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福兴专利>正文

一种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5456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1)将纳米钛酸钡、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搅拌反应,过滤后清洗,放入烘箱中烘干;(2)冷却后和硝酸镧、硝酸钕、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氢氧化钠混合,置于玛瑙研钵中研磨,加入去离子水经超声清洗3‑5次;(3)放入恒温箱中烘干;(4)取出后加入丙酮搅拌,加入海因环氧树脂和聚偏氟乙烯在温度80‑90℃下继续搅拌至丙酮挥发完全;(5)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蜡和硬脂酸搅拌,置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型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好,介电常数高,介电损耗小,压电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以钛酸铅和钛酸钡为代表的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突出的压电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型水声、超声、电声换能器和基于压电等效电路的振荡器、滤波器和传感器等领域。但是这些无机压电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但硬度高,脆性大,无法满足更为广泛的使用需求。由此,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它通常是由高分子基体与无机压电体粉末复合而成,具备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柔韧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易加工性等优点及无机压电材料优异的压电性能。而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压电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不断改善压电材料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成为了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好,介电常数高,介电损耗小,压电性能好。技术方案:一种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由以下成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海因环氧树脂30-45份、聚偏氟乙烯5-1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6份、纳米钛酸钡30-50份、硝酸镧5-8份、硝酸钕3-6份、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8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海因环氧树脂30‑45份、聚偏氟乙烯5‑1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6份、纳米钛酸钡30‑50份、硝酸镧5‑8份、硝酸钕3‑6份、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8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6‑8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0‑18份、聚乙烯蜡1‑3份、硬脂酸1‑2份、氢氧化钠1‑3份、乙酸乙酯60‑90份、丙酮40‑7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海因环氧树脂30-45份、聚偏氟乙烯5-1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6份、纳米钛酸钡30-50份、硝酸镧5-8份、硝酸钕3-6份、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8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8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0-18份、聚乙烯蜡1-3份、硬脂酸1-2份、氢氧化钠1-3份、乙酸乙酯60-90份、丙酮40-7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海因环氧树脂35-40份、聚偏氟乙烯7-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5份、纳米钛酸钡35-45份、硝酸镧6-7份、硝酸钕4-5份、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5-7.5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5-7.5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2-16份、聚乙烯蜡1.5-2.5份、硬脂酸1.3-1.8份、氢氧化钠1.5-2.5份、乙酸乙酯70-80份、丙酮50-60份。3.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钛酸钡、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酸乙酯混合,在温度60-65℃下搅拌反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福兴
申请(专利权)人:金福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