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HFCM管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重量份数为100‑150份的聚氯乙烯与重量份数为15‑25份的轻钙混合并加温至90‑95度;向混合的聚氯乙烯和轻钙中添加重量份数为6‑25份的导热助剂、5‑25份的改性ABS树脂、5‑15份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2‑5份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剂、1‑3份的ACR加工助剂、0.1‑1.2份的硬脂酸和0.1‑0.7份的石蜡,搅拌混合形成改性混合料,并保温15‑25分钟;将改性混合料降温至30‑35度;将改性混合料通过螺筒传送至挤出模具,所述挤出模具的温度为130‑190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HFCM实壁管、双壁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HFCM管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制成的管材,其具有机械强度较高、耐腐蚀性好、阻燃性优、电绝缘性佳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和电缆铺设的生产中。现有技术中的HFCM管的主要组分是聚氯乙烯,而聚氯乙烯的韧性和耐热性较差,因此必须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加入多种改性剂,以增加其韧性和耐热性。提高聚氯乙烯韧性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入抗冲改性剂。聚丙烯酸酯是一种常用的抗冲改性剂,它与聚氯乙烯有良好的相容性,但在低温条件下比较脆,增韧效果不好,可适用温度范围窄。因此如何通过添加改性组分及改善制造工艺以增强HFCM管的强度是业内研究的一个课题。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强度HFCM管的制造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强度HFCM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重量份数为100-150份的聚氯乙烯与重量份数为15-25份的轻钙混合并加温至90-95度;向混合的聚氯乙烯和轻钙中添加重量份数为6-25份的导热助剂、5-25份的改性ABS树脂、5-15份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2-5份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剂、1-3份的ACR加工助剂、0.1-1.2份的硬脂酸和0.1-0.7份的石蜡,搅拌混合形成改性混合料,并保温15-25分钟;将改性混合料降温至30-35度;将改性混合料通过螺筒传送至挤出模具,所述挤出模具的温度为130-190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聚氯乙烯的重量份数为120份,且包括聚合度为2500的聚氯乙烯50份和聚合度为1000的聚氯乙烯70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螺筒具有进料口,所述改性混合料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螺筒内部并传送至所述挤出模具,自所述进料口至所述挤出模具,所述螺筒的温度逐渐升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螺筒包括五个分区,所述五个分区自所述进料口至所述挤出模具,温度依次升高20-25度。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生产的硬质氯乙烯管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以及优良的耐热性和导热性能,该管材埋于地下保护通信线缆时,其不易变形;该管材用于电力电缆保护时,可迅速将输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快速地散发到周围环境中,降低管材的温度,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强度HFCM管的制造方法一实施例的步骤图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度HFCM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将重量份数为100-150份的聚氯乙烯与重量份数为15-25份的轻钙混合并加温至90-95度;102、向混合的聚氯乙烯和轻钙中添加重量份数为6-25份的导热助剂、5-25份的改性ABS树脂、5-15份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2-5份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剂、1-3份的ACR加工助剂、0.1-1.2份的硬脂酸和0.1-0.7份的石蜡,搅拌混合形成改性混合料,并保温15-25分钟;103、将改性混合料降温至30-35度;104、将改性混合料通过螺筒传送至挤出模具,所述挤出模具的温度为130-190度。在步骤101中,所述聚氯乙烯的重量份数具体为120份,且其包括聚合度为2500的聚氯乙烯50份和聚合度为1000的聚氯乙烯70份。聚合度为1000的低聚合度的聚氯乙烯,加工性能好,但力学性能较低;聚合度为2500的高聚合度的聚氯乙烯,其力学性能好,强度高,但不易加工;将二者复合使用,可在提高聚氯乙烯管材强度的同时,改善其加工性能。经大量研究发现,二者采用上述配比时,其加工和强度可达到较佳状态。在步骤102中,所述导热助剂可为氧化铝、氮化铝、碳黑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导热助剂用以提高聚氯乙烯的导热系数,从而可将管材上的热量快速地散发到环境中,降低管材的温度,延伸管材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导热助剂所占重量份为10~20份,其用量过少时,改性的聚氯乙烯导热系数低,导热性能差;导热助剂用量过高时,会导致HFCM管材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该些组分的加入顺序可以为同时加入,也可为在短时间内依次加入,本专利技术不对加入顺序进行限定。优选保温时间为20分钟。在步骤104中,所述螺筒具有进料口,所述改性混合料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螺筒内部并传送至所述挤出模具,自所述进料口至所述挤出模具,所述螺筒的温度逐渐升高。优选的,所述螺筒包括五个分区,所述五个分区自所述进料口至所述挤出模具,温度依次升高20-25度。采用五区分段,温度逐渐上升,可更好的使得捏合好的混料充分塑化,挤出效果好。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HFCM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01、将重量份数为100‑150份的聚氯乙烯与重量份数为15‑25份的轻钙混合并加温至90‑95度;102、向混合的聚氯乙烯和轻钙中添加重量份数为6‑25份的导热助剂、5‑25份的改性ABS树脂、5‑15份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2‑5份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剂、1‑3份的ACR加工助剂、0.1‑1.2份的硬脂酸和0.1‑0.7份的石蜡,搅拌混合形成改性混合料,并保温15‑25分钟;103、将改性混合料降温至30‑35度;104、将改性混合料通过螺筒传送至挤出模具,所述挤出模具的温度为130‑1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HFCM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01、将重量份数为100-150份的聚氯乙烯与重量份数为15-25份的轻钙混合并加温至90-95度;102、向混合的聚氯乙烯和轻钙中添加重量份数为6-25份的导热助剂、5-25份的改性ABS树脂、5-15份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2-5份的钙锌复合热稳定剂、1-3份的ACR加工助剂、0.1-1.2份的硬脂酸和0.1-0.7份的石蜡,搅拌混合形成改性混合料,并保温15-25分钟;103、将改性混合料降温至30-35度;104、将改性混合料通过螺筒传送至挤出模具,所述挤出模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进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圣星通讯器材有限公司,贾进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