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144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佩兰草15‑20份,甘草2‑4份,芍药5‑8份,白矾0.1‑0.5份,蜂房2‑4份,地肤子8‑10份,使君子4‑8份,川芎1‑2份,姜黄2‑3份,大蒜茎叶4‑6份,甘油1‑3份,去离子水25‑50份,增稠剂0.5‑0.8份,溶剂50‑1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的均是天然原料,经过科学配置,采用微波提取的方式来提取出所需要的有效成分,然后经过减压浓缩、加热、加压搅拌等操作,有效成分利用率与现有的水煮、过滤等方式相比提高了25%,止痒效果尤为明显,所需时间很短,且药性更为温和,不会对人体产生刺激,对于孕妇、婴儿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也可以使用,而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蚊虫叮咬去痛止痒药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
技术介绍
夏季蚊虫肆虐,人体极易被蚊虫叮咬而引起皮肤瘙痒、红肿、发炎、疼痛等,使人们不断抓挠,继而导致皮炎,甚至导致感染后留下疤痕,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伤害。尤其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极为常见。其产生的皮肤过敏性反应,主要来自蚊虫唾液、毒液及分泌物,由于其中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进入人体皮肤后可与抗体产生反应而引起炎症。如叮咬部位在脸部或四肢等夏季暴露部位,对个人形象、工作及生活造成影响。日常生活中,小孩、特别是婴儿更加容易被蚊虫咬伤,出现红肿、瘙痒或疼痛等现象,引起小孩苦恼,因此,有效地治疗蚊虫叮咬出现的瘙痒、疼痛和炎症等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市面上虽然已经存在一些涂剂,比如说风油精、皮炎平、清凉油等,但是这些药物均以消炎为主,存在起效慢,去痛止痒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采用天然原料,去痛止痒效果显著,而且没有毒副作用,适用人群更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佩兰草15-2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佩兰草15‑20份,甘草2‑4份,芍药5‑8份,白矾0.1‑0.5份,蜂房2‑4份,地肤子8‑10份,使君子4‑8份,川芎1‑2份,姜黄2‑3份,大蒜茎叶4‑6份,甘油1‑3份,去离子水25‑50份,增稠剂0.5‑0.8份,溶剂50‑1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佩兰草15-20份,甘草2-4份,芍药5-8份,白矾0.1-0.5份,蜂房2-4份,地肤子8-10份,使君子4-8份,川芎1-2份,姜黄2-3份,大蒜茎叶4-6份,甘油1-3份,去离子水25-50份,增稠剂0.5-0.8份,溶剂50-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醇或者乙醇水溶液或者丙二醇水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或者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薄荷3-5份,艾叶4-6份,野菊花3-4份,芦荟5-8份,紫苏3-6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蜂房2-4份、白矾0.1-0.5份搅碎成粉末状,再加入地肤子8-10份,使君子4-8份,川芎1-2份,姜黄2-3份,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将去离子水5-10份加热至66-74℃,然后将粉末加入到加热后的去离子水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鸿梅董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宏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