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其包括:头戴部,其用于在用户头部进行固定;显示部,其设置于所述头戴部的前侧,所述显示部设有控制器和成像结构、观看结构;一对具有硬质壳体的罩耳式耳套,其设置于所述头戴部上,且所述罩耳式耳套在所述头戴部的位置与穿戴时耳部的位置相对应。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用户在穿戴方面的舒适度,进而提高用户在虚拟领域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现实VR领域,尤指一种头戴式显示器。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VR领域属于新兴行业,其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显示及控制等接口设备,为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提供沉浸感觉。所述沉浸感觉主要通过虚拟现实眼镜设备来实现,头戴式显示器就是一种应用较广的虚拟现实眼镜设备。在现有技术中,大家更多地关注于头戴式显示器在视觉效果方面的设计与研发,并没有过多考虑到用户在穿戴方面的体验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现有的头戴式显示器是通过绑带式结构固定于用户头部,且在固定时,绑带多紧贴耳部,对耳部造成勒压,长时间穿戴后会导致用户耳部不适,会带来疼痛感。而且,现有的部分头戴式显示器仅自带一个音频输出,但为了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共鸣效果,有时候还需要用户再另外穿戴耳机设备。但是这种同时穿戴头戴式显示器和耳机的方式,无形中会增加用户的头部压力,降低体验感。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前述的绑带还会对用户单独穿戴的耳机设备造成压迫,进一步增加了耳机对耳部的压力。而VR领域的体验,无论是VR游戏还是VR3D电影都是比较耗时的,上述在穿戴方面存在的问题无疑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因而,如何提高用户穿戴头戴式显示器的舒适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戴式显示器,能够有效提高用户在穿戴方面的舒适度,进而提高用户在虚拟领域的体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其包括:头戴部,其用于在用户头部进行固定;显示部,其设置于所述头戴部的前侧,所述显示部设有控制器和成像结构、观看结构;一对具有硬质壳体的罩耳式耳套,其设置于所述头戴部上,且所述罩耳式耳套在所述头戴部的位置与穿戴时耳部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显示部进一步包括第一音频输出端,且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罩耳式耳套进一步包括出声部件和第一音频接收端,且所述第一音频接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和所述出声部件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一对罩耳式耳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头戴部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头戴部的尺寸大小可调;所述一对罩耳式耳套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头戴部上,用于调节其在所述头戴部的位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头戴部向所述罩耳式耳套施加一用于降低所述罩耳式耳套对头部压力的力。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头戴部进一步包括:在穿戴时环绕用户头部一周的绑带;所述一对罩耳式耳套包括靠近于耳部的前盖和远离于耳部的后盖,该后盖上设有用于所述绑带穿过的卡槽,以及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合件;且所述卡槽沿从耳后到耳前方的方向延伸;所述罩耳式耳套的耳后一侧的绑带与耳前方一侧的绑带分别向所述罩耳式耳套提供拉力。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一对罩耳式耳套具有圆形形状或近似耳朵的形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显示部进一步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二声音接收端;所述罩耳式耳套进一步设有话筒与第二音频输出端,所述第二音频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声音接收端和所述话筒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显示部处设有用于放置智能播放设备的容置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显示部为一体机结构,其进一步包括内置CPU、主板、显卡、显示器、电源。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头戴式显示器,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头戴式显示器设有一对具有硬质壳体的罩耳式耳套。当用户穿戴头戴式显示器后,耳部会被罩耳式耳套包起,从而不会受到头戴部的挤压,提高了用户穿戴舒适度。2、本专利技术的罩耳式耳套还可以作耳机使用,其设置了出声部件,并通过第一音频接收端与显示部的第一音频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第一音频接收端接收到的音频通过出声部件播放出来,实现耳机的用途。从而,不仅通过罩耳式耳套的形状结构对耳部进行了保护,同时,还可实现耳机的功能,无须单独穿戴耳机,就可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共鸣效果。3、本专利技术的罩耳式耳套可拆卸地设置于头戴部上,从而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4、本专利技术头戴部的尺寸大小可调,罩耳式耳套的位置可调,这样就可满足不同用户对于穿戴时的尺寸要求。5、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通过罩耳式耳套将耳部包起进行耳部的保护,进一步地,还可通过头戴部向罩耳式耳套施加一力,来降低罩耳式耳套对耳部的压力。例如,可以通过将头戴部从上方向罩耳式耳套施以拉力,从而抵消罩耳式耳套的部分重力,使得罩耳式耳套作用于耳部的压力降低。例如,当头戴部为绑带时,绑带沿从耳后到耳前方的方向穿过罩耳式耳套的壳体设置并进行固定,且在罩耳式耳套的耳后一侧的绑带向耳套施加一向耳后方向的第一拉力,而在罩耳式耳套的耳前方一侧的绑带则向耳套施加一向耳前方方向的第二拉力,方向相反的第一拉力和第二拉力会同时将耳套拉起,并使得耳套向远离耳部的一侧绷起,从而使耳套不会紧贴耳部,进一步降低了耳套对头部的挤压力,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穿戴的舒适度。6、本专利技术的罩耳式耳套还可进一步设置话筒与音频输出结构,从而可以实现将用户的指令通过语音的方式传输至显示部,丰富了本专利技术头戴式显示器的功能。7、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在显示部设置容置腔的方式来放置智能播放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从而可以无需再外接电脑等播放设备,直接通过此处的智能播放设备播放并输出音频即可,不仅功能多样,而且使用起来更加智能、便捷。8、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部还可以设置为一体机结构,其进一步包括内置CPU、主板、显卡、显示器、电源等结构,从而可以无需再外接电脑等播放设备,直接通过一体机结构实现播放等所有功能,使用起来更加智能、便捷。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头戴式显示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头戴式显示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头戴式显示器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头戴式显示器的一种实施例中,绑带对罩耳式耳套的作用力分析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头戴式显示器的一种实施例中,绑带与罩耳式耳套的结构配合及作用力分析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头戴式显示器的一种实施例中,罩耳式耳套的结构分解图。附图标号说明:1-头戴部;101-环形绑带;102-条形绑带;2-显示部;301-第一罩耳式耳套;302-第二罩耳式耳套;303-耳机线;3011-前盖;3012-后盖;3013-卡槽;3014-卡合件;3015-喇叭;3016-布包海绵;F1-第一拉力;F2-第二拉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戴部,其用于在用户头部进行固定;显示部,其设置于所述头戴部的前侧,所述显示部设有控制器和成像结构、观看结构;一对具有硬质壳体的罩耳式耳套,其设置于所述头戴部上,且所述罩耳式耳套在所述头戴部的位置与穿戴时耳部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戴部,其用于在用户头部进行固定;
显示部,其设置于所述头戴部的前侧,所述显示部设有控制器和成像结
构、观看结构;
一对具有硬质壳体的罩耳式耳套,其设置于所述头戴部上,且所述罩耳
式耳套在所述头戴部的位置与穿戴时耳部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进一步包括第一音频输出端,且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与所述
控制器连接;
所述罩耳式耳套进一步包括出声部件和第一音频接收端,且所述第一音
频接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和所述出声部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戴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罩耳式耳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头戴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戴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戴部的尺寸大小可调;
所述一对罩耳式耳套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头戴部上,用于调节其在所述
头戴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戴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戴部向所述罩耳式耳套施加一用于降低所述罩耳式耳套对头部压
力的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志彬,
申请(专利权)人:翁志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