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144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佩兰草15‑20份,甘草2‑4份,芍药5‑8份,白矾0.1‑0.5份,蜂房2‑4份,地肤子8‑10份,使君子4‑8份,川芎1‑2份,姜黄2‑3份,大蒜茎叶4‑6份,甘油1‑3份,去离子水25‑50份,增稠剂0.5‑0.8份,溶剂50‑1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的均是天然原料,经过科学配置,采用微波提取的方式来提取出所需要的有效成分,然后经过减压浓缩、加热、加压搅拌等操作,有效成分利用率与现有的水煮、过滤等方式相比提高了25%,止痒效果尤为明显,所需时间很短,且药性更为温和,不会对人体产生刺激,对于孕妇、婴儿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也可以使用,而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蚊虫叮咬去痛止痒药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
技术介绍
夏季蚊虫肆虐,人体极易被蚊虫叮咬而引起皮肤瘙痒、红肿、发炎、疼痛等,使人们不断抓挠,继而导致皮炎,甚至导致感染后留下疤痕,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伤害。尤其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极为常见。其产生的皮肤过敏性反应,主要来自蚊虫唾液、毒液及分泌物,由于其中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进入人体皮肤后可与抗体产生反应而引起炎症。如叮咬部位在脸部或四肢等夏季暴露部位,对个人形象、工作及生活造成影响。日常生活中,小孩、特别是婴儿更加容易被蚊虫咬伤,出现红肿、瘙痒或疼痛等现象,引起小孩苦恼,因此,有效地治疗蚊虫叮咬出现的瘙痒、疼痛和炎症等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市面上虽然已经存在一些涂剂,比如说风油精、皮炎平、清凉油等,但是这些药物均以消炎为主,存在起效慢,去痛止痒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采用天然原料,去痛止痒效果显著,而且没有毒副作用,适用人群更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佩兰草15-20份,甘草2-4份,芍药5-8份,白矾0.1-0.5份,蜂房2-4份,地肤子8-10份,使君子4-8份,川芎1-2份,姜黄2-3份,大蒜茎叶4-6份,甘油1-3份,去离子水25-50份,增稠剂0.5-0.8份,溶剂50-10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溶剂为乙醇或者所述溶剂为乙醇水溶液或者所述溶剂为丙二醇水溶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或者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薄荷3-5份,艾叶4-6份,野菊花3-4份,芦荟5-8份,紫苏3-6份。所述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蜂房2-4份、白矾0.1-0.5份搅碎成粉末状,再加入地肤子8-10份,使君子4-8份,川芎1-2份,姜黄2-3份,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将去离子水5-10份加热至66-74℃,然后将粉末加入到加热后的去离子水中,搅拌15-20分钟至搅拌均匀,得到药液;(2)将薄荷3-5份,艾叶4-6份,野菊花3-4份,芦荟5-8份,紫苏3-6份干燥后粉碎,加入去离子水5-10份和溶剂5-10份,经过搅拌混合,然后离心过滤,将过滤后的溶液调节酸碱度至弱碱性后经过脱色和絮凝得到提取液一;(3)将佩兰草15-20份、甘草2-4份、芍药5-8份、大蒜茎叶4-6份进行去根,去杂,清洗处理之后捣碎,然后加入20-40份溶剂,之后进行微波提取,微波功率为480-580w,提取温度为45-60℃,提取时间为5-1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提取液二;(4)将步骤(3)得到的提取液二采用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5-1.50的膏状物;(5)将步骤(4)得到的膏状物、步骤(1)得到的药液与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一以及甘油1-3份、增稠剂0.5-0.8份、去离子水5-10加入电加热真空搅拌器中,常压加热到60-70℃,保温搅拌,搅拌器转速为15-20r/min,搅拌时间10-15分钟;(6)加入溶剂25-50份、去离子水10-20份,加压搅拌,真空度160-200kpa,搅拌器转速为50-60r/min,搅拌时间10-20min,然后自然冷却至35-45℃,密封保存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将白矾与蜂房、使君子混合使用,既可以有效地去痛止痒,而且还可以起到驱蚊驱虫的功效,同时还有收敛的作用,可以紧致皮肤;加入薄荷、艾叶、野菊花、芦荟和紫苏,杀菌止痒的同时还可以增加香味,使涂剂具有独特的清香,使人舒适,缓解焦虑,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驱蚊驱虫的功效。本专利技术选用的均是天然原料,经过科学配置,采用微波提取的方式来提取出所需要的有效成分,然后经过减压浓缩、加热、加压搅拌等操作,有效成分利用率与现有的水煮、过滤等方式相比提高了25%,去痛效果更好,止痒效果尤为明显,止痒所需时间很短,且药性更为温和,不会对人体产生刺激,对于孕妇、婴儿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也可以使用,采用天然植物中草药配方,有效地治疗过敏、瘙痒和疼痛,而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均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佩兰草18份,甘草3份,芍药6份,白矾0.3份,蜂房3份,地肤子9份,使君子6份,川芎1份,姜黄2份,大蒜茎叶5份,甘油1份,去离子水40份,羧甲基纤维素0.6份,乙醇水溶液70份,薄荷4份,艾叶4份,野菊花3份,芦荟6份,紫苏5份。所述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蜂房3份、白矾0.3份搅碎成粉末状,再加入地肤子9份,使君子6份,川芎1份,姜黄2份,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将去离子水8份加热至70℃,然后将粉末加入到加热后的去离子水中,搅拌18分钟至搅拌均匀,得到药液;(2)将薄荷4份,艾叶4份,野菊花3份,芦荟6份,紫苏5份干燥后粉碎,加入去离子水8份和乙醇水溶液7份,经过搅拌混合,然后离心过滤,将过滤后的溶液调节酸碱度至弱碱性后经过脱色和絮凝得到提取液一;(3)将佩兰草18份、甘草3份、芍药6份、大蒜茎叶5份进行去根,去杂,清洗处理之后捣碎,然后加入28份乙醇水溶液,之后进行微波提取,微波功率为540w,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8分钟,然后过滤得到提取液二;(4)将步骤(3)得到的提取液二采用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45的膏状物;(5)将步骤(4)得到的膏状物、步骤(1)得到的药液与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一以及甘油1份、羧甲基纤维素0.6份、去离子水8份加入电加热真空搅拌器中,常压加热到65℃,保温搅拌,搅拌器转速为18r/min,搅拌时间12分钟;(6)加入乙醇水溶液35份、去离子水16份,加压搅拌,真空度180kpa,搅拌器转速为55r/min,搅拌时间12min,然后自然冷却至40℃,密封保存即可。实验例选取病例30例,其中18-30岁的成年人10例,65-70岁的老年人10例,4-6岁儿童10例,上述病例均被蚊子叮咬,产生皮肤瘙痒、红肿、发炎等症状。治疗方法: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涂剂,将其涂抹在被蚊虫叮咬处,然后均匀揉压两分钟,之后对病例进行询问与观察。治疗结果:经过治疗,28人在2分钟左右痒感完全消失,红肿在3分钟左右几乎完全消失,叮咬处在3分钟左右消炎,1人在3分钟左右痒感均完全消失,红肿在4分钟左右几乎完全消失,叮咬处在4分钟左右完全消炎,还有1人在5分钟左右痒感完全消失,红肿在5分钟左右几乎完全消失,叮咬处在5分钟左右完全消炎并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佩兰草20份,甘草4份,芍药8份,白矾0.5份,蜂房4份,地肤子10份,使君子8份,川芎2份,姜黄3份,大蒜茎叶6份,甘油2份,去离子水50份,甲基纤维素0.8份,丙二醇水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佩兰草15‑20份,甘草2‑4份,芍药5‑8份,白矾0.1‑0.5份,蜂房2‑4份,地肤子8‑10份,使君子4‑8份,川芎1‑2份,姜黄2‑3份,大蒜茎叶4‑6份,甘油1‑3份,去离子水25‑50份,增稠剂0.5‑0.8份,溶剂50‑1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佩兰草15-20份,甘草2-4份,芍药5-8份,白矾0.1-0.5份,蜂房2-4份,地肤子8-10份,使君子4-8份,川芎1-2份,姜黄2-3份,大蒜茎叶4-6份,甘油1-3份,去离子水25-50份,增稠剂0.5-0.8份,溶剂50-1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醇或者乙醇水溶液或者丙二醇水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或者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薄荷3-5份,艾叶4-6份,野菊花3-4份,芦荟5-8份,紫苏3-6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去痛止痒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蜂房2-4份、白矾0.1-0.5份搅碎成粉末状,再加入地肤子8-10份,使君子4-8份,川芎1-2份,姜黄2-3份,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将去离子水5-10份加热至66-74℃,然后将粉末加入到加热后的去离子水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鸿梅董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宏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