一过滤网(231)、第二过滤网(232)、一对升降气缸(23)、旋转电机(22)和旋转刮板单元(220);过滤腔(102)的上部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竖直设置的滑行槽(101);机架包括“一”字型的下支架(201)、“一”字型的上支架(202)和固定在上支架(202)的下端面上的“凵”字型的升降支架(203);下支架(201)水平固定在框架(10)的下端的内侧壁上;上支架(202)滑行设置在一对对称的滑行槽(101)内并且上支架(202)位于下支架(201)的正上方;升降电机(21)竖直向上固定在下支架(201)的下端面;升降电机(21)的输出轴穿过下支架(201)并且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10);螺纹杆(210)与升降支架(203)的下侧壁螺接;旋转电机(22)竖直向上固定在上支架(202)的上端面中心;旋转电机(2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圆柱状的升降托板(221);旋转电机(22)的输出轴的上部固定有旋转刮板单元(220);旋转刮板单元(220)呈“一”字型并且中心固定在旋转电机(22)的输出轴上;第一过滤网(231)由圆柱状的第一过滤网本体和第一过滤网本体的圆柱面上与滑行槽(101)相对应的四个第一滑行耳组成;第二过滤网(232)由圆柱状的第二过滤网本体和第二过滤网本体的圆柱面上与滑行槽(101)相对应的四个第二滑行耳组成;第一过滤网(231)和第二过滤网(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鸿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天合机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