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接收信息共享请求,该信息共享请求指示将目标信息发送到目标设备;判断该目标信息是否为隐私信息;若是,则获取该目标设备的硬件地址;当判断该硬件地址为预设硬件地址时,将该目标信息发送到该目标设备。该方案在目标信息为隐私信息并且目标设备的硬件地址为预设硬件地址时,才向目标设备发送目标信息。从而,终端只与信任的设备共享隐私信息,能够避免用户隐私信息泄露,从而能够提高信息共享的安全性,进而提高终端的信息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用户对诸如智能手机等终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终端的存储空间也越来越大。用户可以在终端中存储各种信息。例如,用户可以在终端中存储音乐、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还可以存储通讯录、短信等隐私信息。另一方面,用户经常需要与他人共享终端中存储的信息。例如,用户可以向他人发送存储在终端中的音乐。与他人共享信息的时候,可能由于用户的误操作而将隐私信息发送给他人。在有些场景下,可能由他人暂时对该终端进行操作,以共享终端中存储的信息。在他人对终端进行操作的时候,可能由于他人的恶意操作,而将用户的隐私信息发送给其他人。上述情况都会导致用户隐私信息泄露,从而给用户带来潜在威胁,甚至使用户遭受损失。由此可见,当前终端中,由于没有对信息共享进行限制,终端中存储的信息可以向任何人发送,从而导致终端的信息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可以提高终端的信息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共享方法,包括:接收信息共享请求,该信息共享请求指示将目标信息发送到目标设备;判断该目标信息是否为隐私信息;若是,则获取该目标设备的硬件地址;当判断该硬件地址为预设硬件地址时,将该目标信息发送到该目标设备。相应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共享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息共享请求,该信息共享请求指示将目标信息发送到目标设备;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该目标信息是否为隐私信息;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该第一判断模块判断为是时,获取该目标设备的硬件地址;发送模块,用于在判断该硬件地址为预设硬件地址时,将该目标信息发送到该目标设备。相应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触摸屏,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与该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该处理器调用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该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上述信息共享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接收信息共享请求,该信息共享请求指示将目标信息发送到目标设备;判断该目标信息是否为隐私信息;若是,则获取该目标设备的硬件地址;当判断该硬件地址为预设硬件地址时,将该目标信息发送到该目标设备。该方案在目标设备向终端请求获取目标信息时,判断该目标信息是否为隐私信息,并判断该目标设备的硬件地址是否为预设地址,当该目标信息为隐私信息并且该目标设备的硬件地址为预设硬件地址时,才向该目标设备发送目标信息。从而,终端只与信任的设备共享隐私信息,拒绝与信任的设备之外的设备共享隐私信息,能够避免用户隐私信息泄露,从而能够提高信息共享的安全性,进而提高终端的信息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共享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共享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共享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共享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共享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共享装置的再又一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方法或包含了一系列模块或单元的装置、终端、系统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或单元,还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单元,也可以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装置、终端或系统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或单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终端,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共享方法,该信息共享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中,该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参考图1和图2,该信息共享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0,接收信息共享请求,该信息共享请求指示将目标信息发送到目标设备。实际应用中,终端接收其他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共享请求,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设备。终端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方式可以包括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蓝牙、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等通信方式。终端还可以通过服务器或基站间接地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电子设备向终端发送信息共享请求。该信息共享请求用于请求该终端将指定的目标信息发送到目标设备。该目标信息为存储在该终端中的信息。该目标设备为请求将该目标信息发送到的存储地址所在的设备。终端接收该信息共享请求,并进行处理。在一些应用场景下,该信息共享请求也可以是该终端自身发起的,此时该信息共享请求用于请求终端将目标信息发送到目标设备。例如,终端向处理器发出向优盘拷贝资料的命令时,可以视为终端向自身发起信息共享请求。此时该终端为发起该信息共享请求的设备,该优盘为目标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信息共享请求前,该信息共享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60,接收用户的设置命令;S170,根据该设置命令生成预设硬件地址集合。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对终端进行设置。终端接收用户的设置命令,根据该设置命令生成预设硬件地址(MAC地址,MediaAccessControl)集合。该预设硬件地址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的硬件地址。该预设硬件地址集合也可以为空,也即不包括任何硬件地址。由于电子设备的硬件地址具有唯一性,因此可以通过硬件地址对电子设备的身份进行区分。终端中生成预设硬件地址集合后,用户可以对该预设硬件地址集合进行编辑。例如,用户可以向该预设硬件地址集合中添加MAC地址,也可以从该预设硬件地址集合中删除MAC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用户的设置命令之前,该信息共享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80,获取用户身份信息;S190,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具有设置权限;若是,则执行接收用户的设置命令的步骤。实际应用中,终端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例如,可以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信息,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面部特征或者虹膜信息,也可以通过指纹膜组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还可以通过麦克风采集用户的声纹信息。用户可以预先在终端中存储自己的身份信息。当终端获取到用户的身份信息后,将获取到的身份信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信息共享请求,所述信息共享请求指示将目标信息发送到目标设备;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为隐私信息;若是,则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硬件地址;当判断所述硬件地址为预设硬件地址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信息共享请求,所述信息共享请求指示将目标信息发送到目标设备;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为隐私信息;若是,则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硬件地址;当判断所述硬件地址为预设硬件地址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硬件地址的步骤之前,所述信息共享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目标设备是否为预设类型的设备;若是,则执行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硬件地址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信息共享请求的步骤之前,所述信息共享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的设置命令;根据所述设置命令生成预设硬件地址集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判断所述硬件地址为预设硬件地址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预设硬件地址集合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硬件地址相同的硬件地址,若存在,则判断所述硬件地址为预设硬件地址;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到所述目标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的设置命令的步骤之前,所述信息共享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身份信息;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有设置权限;若是,则执行接收用户的设置命令的步骤。6.一种信息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息共享请求,所述信息共享请求指示将目标信息发送到目标设备;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目标信息是否为隐私信息;第一获取模块,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