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宽宣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油烟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9240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烟抽排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油烟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缓冲腔、油烟分离腔、净化箱、排风烟道,进气缓冲腔位于油烟分离腔下方,油烟分离腔内设油烟分离器,所述净化箱设置于油烟分离腔的上方,所述净化箱底部进风口与分离腔上口连接,净化箱上部出风口与离心风机进风口连接,离心风机出风口连接所述排风烟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组合油烟分离器和优化设计的净化箱,并独特设计进气缓冲腔配合油烟净化,有效提高油烟净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烟抽排净化处理
,涉及对厨房内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进行抽排和净化处理的设备。
技术介绍
早年,家庭或餐饮店厨房使用的抽油烟机多为直排式抽油烟机,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环保要求的提高,为了减少油烟对空气的污染,需对直排式抽油烟机另行加装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净化技术从净化方式上分很多种,主要包括过滤式、静电吸附式、电离式、光解式、化学式、以及组合多种净化方式的组合式净化设备等。在传统直排式抽油烟机所具有微弱的油烟净化功能基础上,业界又提出一种空气动力式油烟净化方法。其原理是,设计特殊的烟道结构,使烟气在烟道中,流速放缓,以增加烟气在烟道内的停留时间完成净化。该方法不设密集的滤网,取而代之的是具有较为通畅的烟气通道,通过改进烟气流动通道的风路结构,使油气在随烟气流动过程中具有相对较充足的时间冷凝成油珠,并且使油珠具有更多的接触到表面的机会,进而被留在烟道内,实现油与气的分离。基于这种原理而设计的油烟净化设备或油烟机,其最大优点是油烟在烟道内被分散净化,无滤网、静电网等集中积油部件,不易发生堵塞,无需频繁清洗。现有空气动力式油烟净化设备,烟气通道结构设计不够优化,其净化能力有限。其净化效果与进风油烟含量有很大关系,当进风油烟含量较低时,油烟净化效果明显。当进风油烟含量较高时,超过其净化处理能力,则净化效果变差。对此,为了提高设备的净化能力,整合其它净化方式、或者附加净化功能结构、或者改变净化机制、或者进一步改进优化烟气通道功能结构等,都是可选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油烟抽排净化等处理设备的技术现状,主要从改善油烟净化效果方面出发,并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一种油烟处理装置。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一种组合式油烟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缓冲腔、油烟分离腔、净化箱、排风烟道。进气缓冲腔位于油烟分离腔下方,油烟分离腔内设油烟分离器,所述净化箱的内腔为净化腔,所述净化箱设置于油烟分离腔的上方,所述净化箱底部进风口与分离腔上口连接,净化箱上部出风口与离心风机进风口连接,离心风机出风口连接所述排风烟道。排风烟道设置在净化箱上方,离心风机设置在排风烟道侧方。所述进气缓冲腔分为进气腔和缓冲腔,进气腔内部空间从下方进风口到上方出风口逐渐变大。进一步地,进气缓冲腔前方设多孔结构的吸烟板,吸烟板与进气腔之间形成前端缓冲腔。油烟分离腔前挡板为翻板结构,所述油烟分离器在油烟分离腔内为滑动装配结构。打开翻板结构的分离腔前挡板,可将油烟分离器向前方拉出。油烟分离器包括分离箱、设置在分离箱内的甩油叶轮。分离箱底部设进风口,进风口直径小于甩油叶轮直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不难想到的是,油烟分离腔和净化箱的油烟净化效果并不直接依赖于缓冲腔和进气腔,可以不设置缓冲腔,甚至不设置进气腔。所述净化箱包括净化腔和与净化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连接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净化腔的等效截面积不小于进风口截面积的2倍。上述等效截面积是指:体积与净化腔容积相等、长度等于空气在净化腔内流动的距离的柱体的横截面积。具体为:净化腔的容积除以空气在净化腔内的流动距离而获得的面积值。本专利技术净化箱通过离心风机从出风口处吸风的方式实现烟气在净化腔内的流动,由于进风口截面相对净化腔的截面小很多,净化腔内形成更大负压,在负压状态下的空气因为相对更稀薄,对油烟等颗粒物的携带能力变弱,加上净化腔内的空气流速相对缓慢,烟气中的油烟颗粒便具有了更多的与空气分离的机会。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的进风口位于油烟净化箱底部后端,所述净化箱的出风口位于油烟净化箱顶部前端。所述净化箱的进风口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所述净化箱的出风口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每个净化箱的出风口连接一个离心风机。各离心风机的出风口均朝向净化箱体的后端。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包括高低不同的前部和后部,后部顶面低于前部顶面。具体地,所述油烟净化箱由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顶板、后顶板、前挡板、中挡板、后挡板组成;其中,所述底板与前顶板和后顶板平行,前挡板、中挡板和后挡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相互平行且与底板、前顶板、后顶板、前挡板、中挡板、后挡板垂直。前顶板高于后顶板。进风口设在底板后端,出风口设在前顶板上,离心风机安装在前顶板上,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接。进一步地,所述中挡板底边低于后顶板,中挡板高于后顶板的部分做为净化腔的一部分壁体,中挡板低于后顶板的部分作为扰流板使用。中挡板低于后顶板的部分对从该部分后侧到前侧流动的烟气产生阻挡扰流作用。采用此结构,扰流板借用中挡板的延长部形成,无需另外单独加工和装配扰流板,结构简单,材料加工成本低。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前后左右四边均设有垂直向上的翻边。通常情况下,油烟净化箱体除保证底部边缘密封不渗漏外,其余部分均不需要严格密封。底板采用板材向上翻边的结构加工,只需要密封焊接四个翻边的之间的四条竖直的短对接边即可保证底部边缘的密封要求。密封焊接量大大减小。进一步地,当出风口为两个或者多个时,优选出风口横向并排设置前顶板上,净化腔内对应相临两个出风口之间设隔板。本专利技术通过组合油烟分离器和优化设计的净化箱,并独特设计进气缓冲腔配合油烟净化,有效提高油烟净能力。还通过翻板、滑动装配结构设计,为油烟分离器的组装的拆修提供了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油烟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油烟处理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油烟处理装置进气缓冲腔、油烟分离腔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油烟处理装置下半部主要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油烟分离器结构示意图。图6为净化箱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净化箱一种改进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所示净化箱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净化箱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举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油烟净化箱结构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参照图1-4,本专利技术所述油烟处理装置包括进气腔6、缓冲腔5、油烟分离腔4、净化箱3、排风烟道2。进气腔6位于油烟分离腔4下方,缓冲腔5位于进气腔和油烟分离腔之间,油烟分离腔内设油烟分离器。净化箱3内腔为净化腔,净化箱设置于油烟分离腔4的上方,净化箱底部进风口27与分离腔上口连接,净化箱后部顶面低后前部顶面,净化箱前部顶面设出风口25,离心风机设置在净化箱的出风口25处,净化箱的出风口25与离心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排风烟道2设置在净化箱3后部上方,离心风机的出风口向后与排风烟道连通。净化箱前部厚度与离心风机厚度之和基本等于净化箱后部高度与排风烟道高度之和。顶部整体结构非常紧凑,有利于降低设备整体高度。进气腔内部空间从下方进风口到上方出风口逐渐变大。进气腔前方设多孔结构的吸烟板7。吸烟板与进气腔之间形成前端缓冲腔8。进气腔下方设集油槽9,集油槽底部设有泄油口11。缓冲腔的前挡板14固定,油烟分离腔的前挡板10底边与缓冲腔前挡板上边通过铰链连接。油烟分离腔内设有对装L形油烟分离器安装滑道15,油烟分离器从前方滑动装入油烟分离腔。参照图5,油烟分离器包括分离箱12和设置在分离箱内的甩油叶轮13。甩油叶轮13安装在甩油电机输出轴上,甩油电机安装在分离箱内的电机安装架上。分离箱12底部设进风口,进风口直径小于甩油叶轮直径。参照图6,该图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式油烟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油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缓冲腔、油烟分离腔、净化箱、排风烟道,进气缓冲腔位于油烟分离腔下方,油烟分离腔内设油烟分离器,所述净化箱设置于油烟分离腔的上方,所述净化箱底部进风口与分离腔上口连接,净化箱上部出风口与离心风机进风口连接,离心风机出风口连接所述排风烟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油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缓冲腔、油烟分离腔、净化箱、排风烟道,进气缓冲腔位于油烟分离腔下方,油烟分离腔内设油烟分离器,所述净化箱设置于油烟分离腔的上方,所述净化箱底部进风口与分离腔上口连接,净化箱上部出风口与离心风机进风口连接,离心风机出风口连接所述排风烟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烟道设置在净化箱上方,离心风机设置在排风烟道侧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缓冲腔分为进气腔和缓冲腔,缓冲腔位于进气腔和油烟分离腔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腔内部空间从下方进风口到上方出风口逐渐变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缓冲腔内部空间从下方进风口到上方出风口逐渐变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缓冲腔前方设多孔结构的吸烟板,吸烟板与进气腔之间形成前端缓冲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油烟分离腔前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水娟
申请(专利权)人:刘宽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