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52274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5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黄芪30~80份、牛黄1~10份、半枝莲20~60份、甘草30~60份、地肤子30~70份、苦参20~60份、肉桂30~60份、丁香20~6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组方科学,制备而成的中药制剂和花露水,无毒副作用,使用纯天然的配方,针对性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花露水等制剂治疗蚊虫叮咬总有效率95%,平均涂抹5分钟即可消除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热痛症状,30分钟可消除红肿,疗效可靠、快速。成人、儿童均可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蚊子属昆虫纲双翅目蚊科,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蚊子种类很多,已知世界上有3000多种,我国已发现300余种,主要是中华按蚊Anopheleshyrcanus sinensis、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三类。蚊咬皮炎(Mosquito-bite dermatitis,MBD),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为虫咬皮炎的主要类型。蚊虫通过其口器刺伤皮肤,其唾液或毒液侵入皮肤,进入人体皮肤后引起炎症反应,出现红肿、热痛、搔痒,个别人局部产生大疱、出血性坏死等严重反应。夏季被蚊虫叮咬是难以避免的,但被蚊虫叮咬后出现的红肿、热痛和搔痒症状的快速消除仍然是个难题。现有用于蚊虫叮咬止痒消肿的药物多为抗过敏、激素类西药,如苯海拉明、皮炎平等,长期使用不仅会产生抗药性,还有可能使创面色素沉着,进而引起创面皮肤萎缩、继发感染等副作用,儿童需慎用。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得:黄芪30~80份、牛黄1~10份、半枝莲20~60份、甘草30~60份、地肤子30~70份、苦参20~60份、肉桂30~60份、丁香20~60份,其中牛黄可用人工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代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得:黄芪30~80份、牛黄1~10份、半枝莲20~60份、甘草30~60份、地肤子30~70份、苦参20~60份、肉桂30~60份、丁香20~60份,其中牛黄可用人工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代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得:黄芪50份、牛黄6份、半枝莲40份、甘草50份、地肤子50份、苦参40份、肉桂50份、丁香5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得:黄芪30份、牛黄1份、半枝莲20份、甘草30份、地肤子30份、苦参20份、肉桂30份、丁香2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得:黄芪80份、牛黄10份、半枝莲60份、甘草60份、地肤子70份、苦参60份、肉桂60份、丁香60份。5.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按重量份数取黄芪、甘草和半枝莲,将黄芪、甘草和半枝莲三味中药粉碎成粗粉,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滤过,合并提取液,滤液浓缩,得到药液A;B:按重量份数取地肤子和苦参,将地肤子和苦参加水煎煮,滤过,合并提取液,将滤液减压浓缩,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动,使充分混匀,静置,滤除沉淀物,将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浸膏,加入乙醇,加热使浸膏溶解,将溶解后的溶液静置,滤除沉淀物,得到药液B;C:将步骤A得到的药液A和步骤B得到的药液B混合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静置吸附后,用去离子水洗脱至洗脱液为无色,弃去洗脱液,然后用低浓度C1~3醇洗脱至洗脱液为淡色,弃去洗脱液,再用高浓度C1~3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减压回收除去C1~3醇,浓缩,得到药液C;D:按重量份数取肉桂和丁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挥发油提取物;E:将步骤C得到的药液C和步骤D得到的挥发油提取物混合,按重量份数加入牛黄,混匀,即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蚊虫叮咬后止痒消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按重量份数取黄芪、甘草和半枝莲,将黄芪、甘草和半枝莲三味粉碎成粗粉,加如体积浓度30%~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乙醇体积用量均为药材重量的4~10倍量,每次1~3小时,滤过并合并1~3次提取液,浓缩至0.25~5g生药/mL药液A;步骤B:按重量份数取地肤子和苦参,将地肤子和苦参加水煎煮1~3次,每次加水体积量为药材重量的2~10倍,每次1~3小时,滤过并合并1~3次提取液,将滤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3~1/2,冷却至室温,加入1~3倍体积的60%-95%乙醇,边加边搅动,使充分混匀,静置12~36小时,滤除沉淀物,将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相对密度为1.20~1.40的稠状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方钰叶华王恒斌李全罗年翠孙翔祝倩倩费也
申请(专利权)人: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