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保温砂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766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保温砂浆的方法,属化学建筑材料以及废渣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大掺量固体废弃物保温砂浆的原料由A组和B组两组原料组成;A组原料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矿渣粉20~40%,粉煤灰20~30%,硅酸盐水泥30~40%;增钙剂5~15%,废弃聚苯乙烯泡沫3~8%,聚丙稀纤维0.05~0.15%,可再分散乳胶粉1~3%,保水剂0.2~0.6%,减水剂0.1~0.5%,消泡剂0.05~0.10%;B组原料为石英砂;A组原料与B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1∶1。将A组原料称量配合后,先放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混合后,再加入等量的B组原料石英砂,进一步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后即得保温砂浆;使用时加入适量水调和后即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化学建筑材料以及废渣综合利用

技术介绍
建筑材料中广泛使用性能优良的保温材料及科学的保温技术,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温砂浆是以某些绝热性能较好的材料为骨料,配以胶凝材料、助剂、水,按一定比例配合制成用于墙体绝热的砂浆。传统的保温砂浆是以膨胀珍珠岩为骨料,但因膨胀珍珠岩吸水率很高,脆性大,粘结强度低、抗裂性差,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对保温砂浆的性能要求,如轻质、隔音、绝热、环保等。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和固体废弃物再利用重视力度的加大,以废弃聚苯乙烯颗粒取代膨胀珍珠岩,以矿渣粉、粉煤灰部分替代水泥来配制保温砂浆,是一种创新,对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开拓创建了一个新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掺量固体废弃物来制备保温砂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低导热系数、容重轻、不开裂、不空鼓、保温强、隔音好、无毒无污染的砂浆。本专利技术一种,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工艺过程a.确定原料配方,选定所用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配比;原料分成A组和B组两组;A组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矿渣粉20~40%粉煤灰20~30%硅酸盐水泥30~40%增钙剂5~15%废弃聚苯乙烯泡沫 3~8%聚丙烯纤维0.05~0.15%可再分散乳胶粉1~3% 保水剂0.2~0.6%减水剂0.1~0.5%消泡剂0.05~0.10%B组的原料为细度过40目筛的石英砂;A组原料中矿渣粉的细度要求为45μm方孔筛余量≤1%;粉煤灰为II级粉煤灰,细度要求为45μm方孔筛余量≤10%;硅酸盐水泥为42.5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增钙剂为CaO、Ca(OH)2和少量的CaCO3;聚丙烯纤维其直径为30~50μm,长度为5~10mm;可再分散乳胶粉为细度为100目的苯乙烯-丙烯酸可再分散乳胶粉;保水剂为纤维素醚;减水剂为粉状萘系减水剂;消泡剂为干粉消泡剂;b.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的预处理将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破碎为1.5~3.0mm的不规则颗粒,并对此聚苯乙烯泡沫颗粒进行改性;先将适量的有机胶结材料用水稀释,随后加入聚苯乙烯泡沫并搅拌至颗粒表面被完全润湿,再加入适量水泥,充分搅拌,待颗粒表面包裹了一层水泥浆体后,取出进行陈化一定时间后待用;c.按原料配方称取A、B两组各原料组分进行配料,A组原料与B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1∶1;光将A组原料通过高效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和均匀后,再加入等量石英砂,然后进一步搅拌,混和均匀后即得保温砂浆;使用时加入适量水调和后即可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保温砂浆的特点和优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中固体废弃物占有较大比重,其用量占全部原料总重量的50%以上,充分利用了矿渣粉、粉煤灰、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等固体废弃物,对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或部分替代水泥、节省能源,具有重要意义。(2)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得的砂浆容重轻,干燥密度为300~460kg/m3;保温绝热性能好,其导热系数为0.06~0.12W/m·k。(3)砂浆的粘结性能好,与墙面粘结牢固;砂浆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害;使用性能好,不开裂,不空鼓,使用寿命长;另外使用方便,施工方便。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叙述于后。实施例1配制A组原料100kg,其各组分原料重量为矿渣粉 31.6kg粉煤灰 20kg硅酸盐水泥 30kg增钙剂CaO12kg废弃聚苯乙烯泡沫 4kg聚丙烯纤维 0.10kg可再分散乳剂粉 1.8kg保水剂 0.25kg减水剂 0.17kg消泡剂 0.08kgB组原料石英砂100kg先将A组原料放于搅拌机内,充分搅拌约15分钟,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石英砂,继续搅拌约15分钟,混合均匀后即可得保温砂浆;使用时加入适量水调和后即可使用。实施例2配制A组原料100kg,其各组分原料重量为矿渣粉23.2kg粉煤灰25kg硅酸盐水泥32.4kg增钙剂CaO 10kg废弃聚苯乙烯泡沫 6kg聚丙烯纤维0.08kg可再分散乳剂粉2.57kg保水剂0.4kg减水剂0.3kg消泡剂0.05kgB组原料石英砂 100kg先将A组原料放于搅拌机内,充分搅拌约15分钟,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石英砂,继续搅拌约15分钟,混合均匀后即可得保温砂浆;使用时加入适量水调和后即可使用。实施例3配制A组原料100kg,其各组分原料重量为矿渣粉21kg粉煤灰30kg硅酸盐水泥34.5kg增钙剂CaO 5kg废弃聚苯乙烯泡沫 7kg聚丙烯纤维0.12kg可再分散乳剂粉1.38kg保水剂0.5kg减水剂0.4kg消泡剂0.10kgB组原料石英砂 100kg先将A组原料放于搅拌机内,充分搅拌约15分钟,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石英砂,继续搅拌约15分钟,混合均匀后即可得保温砂浆;使用时加入适量水调和后即可使用。将上述实施例中制得的砂浆干料加入适量水,使砂浆拌和物稠度达到80mm,按标准要求成型制成试样。砂浆的稠度、分层度、容量、抗压强度按JGJ 70-9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所测试方法》进行;砂浆的粘结强度参照JGJ 110-98《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进行;砂浆的导热系数参照JGJ 51-80《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测定,试样自然养护28天,烘干至恒重,用热脉冲法测量导热系数的装置进行测定。各性能指标参数的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工艺过程a.确定原料配方,选定所用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配比;原料分成A组和B组两组;A组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矿渣粉20~40%粉煤灰20~30%硅酸盐水泥30~40%增钙剂5~15%废弃聚苯乙烯泡沫 3~8%聚丙烯纤维0.05~0.15%可再分散乳胶粉1~3%保水剂0.2~0.6%减水剂0.1~0.5%消泡剂0.05~0.10%B组的原料为细度过40目筛的石英砂;A组原料中矿渣粉的细度要求为45μm方孔筛余量≤1%;粉煤灰为II级粉煤灰,细度要求为45μm方孔筛余量≤10%;硅酸盐水泥为42.5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增钙剂为CaO、Ca(OH)2和少量的CaCO3;聚丙烯纤维其直径为30~50μm,长度为5~10mm;可再分散乳胶粉为细度为100目的苯乙烯-丙烯酸可再分散乳胶粉;保水剂为纤维素醚;减水剂为粉状萘系减水剂;消泡剂为干粉消泡剂;b.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的预处理将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破碎为1.5~3.0mm的不规则颗粒,并对此聚苯乙烯泡沫颗粒进行改性;先将适量的有机胶结材料用水稀释,随后加入聚苯乙烯泡沫并搅拌至颗粒表面被完全润湿,再加入适量水泥,充分搅拌,待颗粒表面包裹了一层水泥浆体后,取出进行陈化一定时间后待用;c.按原料配方称取A、B两组各原料组分进行配料,A组原料与B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1∶1;光将A组原料通过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和均匀后,再加入等量石英砂,然后进一步搅拌,混和均匀后即得保温砂浆;使用时加入适量水调和后即可应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属化学建筑材料以及废渣综合利用
本专利技术大掺量固体废弃物保温砂浆的原料由A组和B组两组原料组成;A组原料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矿渣粉20~40%,粉煤灰20~30%,硅酸盐水泥30~40%;增钙剂5~15%,废弃聚苯乙烯泡沫3~8%,聚丙稀纤维0.05~0.15%,可再分散乳胶粉1~3%,保水剂0.2~0.6%,减水剂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保温砂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工艺过程:a.确定原料配方,选定所用的原料及其重量百分配比;原料分成A组和B组两组;A组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矿渣粉20~40%粉煤灰20 ~30%硅酸盐水泥30~40%增钙剂5~15%废弃聚苯乙烯泡沫3~8%聚丙烯纤维0.05~0.15%可再分散乳胶粉1~3%保水剂0.2~0.6%减水剂0.1 ~0.5%消泡剂0.05~0.10%B组的原料为细度过40目筛的石英砂;A组原料中:矿渣粉的细度要求为45μm方孔筛余量≤1%;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细度要求为45μm方孔筛余量≤10%;硅 酸盐水泥为42.5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增钙剂为CaO、Ca(OH)↓[2]和少量的CaCO↓[3];聚丙烯纤维其直径为30~50μm,长度为5~10mm;可再分散乳胶粉为细度为100目的苯乙烯-丙烯酸可再分散乳胶粉; 保水剂为纤维素醚;减水剂为粉状萘系减水剂;消泡剂为干粉消泡剂;b.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的预处理:将废弃聚苯乙烯泡沫破碎为1.5~3.0mm的不规则颗粒,并对此聚苯乙烯泡沫颗粒进行改性;先将适量的有机胶结材料用水稀 释,随后加入聚苯乙烯泡沫并搅拌至颗粒表面被完全润湿,再加入适量水泥,充分搅拌,待颗粒表面包裹了一层水泥浆体后,取出进行陈化一定时间后待用;c.按原料配方称取A、B两组各原料组分进行配料,A组原料与B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1∶1;光将A组 原料通过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和均匀后,再加入等量石英砂,然后进一步搅拌,混和均匀后即得保温砂浆;使用时加入适量水调和后即可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海陆文雄李柯余淑华李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