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公共交通路况违章监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6431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公共交通路况违章监摄装置,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中的公共交通路况违章信息的监摄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可沿路面进行摆动、又可进行俯仰角度调节的智能公共交通路况违章监摄装置。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安装支架、违章摄像头,安装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连接球头与违章摄像头底部球头连接;底座两侧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转动辊和连接杆,转动辊上开设有螺旋型凹槽,连接杆上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卡接于螺旋型凹槽内,滑块上连接有L型摆动杆,L型摆动杆与违章摄像头底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对公共交通路况进行监摄的智能公共交通路况违章监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交通
,涉及一种公共交通路况违章信息的监摄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的违章监摄装置就是指“电子眼”,“电子眼”又称“电子警察”,是“智能交通违章监摄管理系统”的俗称,1997年在深圳研制成功后开始逐步推广使用。电子眼是通过对车辆检测、光电成像、自动控制、网络通信、计算机等多种技术,对机动车闯红灯、逆行、超速、越线行驶、违例停靠等违章行为,实现全天候监视,捕捉车辆违章图文信息,并根据违章信息进行事后处理。违章监摄装置的抓拍原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地下埋设感应线圈,横杆上架设数码相机,用于对闯红灯的抓拍;另一种是架设摄像机,用于对超速、闯红灯、违章停车等进行实时录相。无论哪种方式,都会对于违章车辆拍摄至少三张图片,一张是瞬间违章图片,一张是号牌识别图片,一张是全景图片。不论哪种方式,都是24小时开机拍摄,图片保留时间一般是一周。申请号为201310209763.2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角度的交通违章摄像头,其包括立杆、横杆和摄像头,横杆的一端与立杆固定连接,摄像头安装在横杆上,所述的摄像头通过一支架安装在横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公共交通路况违章监摄装置,包括安装于横杆(3)上的安装支架(2)、安装于安装支架(2)上的违章摄像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包括底座(24),所述底座(24)安装于横杆(3)上,所述底座(24)前端的顶面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球头(26),所述连接球头(26)与违章摄像头(1)底部球头连接;所述底座(24)后端的两侧连接有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之间一前一后并排设置有转动辊(23)和连接杆(28),所述转动辊(23)上开设有螺旋型凹槽(27),所述连接杆(28)上连接有可沿连接杆(28)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29),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公共交通路况违章监摄装置,包括安装于横杆(3)上的安装支架(2)、安装于安装支架(2)上的违章摄像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包括底座(24),所述底座(24)安装于横杆(3)上,所述底座(24)前端的顶面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的自由端连接有连接球头(26),所述连接球头(26)与违章摄像头(1)底部球头连接;所述底座(24)后端的两侧连接有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之间一前一后并排设置有转动辊(23)和连接杆(28),所述转动辊(23)上开设有螺旋型凹槽(27),所述连接杆(28)上连接有可沿连接杆(28)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29),所述滑块(29)上靠近转动辊(23)的一侧连接有移动块(211),所述移动块(211)卡接于螺旋型凹槽(27)内并可沿螺旋型凹槽(27)的轨迹移动,所述滑块(29)上远离转动辊(23)的一侧连接有L型摆动杆(21),所述L型摆动杆(21)的另一端与违章摄像头(1)底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公共交通路况违章监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型凹槽(27)的横截面为燕尾槽形,所述移动块(211)的横截面为与燕尾槽形相适配的梯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公共交通路况违章监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11)上靠近滑块(29)的一侧设置有卡接球头(212),所述滑块(29)上靠近转动辊(23)的一侧连接有连杆(210),所述卡接球头(212)与连杆(210)的另一端球头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公共交通路况违章监摄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岱齐弘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融创智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