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4489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获取用户通过敲击该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然后,根据该振动信号获取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该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指示需要切换到的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根据该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当前使用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至该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该方案可以通过用户敲击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自动切换用户身份识别卡,无需用户针对终端进行一系列的切换操作,对于用户来说只需敲击移动终端即可实现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高了移动终端的SIM卡切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
,具体涉及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可装载的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也称为用户身份识别卡,数量已经不再被限制为一张,而可以是两张甚至两张以上的数量。移动终端装载SIM卡数量的增多,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场景,选择其中一张SIM卡进行语音业务或数据业务等,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便利。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支持多SIM卡移动终端时,可以在多张SIM卡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对于双卡单待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由使用第一SIM卡(比如移动公司的SIM卡)切换到使用第二SIM卡(比如联通公司的SIM卡)。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目前移动终端进行SIM卡切换需要用户进行一系列的设置操作,(比如,双卡单待的移动终端从SIM卡1切换到SIM卡2时,需要用户通过操作触发移动终端进入设置界面,然后,用户通过操作触发移动终端进入网络设置界面,接着,用户通过操作触发移动终端进入SIM卡设置界面,最后,用户操作触发移动终端切换至SIM卡2),因此,会导致移动终端的SIM卡切换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方法和装置,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SIM卡切换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方法,包括:获取用户通过敲击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根据所述振动信号获取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指示需要切换到的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根据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将当前使用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至所述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相应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装置,包括: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敲击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请求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信号获取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指示需要切换到的目标网络;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将当前使用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至所述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获取用户通过敲击该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然后,根据该振动信号获取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该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指示需要切换到的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根据该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当前使用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至该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该方案可以通过用户敲击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自动切换用户身份识别卡,无需用户针对终端进行一系列的切换操作,对于用户来说只需敲击移动终端即可实现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高了移动终端的SIM卡切换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SIM卡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SIM卡的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SIM卡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方法和装置。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将从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装置的角度进行描述,该切换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支持多SIM卡的移动终端中,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比如该切换装置可以集成在支持多卡单待的移动终端,或者多卡多待的移动终端中。其中,该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装置集成在移动终端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以终端应用等软件形式集成在移动终端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方法,具体流程可以如下:101、获取用户通过敲击该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比如,双卡单待移动终端使用其中一张SIM卡待机时,获取用户通过敲击该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其中,敲击一般可以通过用手直接敲击终端任意位置来产生,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其他硬物,比如用笔杆、钥匙等敲击终端来实现;而且,敲击的位置可以不作限定,比如可以是终端的屏幕、背面、或边框等。本实施例,获取用户通过敲击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采集振动信号,识别该振动信号是否为用户敲击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若是,则提取该振动信号;也即步骤“获取用户通过敲击该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可以包括:采集针对该移动终端的振动信号;识别该振动信号是否为用户敲击该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若是,则提取该振动信号。其中,振动信号为该移动终端受到外力作用发送振动产生的声波所对应的电信号(比如,数字信号或者模拟电信号)。例如,用户敲击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会发生振动,从而终端会产生声波信号,该声波信号对应的电信号即为用户通过敲击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在本实施例中,采集针对移动终端的振动信号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麦克风、扬声器或者受话器获取用户敲击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由于麦克风、扬声器或者受话器带有声-电转换器,在移动终端受到用户敲击发生振动时,麦克风或扬声器会感应移动终端的声波信号,并将该声波信号转化为成对应的电信号,即振动信号,从而获取用户通过敲击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此时,步骤“采集针对该移动终端的振动信号”可以包括:通过该移动终端的扬声器、麦克风或者受话器采集针对该移动终端的振动信号。其中,该麦克风可以包含各种类型的麦克风,比如驻极体麦克风、硅麦克风等,而扬声器也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扬声器。如果是模拟麦克风或模拟扬声器,则可以先获取用户通过敲击终端所产生的模拟信号,然后通过数模转换模块将该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得到振动信号;而如果数字麦克风或数字扬声器,则可以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无需进行数模转换。需说明的是,除了麦克风和扬声器之外,还可以包括任何声-电转换的器件,在此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用户通过敲击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根据所述振动信号获取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指示需要切换到的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根据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将当前使用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至所述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通过敲击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
根据所述振动信号获取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指
示需要切换到的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将当前使用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至
所述目标用户身份识别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振动信号获
取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预设样本集合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振动信号匹配的样本;
若存在,则获取匹配样本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预设样本集合中
是否存在与所述振动信号匹配的样本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振动信号的信号特征信息;
确定预设样本集合中是否存在与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匹配的样本;
若存在,则确定所述预设样本集合中存在与所述振动信号匹配的样本;
若不存在,则确定所述预设样本集合中不存在与所述振动信号匹配的样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振动信号获
取对应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振动信号获取用户敲击所述移动终端的敲击次数;
判断所述敲击次数是否与预设次数相同,若是,则获取所述预设次数对应
的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请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用户通过敲击
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采集针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振动信号;
识别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用户敲击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
若是,则提取该振动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振动信号是
否为用户敲击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振动信号的信号特征信息;
判断所述信号特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是,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用户通过敲击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
若否,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不为用户通过敲击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
号。
7.一种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通过敲击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振动信号;
请求获取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茂李应伟张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